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脾胃调和百病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脾胃有湿是现代人的通病

寿者寄语

观察体内是否有湿邪——1.头发爱出油;2.面部油亮;3.皮肤容易出现湿疹;4.大便黏稠,排便次数多;5.有小肚子;6.耳腔内潮湿,耵聍多且油;7.阴部潮湿;8.睡觉流口水。

八十寒暑业未成,医籍博览尚欠精。

论著虽有卓越少,园圃争妍慰平生。

频频出访有新悟,盛世激发再攀征。

同道老幼皆师友,继承弘扬力建功。

——《八十抒怀》

这是我80岁那年写的一首诗,总结了自己这80年的生活和工作,1920年12月,我出生于河北藁城,幼继家学,14岁进入伯父路益修创办的河北中医学校学习,并拜名医孟正己为师。我17岁开始行医,到现在已经近80年了,少年时的我便苦读《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经典,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写过一些书,比如《中医临床资料汇编》《中国针灸概要》《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论医话荟要》等。从1979年以来,培养研究生12名,1991年10月作为全国中医师承制导师,培养中医学术继承人2名。几十年来,我带出的一批批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学术继承人,大多成为学术骨干和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这算作我最安慰的事情了。我十分愿意把自己的行医经验传授给后辈,不让咱们的传统医药文化中断,我也会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分别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指定阅读书目。对西医学中的学生我让其钻研《伤寒论》,结合常见病、多发病,将中医宏观调控与微观检测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取长补短,探讨一些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之法。对科班出身的中医学生,我要求他再读《赤水玄珠》和《理虚元鉴》,提高其临床辨治能力。这些都是我愿意做的事,我曾先后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外我受到许多启发,不至于拘泥于一隅,也为中医走向世界推波助澜。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树仁爱为怀之心,立济世救人之志。对前人经验,先借鉴,后验证,才能有所收获。必须熟练掌握中药知识,才能成竹在胸,灵活运用。这是我常对弟子们说的话,也是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做到勤学、勤思、勤问、勤记、勤用,切忌骄傲自满、浮躁、浅尝辄止,就一定能成为学验俱丰的医学大家。

记得有一次,一位泰国人来我这里看病,我一看他的脸色和舌头,表面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苔黄腻,就知道这是在泰国地区的常见情况,湿热为病。泰国地处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气温为28℃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湿度在82.8%到66%之间。终年高温,年降水量大,这造成了湿热入侵的条件,但是在泰国,他们不明白湿的含义。我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的身体里水湿气太重,造成身体的不平衡,从而让你难受。看了大半辈子的病,我与湿邪一直在打交道!

在我的几十年临床观察中,我认为湿为百病之源,湿邪害人最广,百病皆由湿作祟。现代人吃肉吃得太多,油腻食物损伤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的负担加重,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堆积在体内。湿邪积聚,日久诸病由此而生。现代人的病情多复杂,就是由于体内有湿,湿气与致病邪气纠缠错杂,致使病情加重多变。

湿最容易与其他的邪气狼狈为奸,如遇风为风湿、遇寒为寒湿、遇热为湿热。冬天,天气虽然寒冷,但气候干燥,人还能接受,如果寒冷加上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在我国的南方和沿海城市,四季多湿气袭人,备感不爽。并且湿气遇热成为湿热,尤其在雨季,湿气厚重,又散发不出去,就在体内淤积,成了慢性病。

关于湿病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元时代的中医大家朱丹溪,他认为江南“湿热相火为病最多”。朱丹溪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著名医家叶天士认为苏州一带“湿邪害人最广”,后贤薛雪则提出湿热病论,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他们皆主张治湿为第一要务。众医家的理论和治则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的中医影响颇深。其实湿病不但南方多见,“北方亦多湿”,现代无论南北方都气候变暖,尤其到了夏季,全国一片高温,并且现代人多嗜食辛辣,体内更易积聚湿邪。

临床上我辨证注重湿邪为患,湿邪伤人甚广,最易困遏脾阳,而见湿困脾土。治湿之法,应注意通、化、渗三法。通即宣通三焦气机,调理脾胃升降;化为注意湿邪的转化,或温而化之,或清而化之;渗是以淡渗或苦渗,引湿下行,治湿要利小便。我治疗疑难病,往往从湿邪着眼,每取良效。温热邪毒为患者,在卫汗之,到气清之,入营透热清营,到血凉血散血。湿,作为发病率偏高的原因,不能忽视。

贾宝玉说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其实,人体体重的60%到70%为液体成分,所以不管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骨肉。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身体不能离开水。水与湿联系密切,无论是体内的水还是体外的水,一旦进入身体多了,渗进了身体,便成为了湿。像风湿、口腔溃疡、胃病等病源,都在湿。只要体内的湿达到平衡,那么身体就会感觉舒服。我一辈子的临床工作,看见了不同的湿引起的病,深知湿证的痛苦,祛湿的不易。在我潜心研究下,总结了许多病例,写出来《中医湿病证治学》一书,为研究湿病、治疗湿病、普及湿病知识、唤起湿病研究的重要性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像在泰国等地区,一般食用沙拉、咖喱、辣椒、煎炒油炸、熏烤鱼虾、肥甘厚味等食品,用汽车代步,上班忙于工作,空调加身,食用生冷的瓜果。这些导致内湿与外湿相结合,日久积累,便会出现冠心病、糖尿病、痛风、风湿性疾病、脾胃湿热症等常见疾病。

湿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以及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脑卒中、高血压等都与湿邪有关。水液代谢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广泛性。另外,湿又分为内湿、外湿。外湿就是自然界中的水湿,如云、雨、雾、露,生活中的眼镜上的水汽,包括空气中的湿气。外界的湿度增加了,也是个致病因素。比如说雾露特别大的时候,空气流动得慢了,在空气中悬浮的微颗粒、粉尘就多,呼吸后容易产生疾病。房子里容易长霉,容易引起过敏,特别是夏天大家都能感受到闷热。湿度大,出汗后不能很好地蒸发。大家都知道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方式,从而调节体温,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将湿蒸发,就不能达到这一作用。所以夏天里,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温度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么高,但你却感觉很难受,甚至中暑。

那么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呢?我总结出了以下最易观察的几点:

这些是人们最易观察到的湿象,如果想更加准确地定位体内是否有湿,那么我们的舌头便是人体最好的“计湿器”。每天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可以敏感地反映我们的身体状况。

健康的人,舌体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干湿适中,不腻不燥;而出现胖大舌、齿痕舌、舌体有裂纹等,就是体内湿多的表现。中医讲湿与脾胃有关系:脾的主要功能就是运化水湿。五脏之中,所有的水湿代谢都离不开脾。而湿在脾和湿在胃也有不同,湿在脾与脾的运化有关,湿在胃则与水湿停积有关。一般湿邪在脾时,可用古方参苓白术散,一般药店都有成药出售。但是服用此方剂时,要有方法。临床上有些人也说这个方子的效果并不好,这可能是服用方法不对。在用方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第一,不能急于求成,药量用量过大;第二,不能等脾胃功能恢复就停药,这样效果不好。这里有一个服用方子的经验:现在市场的参苓白术散都为丸药,需用煮过红枣的温水化开,1次3克,一天2次。要调理脾胃,应缓慢图之,剂量要小、长期服用,才能根治。

我喜诗不喜湿。我爱中国的古诗,韵味悠扬,不绝如缕,我模仿了一些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也祛湿,把湿当做敌人,拼命地抵抗着湿,我一手作诗,一手祛湿,这也就算我的爱好和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