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用中成药(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感冒用药

西医学认为,感冒是由感冒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起病急,病情轻重不一。诊断主要依据发热、头痛、鼻塞、流涕、乏力、周身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血象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合并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免疫荧光技术找抗原、病毒分离、血清学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和明确诊断。

中医认为感冒是人体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因气候骤变,寒热失常,或起居不慎,露宿受凉,劳累淋雨等,人体抵抗力下降,卫气不固,外邪乘虚侵入而发病。初起一般多见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恶风,继则发热咳嗽,咽痒或痛,头痛身楚等。病程一般5~7天。

一般伤风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时疫感冒多呈流行性,常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症状明显,且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因风为六淫之首,常兼其他邪气而致病,因此,根据其病因、证情、病邪性质及治疗方法的不同,感冒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色白,口不渴或微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散风寒为原则。常选用通宣理肺丸、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若表实无汗而兼内热之证(如口苦微渴等)宜选九味羌活丸;兼内热便秘,表里俱实者,宜解表通里,宜选防风通圣丸等。

2.风热感冒: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咽痛咳嗽,痰黏色黄,鼻塞,流黄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以辛凉解表,疏散风热为原则。常选用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抗感颗粒、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3.时疫感冒:或称流行性感冒,临床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快,病情重,怕冷寒战,高热,头痛剧烈,肢体酸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常呈群体流行发病。

治疗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原则。常选用复方大青叶合剂、银黄口服液(见第32节口腔咽喉病用药)等。

4.暑湿感冒:为夏季感冒,多因乘凉饮冷,裸体露宿,暑邪外侵,内伤湿滞所致。症见恶寒发热,身热无汗或汗出而热不解,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头痛头胀,胸闷,脘痞或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全身酸楚,体重乏力;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疗以清暑祛湿解表为原则。常选用暑湿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水、胶囊、颗粒)(见第3节祛暑用药)等,同时可配服银翘解毒丸等。

以上为常见感冒分型,另有气虚、血虚、阴虚感冒,均为体虚感冒,需在疏散解表药中酌加补正之品,以扶助正气,增强祛邪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诸多温热病、传染病,初起表现类似感冒,若按感冒治疗,热不退或症状加重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变生他证。

一、风寒感冒用药

九味羌活丸(颗粒)

药物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水丸: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浓缩丸: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颗粒剂:每次15克,每日2~3次,每次5克,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1.治疗感冒:

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上呼吸道感染。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涩。常规服用。

2.治疗风湿头痛:

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少饮;舌苔腻,脉濡浮缓。治宜祛风化湿。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痹痛,关节疼痛,腰膝沉痛,类风湿关节炎见有上述证候者。常规服用。

2.治疗肩周炎:常规服用。

3.治疗外感牙痛:本品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常规服用。

4.治疗额窦炎:常规服用。

5.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本品可使受损神经细胞的血液供应得到明显改善。常规服用。

6.治疗白癜风:常规服用,同时外涂加味羌活酊(九味羌活丸组成药物加红花5克,浸泡于75%酒精200毫升中,一周后即成),每日2~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日光暴晒。

注意事项与禁忌

1.本品含有细辛,不宜长期使用。

2.儿童及老年人一般不宜使用;身体虚弱者慎用。

3.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

外感风寒颗粒典 OTC

药物组成

桂枝、白芷、防风、柴胡、荆芥穗、羌活、白芍、葛根、桔梗、苦杏仁(炒)、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退热止咳。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全身酸疼,鼻塞流清涕,咳嗽;苔薄白,脉浮。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2克,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项强,全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白痰;舌苔薄白,脉浮。

1.治疗风寒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恶寒,轻微发热或不热,头痛,喷嚏,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无汗,咳嗽,咯痰色白,口不渴,无咽痛。常规服用。

2.治疗风寒咳嗽:

咳嗽,咯痰色白,咽痒,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等。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止痛等作用。

1.治疗急性鼻炎:

