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三)

听到穆海棠的担保,原本哄闹不堪的车厢才再一次归于平静。“我就说嘛,这老太太慈眉善目,怎么会是病人。”戴着大金链子的中年男子肯定的道,一边说话,一边将脸上的口罩又拉紧了几分。“就是就是,老奶奶精神矍铄,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于是原本充斥在车厢里的咒骂和怨毒此刻都已经奇迹般的消失不见,那个造型别致的杀马特青年闭着双眼,靠在坚硬的椅背上,仿佛已经进入了梦乡。那年轻的女孩正依偎在他的肩头,不知在做着什么样的梦。

“先生你真的……真的见过沙士患者吗?”董十三一边看着斛宴,一边舔着干裂的嘴唇问到。

“我确实见过沙士患者,不光见过,而且有过亲密的接触。”斛宴露出一丝亲切的微笑,极力的压抑着心中的不快——任何人在被人嘲讽的时候都免不了如此,斛宴当然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修养和职业都不允许他在此时将不快表现出来:“四月二十二号的时候,那天我刚刚出差回到河源。”斛宴的轻轻的扶了一下眼镜,娓娓道:

那天晚上,大概是九点多的时候,我接到了我们报社——就是山河日报——主编赵山河的电话,他的声音很粗,有点像罗大佑那种感觉,他说:“我们在开关于沙士的会。”

我当时刚下飞机,刚从消毒喷雾底下走过来,整个人都有点黏糊糊的。但我还是马上拦到了一辆出租车,很快的赶回报社,我说“我做,让我去做。”

我已经憋了很久了,之前的几个月,“沙士”就已经被人频繁的提及,就连我们家楼底下卖鸡蛋的刘大婶,自行车车把儿上都挂在一大袋子的板蓝根,那天她碰见我,一把刹住车,拉着我就问:“你不是在报社嘛,这‘沙士’到底怎么个情况啊,严不严重啊?”就连我出去出差的时候,都看见外省的记者在做相关的采访,但我们这边却杳无音信。家里面的电话却是一个接一个――“芫荽又涨价了,说是预防沙士。”要不就是“你看看那边板蓝根贵不贵,不贵就捎一箱子回来。”当然也有关心的,让我注意健康,小心不要生病什么的。等我回到报社就已经是晚上十点后了,隔着老远就看到了窗户上透出的灯光,一打开门,满屋子都是烟气,呛得人能流出眼泪来。“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说。

“不知道。”赵山河的回复干脆利落。

“那现在怎么办?”

“去现场。”赵山河嘴角的烟卷都快要燃尽,长长的烟灰就那么挂在他的唇边,像极了一条灰色的蚯蚓。

当天晚上开会,说要采访市长和卫生部主任,结果谁都联系不上——电视台都采访不到,我们这些纸媒——更何况我们还不是什么出名的大报纸,那更是难上加难。“那就去医院吧。”赵山河最后拍板道。

“哪家医院?”问话的是沈墨言,是报社新来不久的实习记者,也是我带的徒弟。

“要去就去最大的。就去逸夫医院。”那时候也没什么防护意识,做美工的林大叔心疼我们,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件夹克。滑溜溜的,可能是觉得这样病毒沾不上。我分到一件淡蓝色的。既然赵山河拍了板,我们第二天就到了逸夫医院,去跟医院的负责人交涉,与其说交涉,倒不如说是纠缠:“让我们进去吧。”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那好,录音师不进。”他再看摄像机:“这东西没办法消毒,也不能进。”“那……摄像也不进。”气的摄影师小武直跺脚。

所有的机器都不能进。

——“那让我进去,给我个录音笔,放在衣服里面。”

——“有意义吗?”

——“有。”

我们跟着一位呼吸科的大夫到了市逸夫医院的隔离病房,他们给我套上了厚厚的防护服,三层,热的人透不过气来,那时已经入了春,气温也早已经回升,但没有人会抱怨防护服的厚重和闷热——每个人都恨不得它再厚实上几分。近视眼镜就隐藏在防护镜的后面,一哈气就会结起一层朦胧的雾气。病区不在楼里,是一排平房,玻璃门紧闭着,没有人来开。大夫走在我的前面,手按在门上,很慢的推开,留了一道侧身能进去的缝。后来摄像小武曾寄给了我一张照片,是在我临进门的一瞬间抢拍下来的——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向外面的同事们招手,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门里。

“当时你在笑。”小武后来跟我说。但我自己却一点印象没有。那张照片现在就摆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但我却完全看不出自己在笑——脸都完全看不到,又哪里看得出有没有在笑。我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进去的病区。

长长的走廊很是阴暗,通向遥远的前方,像极了学校里的教室长廊。可能不过五十米的长度,但在当时却一眼望不到尽头——也许是走廊背阳的缘故。一扇扇的病房门紧闭着,原本漆成墨绿的木门都已经有些掉色,露出了掩藏在里面的深褐的木色。一个个红色的污水桶摆在门口,套着黄色的厚垃圾袋——里面丢满了一双双废弃的鞋套,就是常见的那种蓝色的塑料鞋套,这也是防护措施中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没有更好的鞋套。”大夫说。走廊里间或的摆放着小的酒精灯——我想那些是酒精灯。支架上摆放着一个个小的搪瓷盆,里面盛放着过氧乙酸消毒液,整个病区就凭借着酒精灯加热这一个个搪瓷盆里的液体所产生的蒸汽来维持着走廊空气的清洁。“别说有没有消毒灯,就连这些消毒液都来之不易。”大夫看着那个小搪瓷盆,苦笑着道,“我们这已经算是很好的设备,很多二级,或者其他一些医院,就连这样的设备都没有。别说是过氧乙酸,就是84消毒液和来苏水都没有。”那怎么办,我问。“没有办法。”大夫说,“只能多开窗勤通风,期盼着老天爷可以把这些该死的病毒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