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白鹳
中文名 白鹳
拉丁名 Ciconia ciconia
英文名 White Stork
分类地位 鹳形目鹳科
体长 100~115cm
体重 2000~4000g
野外识别特征 大型涉禽,体形壮硕,主体白色,翼外缘黑色,喙、脚朱红色。
IUCN红色名录等级LC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成鸟喙长而粗直,颈、脚亦长而直挺;全身白色为主;翼上小覆羽、大覆羽、初级覆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基部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亦为黑色,泛有暗紫绿色金属光泽;前颈下部和胸部羽毛披针状下垂;虹膜黑褐色,眼周裸露皮肤黑色形成“凤眼”状;喙、脚朱红色。雏鸟全身密被白色绒羽,喙黑色。幼鸟似成鸟,但黑色部分偏褐色,喙和喉部裸露皮肤为黑色。
生态习性 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草地,常活动于靠近溪流、水塘、沼泽等流速缓慢的湿地附近,喜成群生活。起飞时需要助跑并扇翅以获得升力。飞行时头颈前伸,两脚后蹬。不仅善于在高空慢速鼓翼飞行,也善于滑翔。以陆栖和水生小型动物为食。饱食后休息时常在地上以单脚站立,有时把喙插入胸前羽毛中取暖。求偶或警戒时会用上下喙急速相互拍打,发出连续的“哒哒哒哒”声。在我国繁殖期在3—5月,通常在树木或人类建筑上营巢。西方民间传说中白鹳衔子的说法也体现出白鹳伴人而居的特性。常集中营巢,喜多年重复修缮使用旧巢,并且喜欢在出生地附近筑巢。营巢时雄鸟寻觅巢材,雌鸟搭建。窝卵数3~5枚。雌雄亲鸟共同孵化哺育,孵化期约33天。雏鸟晚成,90天后才能飞翔,3~5年方可性成熟,寿命可达30余年。
分布与居留 分布于欧洲、西亚、中亚、西南亚和非洲。在我国繁殖于新疆西部,越冬时则迁往阿富汗和印度。根据文献可推断,古代白鹳在我国的中原地区很普遍,但现在基本只分布在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