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内不适,或伴有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常感周身不适,头痛,或有恶寒微发热。常规服用。

2.治疗慢性鼻炎:

交替性、间歇性鼻塞,流清涕,或早晨及上午头痛、头昏不清,嗅觉减退,或微恶寒。常规服用。

3.治疗空调病:

夏季使用空调引起恶寒,头痛或头部昏沉,胸闷,鼻塞,流清涕,或周身不适,咳嗽等。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咯吐黄痰,痰稠不易咯出。

感冒清热颗粒(胶囊、软胶囊、片、咀嚼片、口服液)典 OTC

药物组成

荆芥穗、防风、白芷、紫苏叶、薄荷、柴胡、葛根、芦根、桔梗、苦杏仁、苦地丁。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病情重者加倍;胶囊剂:每粒0.45克,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软胶囊剂:每粒0.65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2次;片剂:每片0.55克,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咀嚼片剂:每片1.5克。咀嚼溶化后吞服,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液:每支10毫升,每次1支,每日2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

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疗风寒感冒:

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周身酸软,乏力;舌苔薄黄,脉滑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口苦,头痛,发热,恶寒。常规服用。

2.治疗咽喉炎:

咳嗽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口苦。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咯吐黄痰。

2.身体虚弱常有虚汗者不宜服用。

3.脾虚大便稀者慎用。

4.糖尿病患者宜选用无糖型颗粒剂。

5.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荆防颗粒(合剂OTC

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桔梗、柴胡、川芎、枳壳、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吐白痰,温毒发颐。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合剂: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红苔薄白,脉浮。

1.治疗风寒感冒:

头痛身痛,怕冷,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吐白色稀痰,或肢体酸楚,头沉重;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常规服用。

2.治疗流行性感冒: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疮疡:

初起,肿痛、发热、恶寒。常规服用。

2.治疗产后感染:

初起,见有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颗粒剂,常规服用。

3.治疗疟疾:

寒疟,寒战发热,寒多热少,头痛,口不渴,精神疲惫,身体困倦;舌苔白腻,脉弦。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咯吐黄痰,痰稠不易咯出。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3.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荆防败毒丸OTC

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土茯苓、川芎、柴胡、薄荷、前胡、桔梗、枳壳、党参、甘草。

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发表解肌。用于伤风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周身酸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水丸:每10粒重1克,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咳嗽吐痰,鼻塞咽痛;舌淡红,苔薄白而腻,或微黄,脉浮。

1.治疗风寒感冒: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咳嗽吐痰,鼻塞咽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常规服用。

2.治疗流行性感冒:

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咳嗽吐痰,鼻塞咽痛等。常规服用。

3.治疗温毒发颐:

面部红肿疼痛,发热恶寒,头痛,或恶心呕吐等。常规服用。

4.治疗疮疡初起:

局部肿痛,发热,恶寒等。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作用。

治疗破伤风:配合TAT(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咯吐黄痰,痰稠不易咯出。

正柴胡饮颗粒典 OTC

药物组成

柴胡、防风、陈皮、赤芍、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

表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小儿酌减。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1.治疗风寒感冒:

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紧。常规服用。

2.治疗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

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外感发热:

本品解热、抗过敏,能解内毒素引起的发热,作用与阿匹林相近。常规服用。

2.治疗肺炎:

本品可以解除发热、咳嗽、无力、气促等症状。常规服用。

3.治疗骨折后发热:

本品有明显的退热效果,且退热而不发汗,不损伤正气,退热作用稳定持久,无反跳现象,无西药的不良反应。常规服用。

4.治疗心肌炎:

本品有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作用。常规服用。

5.治疗急性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

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3次。

6.治疗恶性肿瘤发热:

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3次,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司

参苏丸(片、胶囊)OTC

药物组成

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桔梗、半夏(制)、陈皮、枳壳(炒)、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大蜜丸:温开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水丸:温开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片剂:每片约0.3克,口服,每次3~5片,每日2~3次;胶囊剂:每粒0.45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体虚之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气短乏力,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色白,胸闷恶心或呕吐;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1.治疗体虚感冒:

