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无界2.0:写给UI设计师的设计书(全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UI设计的价值

是我们对UI的价值过于夸大了吗?并非如此。

从大的角度来说,UI设计会改变人类的习惯,改变人类的审美观、价值观,甚至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好的设计更加容易服务于大众,让大众的生活品质有飞跃般的提升,也享受着最优质的用户体验服务。

从2015年到2016年,自媒体大批量涌入。比如订阅号,伴随着“互联网寒冬”的信息,遍地的自媒体开始借势炒作,为了那过万的订阅号浏览量,开始为大众制造焦虑,引发话题,甚至在设计行业出现了“UI已死”“UI进入寒冬,各大企业停止招聘UI设计师”的“标题党”。当时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都在讨论,人们不建议再转行做UI设计师,也不要学习UI设计。但是,直到现在,UI设计师的需求在继续翻倍。

大家设想一下,你明天就会把手机扔掉再也不用了吗?你以后再也不接触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车载、VR、AR、支付系统了吗?为什么地铁、银行都在逐渐使用智能设备减少人工?人们对这些方面的需求是不可能终结的,而这些哪一个不需要UI设计?

面试者找不到工作甚至接不到面试通知的情况也的确大大增加,以前投10份简历可能有两个面试机会,现在投50份简历可能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但是我们要知道,不是岗位不缺人,而是缺“有能力”的人。真正有能力的设计师不需要自己投简历,自然有各种渠道被人找到和推荐。早年大家对UI设计都不懂,招人没有对比的时代过去了,优胜劣汰的沉淀时代来临。而且,UI设计师需要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仅是懂得视觉设计,同样也要懂得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不要求设计师对UI专精,但是必须懂得和理解。关于面试、简历这方面的内容会在后面章节详细说明。

好的UI设计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的,比如银行的ATM提款机,在旧版的系统界面中,是没有设定自由提取金额的,只有固定的100、200、500、1000、2000、2500等选项,以及“取消”“确认”按钮,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比如客户查询余额只有4800元,并且要全部提取出来,聪明的人会存入200元,然后取两次2500元,也可以按下述步骤操作:

插卡>输入密码>选择语言>点击“取款”按钮>选“2500”>点击“确定”按钮>取出钱>点击“继续取款”按钮>选“2000”>点击“确定”按钮>取出钱>点击“继续取款”按钮>选择“200”>点击“确定”按钮>取出钱>点击“继续取款”按钮>选“100”>点击“确定”按钮>取出钱>退卡

在取款高峰期、或商业中心,一个人取款就要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但是足以证明可以改善的空间有多大。在新版的ATM提款机上修改了界面和功能,增加了自行设定提款金额功能,修改后的步骤就是:

插卡>输入密码>选择语言>点击“取款”按钮>选“其他金额”>输入“4800”>点击“确定”按钮>取出钱>退卡

无论是在体验上,还是在等待时间上,都会让客户更加满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你可能会较真,说这属于代码功能,跟设计无关,可是如果当时UI的设计者已经提出这样的设计,考虑到这样的交互步骤,优化了用户体验,那么机器功能的设定会做不到吗?毕竟,设计不是客户想要什么功能就一模一样地给它什么功能,而是要更多地为客户考虑,增加一些客户没有想到的功能,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UI不是简单地绘图,而是创造。

科技引导设计方向的同时,设计也在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二者是相互的。

再从小的角度来说,UI设计能为个人提供更多的价值,不仅是丰厚的经济收入,也有设计一件产品被几亿用户使用的那种成就感。当看到满大街的人都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时,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从近几年的UI设计大赛可以看出,UI的价值在不断地提升。2006年,千千静听举办的UI皮肤设计大赛设置的一等奖是iPod U2;2011年,站酷网举办的首届MIUI全球主题设计大赛,一等奖是iPad 2 + 荣誉证书;2014年,第三届MIUI全球主题大赛,一等奖是15万人民币+主题销量提成+荣誉证书。这些说明了什么,自然不言而喻。要知道,MIUI主题市场的销量提成创造过月收入10万元人民币的记录,甚至当时出现了一个女生一年销量达到100万,第二名一年的销量达70万元人民币。同年,华为举办的全球主题设计大赛奖金达到了5万美金,约等于31万元人民币。而这些仅仅是UI设计中的图标设计和界面设计而已,并没有过多地涉及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等。同期的平面设计,比如LOGO、平面海报、网页设计比赛,奖金都是1万~3万元人民币,这个时期让很多设计师都转向了UI设计行列。

我们以主题设计比赛奖金来举例,并不是说一个主题的价值是LOGO品牌的10倍,这是误解。如果单从价值来说,品牌设计一定是最具价值的,但是从用户变现的结果来说,主题设计使产品大大增加了用户的黏性和用户付费金额,所以二者的价值角度完全不同,平面设计主要表现的是品牌内在价值,而UI设计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变现价值上。

