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口干燥症
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和口腔的表现以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菌丛质量改变为特征,称为唾液腺功能减低或功能异常,成人多表现为口干,儿童以唾液腺肿大为主。口干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常是患者首发症状,80%患者因唾液减少而出现口干、舌干、口臭,甚至丧失味觉,严重者即使食物刺激或咀嚼也不能增加唾液分泌,进固体食物时必须伴水送下,有时夜间需起床饮水,随身携带水瓶,频繁饮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抗菌能力减弱,患者出现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称为“猖獗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40%的SS患者有唾液腺肿大,以腮腺多见,颌下腺亦可见,舌下腺少见。一项对反复出现成人腮腺炎的患者前瞻性随访5年后发现,其中50%以上患者最终发展为SS。舌部病变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尤其是反复出现的真菌(如念珠菌)感染。
2.干燥性角结膜炎
干燥性角结膜炎表现为眼部有摩擦、砂砾、积热等异物感,眼干涩、痒痛、畏光、“红眼”、烧灼感或眼前幕状遮蔽感、眼疲劳或视力下降、泪少等症状,严重者伤心时或眼部受到刺激时流不出眼泪。眼部分泌稠厚的黏液,可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影响眼睑的活动,部分患者可出现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虹膜脉络膜炎、全眼炎等,少数患者可有泪腺肿大。
干燥性角结膜炎常见体征为泪液黏稠,有时可见结膜充血;角膜表面的泪膜不稳定、易破裂,严重时角膜混浊、溃疡和穿孔。Schirmer试验可部分定量判断眼干的程度。裂隙灯检查可明确角膜是否存在损伤。
3.其他浅表部位外分泌腺
其他外分泌腺受累较少,包括上、下呼吸道黏膜腺体分泌减少,导致鼻干、咽干、气管干燥;胃肠道外分泌腺分泌减少,导致食管黏膜萎缩、萎缩性胃炎以及亚临床型胰腺炎。皮肤汗腺功能下降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落,甚至萎缩。外阴和阴道黏膜干燥、瘙痒、刺痛、萎缩,造成性交时不适、外阴溃疡,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4.呼吸系统
呼吸道黏膜外分泌腺体功能受损后,气管干燥,黏膜表面纤毛功能受损,使得气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约40%~5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慢性干咳。各级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均可累积。15%~30%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肺部的主要病理为间质性病变,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仅有肺功能受损,小部分患者出现纤维性肺泡炎、多发性肺大泡,是S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肺间质病变在肺部X线上并不明显,只有高分辨CT(HRCT)可见异常表现,主要为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扩张、肺泡间隔增厚、蜂窝样改变、多发性肺大泡、小结节等病变。
5.消化系统
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比较常见,由于唾液减少而出现咽和食管干燥,75%左右的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约半数患者有胃部症状,表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pSS患者合并萎缩性胃炎者比较常见。约20%患者有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增大、肝细胞酶、胆管酶升高,病理活检可见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相似的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者少见,但慢性胰腺炎亦非罕见,当反复出现腹痛及脂肪泻时,要考虑慢性胰腺病变,20%的患者有小肠吸收功能低下。
6.肾脏
国内报道约有30%~50%患者有肾损害,肾小管受损为主,表现为远端肾小管受损而出现的Ⅰ型肾小管酸中毒,未治疗的酸中毒可导致肾脏钙化。北京协和医院的资料表明,pSS中合并肾脏损害者达50%,其中大部分为亚临床型肾小管酸中毒,临床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低血钾、肾性骨病和肾性尿崩。肾小管酸中毒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做肾脏病理检查,以了解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的程度。
7.皮肤
皮肤血管炎见于9%~32%的pSS患者,通常表现为紫癜样皮疹、荨麻疹损害或红色斑丘疹,主要与高球蛋白血症或冷球蛋白血症相关。紫癜样皮疹最常见,往往因高球蛋白血症导致血管脆性增加,近而发生血管壁渗血,形成皮肤红色皮疹,多见于下肢,重者可见于臀部、腹部及上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色丘疹,散在或融合成片,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自行消退后留有褐色的色素沉着。皮肤活检病理显示大多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仅累及小血管,中等血管受累不常见。肢端雷诺现象多不严重,不引起指端溃疡或相应组织萎缩。
8.骨骼肌肉
关节痛较为常见,仅小部分表现有外周关节压痛或肿胀,但多不严重,呈一过性。肌炎见于约5%的患者,但极少看到血清肌酶持续、显著升高。
9.血液系统
本病约25%的患者出现贫血,多为轻度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有出血倾向。多发淋巴瘤是本病特点之一,常在疾病后期出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生率最高的,近期研究指出,紫癜、冷球蛋白血症及低补体血症,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淋巴瘤的危险因素。5%~10%的SS患者有淋巴结肿大,受累的淋巴结多为外周淋巴结。
10.神经系统
累及神经系统的发生率约为5%。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不论是中枢还是周围神经损害,均与血管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