气短乏力,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色白,胸闷恶心,肢体酸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常规服用。

2.治疗风寒感冒:

头痛发热,鼻塞声重,畏风恶寒,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浮紧。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咯痰量多色白,气短乏力,胸闷。常规服用。

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反复咳嗽多年,痰白质稀,易于咯出,伴胸闷气短乏力,食欲不佳。常规服用。

3.治疗久病及老幼体弱者反复呼吸道感染:

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防风通圣丸典 OTC(颗粒

药物组成

防风、荆芥穗、薄荷、连翘、滑石、石膏、黄芩、栀子、大黄、芒硝、麻黄、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水蜜丸:每袋6克,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颗粒剂:每袋3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恶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溲赤便干等。

治疗外寒内热,表里俱实证:症见头痛,发热恶寒,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初起的便秘发热等。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肥胖(减肥)或伴发无排卵症:

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连服5天,每日6克。

2.治疗过敏:

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连服2~3天。并忌食油腻、温燥食物。

3.治疗春季结膜炎:

口服,10岁以下每次3~5克,10~16岁每次6克,成人每次9克,每日2次。

4.治疗扁平疣:

口服,视体质强弱每次3~6克,每日2次。1周为一个疗程,最长可用至4个疗程。

5.治疗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多发性疮肿、副鼻窦炎、皮肤病、尿路感染等:

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孕妇慎用。

二、风热感冒用药

风热感冒颗粒OTC

药物组成

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桑叶、菊花、芦根、桔梗、牛蒡子、苦杏仁。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利咽,解毒。用于感冒发热,汗出,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痰多,色黄质稠,咽喉肿痛,口干口渴。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3~7岁儿童服成人量1/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1/2。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发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身体酸楚不适,咳嗽,多痰,口干渴,或见咽痛、鼻塞、流浊涕;舌苔薄黄,脉浮数。

1.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或高热,头胀痛,微恶风寒,鼻塞,喷嚏,流浊涕,汗出不畅,口干,咽痛,咳嗽,痰黄稠;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风温: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少,头痛,咳嗽,口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主要有解热,抗病毒,抑菌,抗炎,止咳,祛痰等作用。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常用于细菌及病毒性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

1.治疗风热乳蛾(扁桃体炎):

咽部红肿,疼痛,吞咽时有不适感,咽喉干燥,伴有头痛,发热,恶寒,鼻塞,咳嗽等;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咽喉炎:

常规服用。

3.治疗痄腮(腮腺炎):

发热,恶寒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多饮开水。

2.避风寒。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4.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5.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银翘散(片、颗粒、合剂)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芦根、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散剂:每袋6克。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3次;片剂:每片0.35克,口服,每次4~8片,每日2次;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2~3次;合剂: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干口渴,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

发热,微恶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痄腮:

发热,两腮红肿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1.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咽喉红肿疼痛,扁桃体肿大,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肺炎:

发热,咳嗽等。常规服用。

3.治疗麻疹:

对麻疹病人具有退热作用,并促进顺利透疹。常规服用。

4.治疗肾病综合征: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可治肾病综合征。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忌用。

银翘解毒丸(片、胶囊、颗粒、口服液)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口干口渴,咽喉疼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3克、9克,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2~3次;水蜜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以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浓缩丸:每袋9克,口服,每次5丸,每日3次;片剂:每片0.25克、0.4克、0.52克、0.55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2~3次;胶囊剂:每粒0.4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2~3次;软胶囊剂:每粒0.45克,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颗粒剂:每袋12克或15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咳嗽,口干口渴,咽喉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与桑菊感冒片相比,清热解毒作用较强,止咳作用不如桑菊感冒片,与羚翘解毒丸相比,解热作用弱。

1.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浊涕,口干,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温病初起:

