应对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防疫抗疫20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理解疫情下的个体心身反应

一、理解此次疫情的应激源性质

此次疫情的应激源的性质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突发公共事件这两大特点值得我们关注。“突发”会给人以猝不及防的震撼,个体没有心理准备的过渡期,会感受到“被动地卷入其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影响;“公共事件”表明该应激源的辐射范围很广,涉及的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是群体性质,同时个体的自我掌控感也会受到强烈的冲击。

除了疫情本身就是威胁个体生命安全的重大应激源外,疫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还会伴随一系列的现实性问题,它们共同引发个体的心身反应。如:

1.大量信息的涌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息的传播具有媒介多、速度快、数量级大的特点,我们会收到各种和疫情有关的消息。比如一会儿看到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一会儿看到有人转发“谁谁谁被隔离观察了”,一会儿又看到超市生活物品短缺的信息,等等。

2.行程调整及单位/社区/学校的各种问询。由于假期延长和防控隔离的要求,原先的计划被打乱,开工、开学的时间都不得不调整;随着防疫措施的不断升级,单位/社区/学校也需要每日进行情况摸排。

3.身边人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比如父母可能经常打扫、消毒或转发各种消息,孩子嚷嚷着想要出门,等等。

以上这些大大小小的应激源不间断地“输入”我们的大脑中,给我们持续发送着“危险警报”。

二、重大应激源下个体的心身反应系统

我们的心身反应系统是具有自我调适功能的,这个调适功能既体现在维持日常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上,更体现在当个体面对应激源的时候能够快速做出响应以有助于生存上。面对应激源,我们会出现各种心身应激反应。

首先,所有外界信息都经由“我的想法”这个中央处理器,进入我们的内在系统。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你如何解读外界信息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情况,你拥有怎样的信念系统,决定了你的情绪、身体反应和行为反应。面对同样的应激源“新冠肺炎疫情”,不同个体的反应在具体表现和程度方面有很大差别。只要看看一个家庭中不同个体的反应,你就能比较好地理解这一点。

比如,同样是在家里自我隔离数日,有些人尚能做好日常生活的安排,认为按照防护要求去做是可以保证安全的,但是有些人则会忍不住想:我的呼吸好像没有以前顺畅,我肯定感染了。我的家人和我这么亲密,会不会也已经被传染了?我的孩子这么小,被传染了就完蛋了!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听天由命。我肯定是运气最不好的那个。

那些会导致我们产生强烈而持续的恐惧、焦虑情绪的想法,几乎都掉进了“高估危险性”“低估个人应对能力”“灾难化结果”的思维陷阱。那些原先就过度敏感、过于担心的人可能会受到此次疫情更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思维中可能潜伏着以上三大类陷阱,更易被负性应激源唤起强烈和持久的反应。

当上述种种想法出现时,“我的情绪”自然就会随之波动变化。有时候,会感到害怕、恐惧、内疚、担心、无助,甚至愤怒;有时候则会非常感动,感到充满希望,有满满的正能量。疫情之下的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情绪看作反映我们内在主观状态的一支“温度计”,通过测量,评估我们的情绪波动是否过于强烈和过于频繁。情绪不仅是反映我们内在主观状态的“温度计”,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觉知到内在状态,也是一个“发动机”,会驱使我们做出一系列行为来进行应对。

身体反应和情绪反应是一对孪生姐妹。身体反应总是伴随着情绪产生,比如焦虑时自然会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此外,机体本身是一个内稳态的平衡体,会有自然的波动和起伏,偶尔出现轻微失眠、心慌、出汗、燥热等反应也是正常的。

但是,在疫情之下,“我的身体”的反应会因为过度关注而被增强或放大。比如,在情绪的作用下,人们容易用放大镜去寻找身体反应:我刚才咳嗽了一下,我好像头疼了。之前这些信息可能不会被注意到,而现在被关注、被放大了。放大的身体反应进而又会被“我的想法”解读为威胁信号,从而引发更强烈的焦虑情绪和更明显的身体反应。

情绪会驱动“我的行为”。受情绪的驱使,我们可能出现过度查看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检查口罩、疯狂采购物资,或是回避与家人交流、始终躺在床上等行为。这些过度行为的功能都是类似的:为了回避太过焦虑或恐惧的情绪。人类个体的行为原本是具有自我调适功能的,但受到强烈的恐惧、担忧等情绪驱使时,会表现得“过度”,反而成为“失功能”的。长远看来,这些过度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你的情绪问题,反而会让你的恐惧、担忧等情绪维持或加重。

总之,当遭遇应激源时,我们的想法、情绪、身体和行为会这样互相影响,形成一个循环;越强烈的应激源,引发的个体心身反应越强烈,带来的震荡越大。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重大的现实性应激源下,我们首先要理解自己心身的种种反应,清楚它们都是因我们的生存系统、自我保护系统被应激源激活而产生的一系列正常反应。其次,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个体的信念系统、认知系统不同,在同样的刺激面前,不同个体的反应形式和强弱程度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理解和接纳正常范畴内的心身反应的基础上,更需要辨识出自己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是否存在那些给我们带来功能紊乱的反应,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