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不讲空话,讲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上的信息和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这使得人们逐渐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由于信息太多,人们通常对没有新意和价值的信息,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它们只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互联网文案在创作时要有洞见思维,这样才能告诉别人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而不是讲“空话”,即以一连串的数据或者罗列一些现象来说明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在网络上,大家经常会在一些论文中看到下面这种观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就像病毒一样,很难得到控制。如今,如果某企业在网络上遭遇到一些恶意诽谤,一旦应对不好,就会使企业陷入重重危机,那么企业该如何应对互联网上的恶意谣言呢?其方法:一是明智地选择应对策略;二是在整个过程中,要维持企业的正面积极形象;三是利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和用户沟通;四是提高公关活动的效率;五是和更多合作者一起合作公关。
当你看到这样的文章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大家的感觉都一样,就是感觉很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具体来说,就是这段内容根本没有给读者提供他们不知道的信息,它的所有观点都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比如,“明智地选择应对战略”“维持企业的正面积极形象”等结论都是大家已知的内容,这些内容几乎是任何企业成功应对恶意谣言的必要条件,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大实话”,但这些已知的“大实话”,对读者来说,就是无用信息。看到这样的内容,读者就会感觉作者像在和他强调“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一样滑稽。
这种语言华丽而复杂,但实际上内容很空洞的段子,根本没有给读者提供任何具体的行动指导。比如,它让用户“选择明智的应对策略”,那如何选择明智的应对策略呢?什么样的策略是明智的呢?什么样的策略是不明智的呢?这些才是读者最想看到的内容,但这篇文章只字不提,难怪很多人对这样的文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假如大家要写一个旅游文案,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一些对仗工整、押韵的词组堆砌,比如,“乐享生活,畅意人生”“秀丽河山,畅享其中”“世界之大,畅游一番”之类的。当你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时,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想去旅游的冲动?事实上95%以上的人看到这样“假大空”的文案,都会头也不回地翻过去。
但如果创作者换一个角度,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就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方式。下面是一则吸引人的旅行文案: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正在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正端起酒杯围坐在火堆旁……
总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总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总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看到上面这样的旅行文案,你是不是也有一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
凡是优秀的互联网文案一定有两种功效:一种是给人以立即行动的驱动力;另一种是给人可憧憬的广阔空间,即精神力量。总之,创作文案,一定要保证文案内容可具体化、视觉化。
美国强生视力的新产品——强生美瞳的广告词是“大眼睛的小秘密”,这则文案想表达的其实是让眼睛变大并不难,只需戴一款强生美瞳眼镜。但是,如果用“戴强生美瞳,就能让你的眼睛变大”这样的表述逻辑,就如同在做一个事实陈述,文案就变得索然无味。
“大眼睛的小秘密”这则文案之所以吸引人,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人都有窥探欲,总是对神秘的事情抱有热情。那么大眼睛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个“秘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佩戴强生各种款式的“彩色隐形眼镜”让小眼睛变成大眼睛;另一方面是与用户的心境有关,大家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戴上美瞳除了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还能给自己带来力量和自信,给别人一种新鲜感。
例如,找工作面试时,戴上黑色的美瞳,自己会变得很有自信。和男朋友约会时,每次带不同的美瞳眼睛,能给男朋友带来新鲜感。在文案中配上这种场景化的副文案,怎能不吸引人呢!
不管在哪个时代,文案要想吸引人,内容不但要有趣,还要有价值。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眼光越来越挑剔,“一眼”不合,内容就会被直接忽略。那些生搬硬套和“高大上”的词汇,大家不但不喜欢去阅读,甚至还很反感。
文案一旦不是读者想要看到的东西,必然不可能吸引读者,更不可能激起读者的购买欲望。因此,文案创作首先要知道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内容,只有从读者的喜好“对症下药”,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如此飞快,如果我们写的东西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么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变得一文不值。那么,如何写文案才能吸引读者呢?其内容如图3-1所示。
图3-1 让文案有价值的创作关键
总之,文案是一种针对用户感受的设计。制作文案时,一定要注重读者的感受,创作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用户在想什么,要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影响用户。毕竟很多人看文案,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做”的问题。所以,文案要能给大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罗列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