发热,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3.治疗风热乳蛾(急性扁桃体炎):

发热,咽喉扁桃体炎红肿疼痛,头痛,口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4.治疗痄腮(腮腺炎):

发热,腮部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取银翘散适量,以陈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外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用药4~5天可获愈。

5.治疗麻疹初起:

头痛,发热,全身酸楚不适,乏力等。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有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1.治疗急性咽炎、咽喉疱疹:

常规服用。

2.治疗小儿肺炎:

寒战,高热,咳嗽,咳吐少量白黏痰,胸痛,头痛,胸闷。作为辅助用药,蜜丸口服,每次3~9克,每日3次,也可用温开水溶化成粥状服用。

3.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初起,头痛,发热。蜜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4.治疗痈肿疮疖:

蜜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5.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可作为辅助用药。常规服用。

6.治疗慢性胃炎:

属湿热型者,症见脘腹胀闷疼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口苦,嗳气,便溏;舌苔黄或黄腻。常规服用。

7.治疗各种角膜炎、结膜炎、色素膜炎、麦粒肿:

常规服用。

8.治疗多种眼病:

包括:①麦粒肿、眼睑丹毒、眼睑炎性水肿;②眼部带状疱疹;③春季卡他性结膜炎;④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等。均有较好疗效。蜜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3次,5天为一个疗程。

9.治疗温病红疹:

常规服用。

10.治疗荨麻疹:

蜜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11.治疗牛皮癣:

蜜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12.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

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喉痒咳嗽,咳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忌用。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银柴颗粒(合剂)OTC

药物组成

忍冬藤、芦根、薄荷、柴胡、枇杷叶。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12克,每日3~4次;合剂:口服,每次30~40毫升,每日4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治疗感冒发热:

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渴,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风热乳蛾:

症见咽喉肿痛,伴有堵塞感,扁桃体肿大,头痛,发热,口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痈肿:

证属热性,痈肿初起。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发热,咳嗽,咯痰黄稠,咽干口渴。常规服用。

3.治疗急性咽喉炎:

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甚则失音,发热面红。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3.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感冒灵颗粒(片、胶囊)OTC

药物组成

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三叉苦、薄荷油、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

功能主治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片剂:每片0.33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胶囊剂:每粒0.5克,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治疗风热感冒:证属风热袭表。症见发热明显,恶风寒,咳嗽,咳痰色黄黏稠,鼻塞,流浊涕,伴咽痛等。

药物新用

治疗夏季空调感冒:颗粒剂,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2.脾胃虚寒者慎用,症见腹痛、喜暖、泄泻。

3.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故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精密仪器操作等。

4.服用本品时可有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

5.长期大量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感冒消炎片OTC

药物组成

臭灵丹、千里光、蒲公英。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眼睛红肿疼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片剂:每片0.3克(每片相当于原药材1克)。口服,每次6片,症状较重者可加至8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发热,咽喉疼痛,咽部充血,或有扁桃体肿大,口渴或咳嗽吐痰。

1.治疗感冒:

风热型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或有恶风,咳嗽,口渴,咽痛或咽干。常规服用。

2.治疗乳蛾:

咽部疼痛,咽喉干燥,或有灼热感,吞咽不利,或吞咽时疼痛加重,伴口渴,发热或不发热,或有声音嘶哑,扁桃体肿大。每次8片,每日3次。

3.治疗喉痹:

急性咽炎,咽干咽痛,咽部灼热,吞咽唾液时疼痛一般比进食时更明显,咽部充血。如有化脓,咽部可见黄白点状渗出物。常规服用。

4.治疗目赤肿痛:

眼睑红肿,白睛充血,或伴畏光流泪。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的作用。对呼吸道常见病原球菌肺炎球菌有抗菌作用,大剂量对感染性致热原所致的体温升高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能持续约5小时。千里光煎剂对志贺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臭灵丹有祛痰作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肿胀、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多双侧同时受累,也可先见于一侧,1~2日后波及对侧,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每次3~6片,每日3次。