实际上,各种比赛的增加和奖金的提高,主要也取决于移动用户的增加,并且设计供不应求,有能力的UI设计师不可能都在一个公司供职,即使是像腾讯这样的公司,仅UI设计师就接近2000人,但还是会举办比赛,也有外包项目。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一个相对成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设计团队的需求。需要一名平面设计师,为整个品牌做LOGO、品牌规划、线下推广物料设计、特殊场合字体设计;需要一名运营设计师,该职位的专业倾向是网页设计或者电商设计,负责做线上互联网的运营视觉,比如广告投放Banner、H5页面活动专题、各种广告渠道所需的设计输出,甚至包括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设计,比如3D效果;需要一名动效设计师,负责解决日常产品的动效设计、宣传视频,甚至是公司产品推广的宣传片;至少需要两名UI设计师,一名主设计师带着一名辅助UI设计师来解决其他版本比如iPhone X、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5s、iPad等6种重要分辨率适配设计(适配是指由于屏幕大小不同,产品所展示的内容和点击操作的区域也不同,必须考虑完美的呈现和细微的调整),而安卓端的设计方式和操作方式有所不同,还需要对页面细节进行重新调整;另外可能还需要一名UI设计师针对日常引导页、闪屏页面(打开应用第一眼看到的画面)进行设计,这个职位大多和运营设计师是同一个人。当下有很多便利的工具方便做各种设备的适配,所以UI设计师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必须一个终端一个终端地做适配,那时候人数比例更夸张。

从上面的比例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创业公司,设计团队有4个人,人数比例是1∶1∶2,那么如果一个城市有100家创业团队,就需要100名平面设计师、100名运营设计师和200名UI设计师。当然,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团队,可能只要一个UI设计师来做所有的事情,比例变成了0∶0∶1,500万个产品就需要500万个设计师。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要因为这句话就盲目地认为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没有发展前途,也没有市场,绝对不是这样的。未来的趋势是需要全能型设计人才,现在互联网在线技能学习的成本大大降低,每个人多元化地掌握设计技能,而未来只会有一个名称“设计师”,那么你所从事的这些职业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并且更多地学习其他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近几年的UI设计人才急缺,UI设计人员的薪资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即使一个纯粹的视觉UI设计师,年薪范围也已经在7万~30万(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而且年薪普遍在20万左右的居多。如果能做得更好,有管理能力、交互能力、用户体验能力,薪资还会更高,业内也出现了不少年薪在40万~60万的资深UI设计师,相较于其他设计行业,薪资普遍较高,并且年龄大多在22~40岁。UI设计这一职业还有一点比较有趣,它没有年龄限制和严格的资质,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的想法,你就可以做。这么说可能仍然不直观,我们以阿里的级别评定为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如图1-11所示。

图1-11 2017年阿里岗位级别定位(仅供参考,根据不同情况会浮动)

这里解释一下“年底3~6薪”。很多企业给员工的月薪相对不高,工作满一年后,才会在年底发放给员工3~6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励。比如你的月薪是1万,一年工资赚12万,年底再给你3万~6万的薪资补偿,这样的好处是留住人才,也是所谓的“企业黑洞”,就职人员通常一年内不会跳槽和被挖。而年薪也是工作3年以上的人需要谈的,工作3年以上的设计师不会再轻易跳槽,所以谈薪资都以年薪为基础,企业对此也会更加信服。

股权就是作为工资发放的股票,比如给你2000股权,阿里2018年4月的股票单价是176元左右,那么176元x2000=352000元,你可以直接变现。这也是2018年摩拜单车被收购后,CEO变现15亿元的原因。根据你的合同,很有可能你在公司没有上市以前就离职了,公司将无条件收回你的股权,你没有任何收获也是可能的。同样,如果公司最终没有上市,而且倒闭了,那么你的股权也是毫无意义的。也有一种可能是你中途离职,公司可以回购股权,就是公司或者个人和你协商买回你的股权,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一般来说,工作5年以上的设计师都要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而不是拿死工资,那样是没有任何前景的。期权则不同,是前期给你定日期,到期以后按照当时公司的市场估值或者当初签署的协议给你转换成现金,很有可能是强制执行的。比如,某人虽然在公司是早期创始人之一,但是现在好吃懒做不再对公司有任何贡献,行为恶劣,严重影响公司的形象与口碑,那么给他股权是很危险的,他不卖,公司估值上涨,那么他就成了长期的毒瘤;期权就是在公司刚要上涨但是不想要你的时候,在协定好的“到期日”立刻行使职责。

虽然期权不是强制的必须买、必须卖,但是它具有时间限定,超过时间限定就会失效。通俗地说,股权给的是公司最核心的人物;期权是一种奖励机制,不确定你是否一直在公司并且长期为公司服务,给的是相对重要的人物。

另外,每个岗位的级别判定有很大不同。

比如P5,其定位是可以理解需求,做好执行,熟悉设计工具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完成设计目标,能够自主地掌握知识信息以及资源信息,有基本的自我学习进步空间。

而P7的定位就需要你能够分析并且梳理产品需求,拿到产品原型不是直接照着做,而是能够在前置环节为产品提供更多的设计方向、思路建议,并且给予前瞻性的指导,掌握大型项目的整体方向并且指导输出。利用工具、方法、流程等完成和推动项目目标及任务,并且能够得到业界的认可。对专业领域、从事行业有相关知识和充分的信息了解,并且自我输出资料内容,分享给团队,帮助和带领团队成长。

这句话也恰恰验证了那句经典的台词:“你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收获了多少薪资,就要付出多少劳动,并非靠一张嘴就能够拿到令你满意的薪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代表P7就一定比P6厉害,我有很多在阿里的朋友是P6甚至P6+,但是薪资和能力足以承担P7以上的工作,且拥有股权,只是由于进入阿里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定位审核难,再次在内部晋升更难;而现在的P7可能薪资都不如早期的P6,职责需求也没有那么高,甚至连股权和期权都没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对级别系统的了解,而不是盲目地绝对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