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政治绞杀
上讲我们讲到刘瑾等人只管自己升官发财,一味趋奉小皇帝,淫嬉无度,外廷文官集团看得忧心如焚,愤怒不已,联名上书,要求小皇帝惩治“八虎”。
按理说,根据职能分工,内廷负责皇帝的后勤杂务,偶尔也帮忙打点一些政务和军务,而外廷则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处理,各走各道,井水不犯河水。外廷文官集团为什么会攻击以刘瑾为首的宦官?
真正的原因还是小皇帝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这跟刘瑾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是皇帝的教育问题。
当太子的时候,朱厚照就很讨厌读书。一进课堂,精气神全没了——腰打不直,手脚伸不开,眼神迷离恍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讲官,却听不清也听不懂这些老夫子讲的到底是什么。但只要一下课,看着刘瑾等人左牵黄、右擎苍,立马笑逐颜开。
吏部左侍郎吴宽发现苗头不对,赶快向孝宗皇帝上书,说——
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明史·吴宽传》
吴宽的意思是:皇上,您那儿子读书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时间本来就有限,天冷天热、刮风下雨都得停课,节假日也停课,皇太子自己还罢课、逃课。这样算下来,一年他能读几页书呀?
结果呢?孝宗皇帝高度表扬了吴宽等人的敬业精神,却放任太子自由自在地逃课、玩乐。理由是什么呢?朱厚照太小,又聪明,懂事了稍一用功,当个好皇帝没问题。
直到死之前,当爹的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抓住顾命大臣刘健的手说——
先生辈辅导良苦。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明史·刘健传》
你们辅佐、引导太子特别辛苦,我都知道。太子聪明,但年纪小,贪玩游乐,希望你们好好劝他读书,辅导他成为一位有德明君。
“子不教,父之过”。孝宗皇帝对朱厚照的放纵和刘瑾等人的引诱,终于使朱厚照和他们一样成了永久性的半文盲。要按今天的学历标准,朱厚照的文化水平最多也就是个初中——不是毕业,是肄业!
其次是皇帝的健康问题。朱厚照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十五岁,但在刘瑾的趋奉下,淫嬉无度,虽然只是一个青春期少年,成天除了和野兽打交道,剩下的就是和美女缠不清。刘瑾还从西域请来密宗的妖僧,强化小皇帝的各项性技巧,成人都受不了这种折磨,更何况未成年的小皇帝——早开的花早谢,这道理谁都懂。朱厚照满打满算只活了31岁,谁是罪魁祸首?当之无愧的只有刘瑾了。
再次是皇帝的安全问题。根据史书记载,皇帝在宫里玩腻了,刘瑾还胆大包天,“导帝微行”。关于这一点,正史上说得隐晦。中国传统的史官一直坚持“秉笔直书”,那为什么要隐晦?答案很简单——皇帝做的那些事,史官连下笔描述的勇气都没有!
那么,刘瑾引导小皇帝出宫,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根据民间传说和野史,正德皇帝出行,不是像康熙、乾隆皇帝那样了解民生疾苦,顺带才找找艳遇。
我们看看刘瑾带小皇帝去了哪些地方,就知道干了些什么事。
一是秦楼楚馆。这是文雅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小皇帝经常逛妓院,感受民间妓女的不同风情。
二是舞榭歌台。这可不是高雅场所,类似于夜店和地下舞厅。小皇帝到这些地方干什么?感受一种野性与疯狂。
三是农贸市场。妓院、夜店,还算有玩的。小皇帝跑农贸市场去干什么?关心民间疾苦?了解物价指数?都不是。刘瑾等人创意无穷,居然让小皇帝装扮成平民子弟,到市场上去讨价还价,买东卖西,当小商小贩!
妓院、夜店、农贸市场,这些地方可是闲杂人员最多的地方,小皇帝的安全能保障吗?刘瑾好像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皇帝今天打猎,明天驯豹,后天和美女玩通宵,还要溜出宫外,逛夜店,住妓院,到农贸市场当小商小贩,国家政务怎么处理呢?
这些事情确实做得太过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所以三位阁老刘健、谢迁、李东阳和六部九卿忧愤交加,联名上书小皇帝,要求惩治“八虎”,全部交付法司定罪。
起草奏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名义上的牵头人是户部尚书韩文,背后撑腰的是内阁三阁老。韩文以为大事必成,亲自请大才子李梦阳出马写奏章。
李大才子本着“死老虎人人可打”的精神,当场挥毫,洋洋洒洒几千言。哪知道,韩文拿着稿子一看,皱皱眉头,拿起笔来大刀阔斧地删减。改完才向不服气的李梦阳解释说:不是小瞧你的才气,这种奏折不能写得文绉绉的。写文了,我们的皇帝看得懂吗?也不能写长了,写长了他有耐心看完吗?