2.治疗牙周炎:

刷牙或咀嚼食物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牙周溢脓,或伴有疼痛,口臭。常规服用。

3.治疗风热毒疮:

皮肤红肿疼痛,发热,恶寒,头痛,食欲不佳;舌红苔薄黄。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慎用。

桑菊银翘散OTC

药物组成

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牛蒡子、蝉蜕、绿豆、川贝母、淡竹叶、苦杏仁、僵蚕、淡豆豉、桔梗、芦根、滑石、甘草。

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散剂:口服,每次10克,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外感风热,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1.治疗风热感冒:

外感风热,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咳嗽,吐白黏痰或黄痰,口渴,咽喉肿痛,鼻塞流涕,或有肢体疼痛。尤其适用于咳嗽症状较重的风热感冒。常规服用。

2.治疗风热咳嗽:

咳嗽频作,吐白色黏稠痰或吐黄痰,伴有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口渴,或咽痛,鼻塞,或咽痒作咳。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抗炎、抗过敏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

1.预防感冒:

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预防流感。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明显肿大,咽部疼痛,吞咽时更甚,疼痛常放射至耳部,可伴有发热恶寒,周身不适等。常规服用。

3.治疗肺炎:

证属热邪在卫。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咯痰,咽干咽痛,或有胸痛。可作为辅助药物常规服用。

4.治疗百日咳:

早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及低热,持续1~2周,与感冒无法区分,咳嗽逐渐加重,一口气可连续快速咳嗽5~10次,随之突然深呼吸以满足换气需要,可发生哮鸣样吸气性吼声,阵咳时面赤眼红,流涎流泪,眼睑水肿。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忌用。

桑菊感冒丸(片、合剂、颗粒、糖浆)OTC

药物组成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合剂为薄荷)、苦杏仁、桔梗、芦根、甘草。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浓缩水丸:口服,每次25~30粒,每日2~3次;片剂:每片0.52克或0.6克,口服,每次4~8片,每日2~3次;合剂: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用时摇匀。3~7岁儿童服成人量1/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1/2;颗粒剂:每袋 11克,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2~3次;糖浆剂: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咳嗽,头痛,发热,身不甚热,微恶风寒,鼻塞,口微渴,咽微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疗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身热,口干微渴,咽痛,肢体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解热、抗炎、发汗、抗菌、抑制肠蠕动亢进等作用。

1.治疗春冬季节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的前驱期:

片剂口服,每次4~8片,每日3次。

2.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初起邪轻病微者:

咳嗽,咳吐白黏痰,痰少,伴发热,头痛。片剂口服,每次4~8片,每日3次。

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初起。常规服用。

4.治疗急性咽喉炎:

常规服用。

5.治疗急性结膜炎初起:

发热恶寒,头痛,眼红目赤。片剂,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羚翘解毒丸(片、颗粒)OTC

药物组成

羚羊角、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发热,恶寒,头晕目眩,咳嗽,咽痛,两腮赤肿。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9克,鲜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2~3次;水蜜丸: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水丸:每袋5克,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浓缩丸:每8丸重1.5克,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片剂:每片0.55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风热感冒,头痛发热,微恶寒,咳嗽,咽喉疼痛,口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数。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

怕冷发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干口苦,咳嗽,咽喉疼痛,鼻塞,流涕,或有汗出,或口渴欲饮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温热病初起: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常规服用。

3.治疗痄腮:

发热恶寒,腮部肿痛,以耳垂为中心,全身不适,口干多饮;舌红苔薄黄,脉数。常规服用。

4.治疗风热乳蛾(急性扁桃体炎):

发热重,恶寒轻,咽喉肿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数。常规服用。

5.治疗麻疹初起:

发热,恶寒,流泪,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数。常规服用。

6.治疗外科痈肿疔疮:

初起见风热外感表证者。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有解热、抗炎、镇痛、镇静、抗病原微生物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1.治疗乙型脑炎:

初起,症轻者可选用。大蜜丸,口服,每次9~12克,每日3次。

2.治疗急性咽喉炎:

蜜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

3.治疗流行性脑膜炎:

初起,可作为辅助药物服用。蜜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3.蜜丸、颗粒剂含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三金感冒片OTC

药物组成

金盏银盘、玉叶金花、金沙藤、薄荷油、三叉苦、地胆头、大头陈、倒扣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痛,口干。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片剂:每片0.21克,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口干渴,身痛,腰背痛等。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腰背疼痛,颈项紧皱,咽痛,口苦。常规服用。

2.治疗咽喉肿痛:

咽喉扁桃体炎肿痛,食则疼痛加重,甚则食物难以下咽,声音嘶哑,发热重,关节痛或背部疼痛,甚则全身疼痛。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解热止痛,止呕止泻等作用。

1.治疗疖病:

多发于夏秋季节,皮肤呈单个或多个散在的小疖,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多见于儿童及产后妇女,常伴有发热,咽干,口苦,食欲不振等。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蜂窝织炎:

局部红肿疼痛,红色较黯,边缘界限不清,中间部分的颜色较周围为深,病变部位较浅,触之较硬,压痛明显,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食欲不振。常规服用。

3.治疗急性胃肠炎:

腹痛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水样便或黄绿色稀便,无脓血及黏液,有酸臭味,可伴头痛身痛,低热或中度发热。常规服用。

4.治疗慢性胃炎:

上腹部疼痛或胀满,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上腹灼热,口干喜饮,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常规服用。

5.治疗泄泻:

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甚则大便如水样,腹痛腹胀,或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食量减少。常规服用。

6.治疗细菌性痢疾:

腹部疼痛,多呈阵发性,大便初时质稀,后转为脓血便,每日大便10~20次不等,里急后重,伴有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口干,甚至发热。常规服用。

7.治疗瘰疬:

好发于面颈、胸胁、阴部,为无痛性红色或肤色结节及丘疹,质地较硬,不溃或未溃,或有灼热感,或有低热,口干,乏力,手足心热。常规服用。

8.治疗关节炎:

关节红肿疼痛,发热,咽痛,口干等。常规服用。

9.治疗高血压:

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心烦,咽干口干,耳鸣耳聋,胸胁胀满。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体虚感冒慎用。

3.脾胃虚寒,腹痛喜按,泄泻慎用。

4.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抗感颗粒(口服液)典 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贯众、赤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咽痛,全身乏力及酸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风温初起:

症见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治疗咽喉炎、扁桃体: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2.不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发热轻、恶寒重、鼻流清涕、吐痰清稀。

3.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4.孕妇慎服。

双黄连口服液(片、含片、咀嚼片、颗粒、胶囊、糖浆、气雾剂、栓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黄芩。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口服液: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3~7岁儿童服成人量1/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1/2;片剂:每片0.53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小儿酌减;含片:每片1克,含服,每次4片,每日3次;咀嚼片:每片1.0克,咀嚼或含化,每次3片,每日3次;颗粒剂:每袋5克,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3次,6个月以下小儿,每次2.0~3.0克,6个月~1岁,每次3.0~4.0克,1~3岁,每次4.0~5.0克,3岁以上儿童酌量;胶囊剂:每粒0.4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糖浆剂: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减;气雾剂:振摇均匀后口腔吸入,每次吸入10~15喷,每间隔半小时吸入1次,每日1~2支,儿童吸入,每次5喷;栓剂:每枚1.5克。直肠给药,小儿每次1枚,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外感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口渴,头痛身痛,鼻塞,咳嗽,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1.治疗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证属风热袭表。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规应用。

2.治疗咳嗽:

证属风热犯肺。症见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黏,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常规应用。

3.治疗风热乳蛾(急性扁桃体炎):