谢天谢地,初中肄业的朱厚照看懂了。奏折上说些什么呢?说刘瑾等人——
置造巧伪,淫荡上心。或击球走马,或放鹰逐兔,或俳优杂剧错陈于前,或导万乘之尊与人交易……日游不足,夜以继之,劳耗精神,亏损圣德。——《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大臣们的矛头直指当时正在营建的豹房和皇帝的淫靡无度。
这奏折既充满了政治智慧,也充满了官场杀机。外廷文官集团分别用了三招,逼迫小皇帝就范,哪三招呢?
第一,狠招。发起人与签名的人几乎涉及所有外廷重臣和全套文武班子。让小皇帝一下子倍感压力,除非他想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否则只能乖乖听话。
第二,软招。攻击矛头并非皇帝本人,而是“八虎”。皇帝您做错了事,是因为您年纪小,但刘瑾他们几个死太监引诱蛊惑,必须承担责任。
第三,神招。不是如来神掌,也不是降龙十八掌,但比这两掌更可怕。大臣们提到,当时——
天道失序,地气靡宁,雷异星变,桃李秋花,考厥占候,咸非吉祥。——《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大冬天轰隆隆响雷,流星嗖嗖漫天飞,桃树李树秋天开花,这都是些什么迹象呀?——亡国之象!
皇帝看了奏折的反应如何?史料记载:“惊泣不食。”——惊怕、哭、不吃饭。
但真正开始恐惧的是刘瑾等“八虎”。不就是履行本职工作,陪皇帝玩个高兴吗,怎么还玩出大问题了?小皇帝哭了,“八虎”也哭了,跪请小皇帝想办法救救他们。
面对外廷如此凌厉的攻势和“八虎”的苦苦求情,小皇帝怎么办呢?他想了一招——谈判。
估计小皇帝在宫外扮演过小商小贩,习惯了讨价还价,皇帝首先想到的招数是派人和外廷大臣谈判,而且一天派出三波人马。基本条件是:以后朕改掉缺点,天天到紫禁城打卡坐班,何苦非要追究法律责任呢?
结果出人意料——外廷大臣不仅没退步,还陡然提高惩罚措施——诛杀“八虎”,一个不留!
为什么外廷不仅没妥协,还突然抬高了谈判价码?因为刘瑾遇到了死对头!
小皇帝派出去和外廷谈判的司礼监太监中有一个人叫王岳——这人就是刘瑾的竞争对手,也是死对头。王岳不仅传达了小皇帝的旨意,还把小皇帝的惊慌失措、寝食不安和“八虎”的恐惧都悄悄地透给了外廷——这让外廷振奋不已,所以抬高了谈判条件。
小皇帝郁闷了,犹豫了。
但小皇帝和以刘瑾为首的“八虎”没有想到,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政治绞杀。好戏才刚刚开了个头!下一步是什么呢?
当小皇帝郁闷、犹豫的时候,钦天监五官监候杨源上书皇帝,演绎天变,说——
大角及心宿中星摇动,天璇、天玑、天权星不明。——《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所谓官场杀机,就隐含于此:根据《史记·天官书》的记载,在传统天文学上,大角星又名“天栋”,代表天王帝廷,对应的是人间皇帝的龙庭。
中星动摇预示着什么呢?杨源的解释是:“人主不安,国有忧。”
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兆呢?杨源的理由是——
陛下轻举逸游,弋猎无度,以致然也。——《明史·杨瑄传》
也就是说,皇帝在宫里左搂右抱,沉迷酒色;一出宫外,不是打猎杀生,就是嫖妓宿娼,不治国,不正位,所以才导致天象异常!
这招一箭穿心,接下来就是三箭齐发!天璇星不明指的是什么呢?按照传统天文学的解释,天璇星代表后妃,谴责小皇帝家花没有野花香,淫荡无度,宠幸妓女多于后妃;天玑星不明,是因为皇帝不爱惜民力,大兴土木,今天建太素殿,明天建太液池,还加班加点修豹房,征徭无度;为什么天权星不明呢?皇帝成天被几个死太监、马屁精哄着乱跑,顾命大臣连影子都看不到,天下号令不明。
三箭射完了,杨源在收弓的时候,特别告诫皇帝:如果皇帝不斩杀这八个阉宦小人,远离妓女妖僧,就将失去老天的庇佑,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毫无疑问,杨源沿用的还是大臣们用的神招,但更专业化、技术化。如果说大臣们解释桃李秋天开花,皇帝还半信半疑,以为是忽悠他玩的,杨源的专业性解释就让他害怕了,动摇了——如果皇帝的位置都坐不稳了,还玩什么玩?
小皇帝退步了,同意将“八虎”发配南京,夺职闲住!
“闲住”是什么意思呢?这可不是今天所说的休闲度假,而是一种仅次于承担司法责任的行政处罚,即剥夺官职,该在哪待着就在哪待着,不能乱说乱动,还要随时接受传唤和监督。
正德皇帝如此让步,感情上的原因是:“八虎”陪侍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罢去官职,赶到南京就差不多了。
小皇帝退步了,大臣们激动了。他们看到了成功的机会!他们马上发动了第二轮政治攻势,必须杀掉“八虎”!
为什么外廷会死死相逼?实话说,刘健等人和刘瑾在此前没有私怨,为什么会如此决绝?
真正的原因是,私怨没有,但有公恨,更有恐惧。据史料判定,刘健等人如此做的目的有三:
第一,正义在握。外廷大臣认为剪除淆乱朝政的八大妖孽是正义之举,上合天道,下应地理,中顺人情,师出有名,理直而气壮。
第二,底气十足。外廷大臣如此决绝还因为一种错误判断:人多力量大,外廷大臣几乎都参加了这场讨伐运动。更何况,内廷还有强大的内援。这内援是谁?马上就有答案。如此强大的力量,还搞不垮几个太监?
第三,极度恐惧。外廷大臣如此对抗皇帝,还有一个原因,既然已经和“八虎”撕破脸,如果不趁机赶尽杀绝,哪天“八虎”咸鱼翻身,老虎出笼,谁都逃不掉。所以,这场政治斗争除了为皇帝、为大明王朝,也搭上了大臣们的身家性命。
历史的变数就在于正义是否必然战胜邪恶?未必!人多是否一定就势众?未必!因为小皇帝虽然让步,答应处罚“八虎”,但一直在犹豫,希图救下这八个嘘寒问暖、有情有趣的玩伴。
这样一来,这场政治拔河赛的终极决定权就不属于任何一方。真正决定胜负的裁判只有一个人——小皇帝朱厚照。
当外廷大臣紧逼皇帝处死“八虎”的时候,时任兵部尚书的许进就明确告诫过刘健等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事情做过头了,可能会诱发意外。但刘健却置若罔闻,在正德皇帝答应将“八虎”发配南京的时候约好六部九卿官员准备决一死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决战的武器是什么呢?“伏阙面争”。
所谓“伏阙面争”,不是电影里那般循规蹈矩地上朝跪拜完毕拍拍屁股走人,而是黑压压的一帮大臣跪在宫门口,当面要求处理什么事或处置什么人。如皇帝不答应怎么办?那就一直争论下去,直到分出胜负。
历史上的伏阙面争,绝大部分都以大臣胜利而告终,为什么呢?因为大臣们都认为自己是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如果皇帝不答应,大臣们会哭天抢地,还会搬出皇帝死去的老爹和其他祖宗帮忙,胆大的甚至当面顶撞皇帝,直到皇帝妥协。
按说,皇帝已经答应将“八虎”发配南京,就没必要再“伏阙面争”了。但刘健、谢迁等人迫不及待,步步紧逼,要求皇帝立马下旨诛杀“八虎”——这多少就有点逼宫的味道了。
皇帝差不多要崩溃了。他将求助的眼神转向司礼监,希望这些身边人出面,对抗外廷,缓解僵局。哪知道,要命的往往最后才出招。同为宦官的司礼监太监王岳和李荣在关键时刻反水,不仅没有帮着皇帝对抗外廷,还临阵倒戈,支持“阁议”——这下清楚了,外廷指望的内援就是王岳和李荣。
什么叫支持“阁议”?直说了,就是司礼监赞同诛杀“八虎”。
作为司礼监太监,王岳的地位自不待说。但李荣的身份却值得注意:这人待在皇宫大内,深耕厚植,历侍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代皇帝,前后长达六十年。成化年间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明宪宗亲赐玉带、蟒衣,还允许他在禁地骑马,恩宠位极人臣。更难得的是,这人虽然位高权重,为人却低调善良,能任怨,不记仇,人缘极好。王岳请出了老领导,不顾皇帝的立场和态度一同翻盘反水,对抗刘瑾,可谓孤注一掷,志在必得。
外廷死死相逼,王岳跃跃欲试,“八虎”节节败退,刘瑾看来是在劫难逃了。
司礼监在最后关头为什么敢于临阵倒戈,背叛皇帝?刘瑾等人是坐以待毙,还是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