证属风热外侵。症见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吞咽时疼痛加剧,咽喉有干燥灼热感,喉核红肿,连及周围咽部,伴发热严寒,头痛,鼻塞,肢体倦怠不适,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常规应用。

4.治疗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证属风热。症见初起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其后疼痛加重,咽部有阻塞感,检查可见咽部微红稍肿,腭垂色红、肿胀,喉底红肿,或有颗粒突起,伴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常规应用。

5.治疗腮腺炎:

初期,可辅助退热。常规应用。

6.治疗麻疹初起:

有风热表证者。常规应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1.治疗小儿肺炎:

辅助退热。常规应用。

2.治疗乙型脑炎:

初期,辅助退热。常规服用。

3.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辅助降温。常规应用。

4.治疗口腔溃疡:

与雷尼替丁合用,以本品口服液涂抹患处,每日6次。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注意口腔卫生。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口服液如有轻微沉淀,可摇匀后服用,不影响疗效。

2.糖尿病患者宜选无糖型。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4.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5.栓剂最好于小儿排便后用药。

6.栓剂受热易变形,应在35℃以下存放。

复方桑菊感冒片(颗粒、胶囊)OTC

药物组成

桑叶、野菊花、一枝黄花、薄荷油、芦根、桔梗、枇杷叶、甘草。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利咽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晕,咳嗽,咽干,喉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片剂:每片0.4克,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颗粒剂:每袋2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3次;胶囊剂:每粒0.3克,口服,每次6粒,每日2~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头痛,咽痒,或咽部疼痛,咽干,口干,咳嗽,但不以咳嗽为主,咯吐白痰或黄痰,痰量不多,鼻塞流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治疗流行性感冒:

症见发热,怕风,咽痒,咽干或咽痛,口干,口渴,或有咳嗽吐痰,或有鼻塞流涕。常规服用,早期服用效果佳。

2.治疗普通感冒:

证属风热型感冒。症见发热重,恶风或微恶寒,咽痒咽痛,口干口渴,轻度咳嗽,鼻塞,流涕。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祛痰止咳等作用。方中桑叶、野菊花、一枝黄花等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菊花对流感病毒,薄荷对疱疹病毒、牛痘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枇杷仁、桔梗、甘草、芦根祛痰镇咳,能促进支气管痰液排出,芦根还有利尿作用。

1.治疗咽喉肿痛:

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咽炎见有咽喉疼痛,吞咽时疼痛,口干舌燥,扁桃体肿大等。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咯痰,痰量不多,痰色白或黄,口干或有咽干咽痛。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慎用。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复方感冒灵颗粒(片、胶囊)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五指柑、野菊花、三叉苦、南板蓝根、岗梅、马来酸氨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

功能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4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2天为一个疗程;片剂:每片0.32克,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2天为一个疗程;胶囊剂:每粒0.5克,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2天为一个疗程。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治疗感冒:证属风热袭表。症见发热明显,恶风寒,咳嗽,咳痰色黄黏稠,鼻塞,流浊涕,伴咽痛等。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2.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3.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故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精密仪器操作等。

4.服用本品时可有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

5.长期大量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6.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玉叶解毒颗粒(糖浆)OTC

药物组成

玉叶金花、积雪草、金银花、菊花、野菊花、山芝麻、岗梅。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清暑利湿,生津利咽。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口干,咽痛,小便短赤;预防中暑。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2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糖浆剂: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咳嗽,咽干而痛,口干口渴,小便短赤。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

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咳嗽,小便短赤。常规服用。

2.治疗风热咳嗽:

咳嗽,咯痰色白或黄,咽干口苦,伴身热恶寒等。常规服用。

3.治疗暑热:

发热,头痛头昏,鼻塞,咽干口渴,恶心胸闷。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有抗炎消肿、镇咳化痰、抗菌、抗病毒、镇痛、利尿等作用。

1.治疗扁桃体炎:

咽喉红肿疼痛,扁桃体肿大。常规服用。

2.治疗咽喉炎:

咽喉红肿疼痛,咽干,咳嗽等。常规服用。

3.治疗尿路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时有灼热感等。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适用于暑湿偏热型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消炎退热颗粒典 OTC(胶囊)

药物组成

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或3克(无糖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4次;胶囊剂:每粒0.36克,口服,每次2粒,每日4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1.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干咽痛,咽部红肿,口渴喜饮或有小便黄,大便干。常规服用。

2.治疗咽喉肿痛:

咽喉红肿疼痛,进食时疼痛明显,发热,口渴口干,或有头痛。常规服用,必要时加倍。

3.治疗目赤肿痛:

目赤肿痛,畏光羞明,时流热泪,伴发热头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小便色黄,大便干。常规服用,必要时加倍。

4.治疗痈疖疔疮:

痈是皮肤红肿疼痛,结块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疖疮则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初期局部肌肤红肿,继则灼热疼痛,突起无根,肿热局限,有黄白脓头,可伴有发热;疔疮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初起有粟米样小泡,形如钉头,其根较深,或痒或麻,或红肿疼痛。常规服用,初期服用疗效好,病情重者可加倍。

5.治疗乳痈初期:

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轻度压痛的炎性硬块,局部灼热发红,可伴有发热,口渴等。常规服用,必要时加倍。

药物新用

大青叶具有抗内毒素、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煎剂对由霍乱、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发热家兔,有明显降低体温作用。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菌及抗内毒素作用,并能激发抗体,增强免疫功能。

1.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咽喉肿痛,进食时加重,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口渴发热。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咽炎:

咽部红肿,咽干咽痛,口干口渴,发热等。常规服用。

3.治疗痈肿:

痈肿疼痛,或有发烧。颗粒剂,开水冲服,每次2袋,每日3~4次。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暖,泄泻忌用。

清热灵颗粒OTC

药物组成

黄芩、大青叶、连翘、甘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7克或15克,无蔗糖型每袋5克,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每次5克,1~6岁每次10克,每日3次;7岁以上每次15克,每日3~4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口干口渴。

1.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

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咽喉肿痛,或鼻塞,流黄涕,口干口渴,或有汗出,小便黄。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咽喉肿痛,咽干咽红,或伴发热,周身不适,鼻塞,口干口渴;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常规服用,必要时加倍。

3.治疗急性咽炎:

咽部灼热疼痛,吞咽时加剧,咽干口渴,常伴有头痛,发热,便秘等。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治疗急性蜂窝织炎:初期,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红色较黯,边缘界限不清,触之较硬,压痛明显,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口服,每次2~3袋,每日3次。同时外敷如意金黄膏。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2.脾胃虚寒,腹痛喜按,泄泻慎用。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小柴胡颗粒OTC(片OTC、泡腾片、胶囊)

药物组成

柴胡、姜半夏、黄芩、党参、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无蔗糖型每袋3克,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3次;片剂:每片0.4克,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泡腾片剂:每片2.5克,温开水冲溶后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胶囊剂:每粒0.39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

1.治疗少阳病: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常规服用。

2.治疗伤寒,热入血室:

妇人伤寒中风,月经来潮或欲净时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爽,暮则谵语,胸胁苦满;舌苔薄白,脉弦数。常规服用。

3.治疗黄疸:

身黄,目黄,小便黄,腹痛,呕吐,且往来寒热,头昏目眩,胸胁苦满,心烦;舌苔薄白,脉弦。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急性肝炎: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脘腹胀满,心烦喜吐,厌食油腻,纳少乏力,口苦咽干。常规服用。

2.治疗胆囊炎:

寒热往来,右胁胀满或有疼痛,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厌食油腻之品,大便不畅。常规服用。

3.治疗胆石症:

胁肋疼痛,或伴黄疸,时有寒热,纳少,乏力,心烦,口苦等。常规服用。

4.治疗经期感冒:

月经期间感受外邪,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常规服用。

5.治疗小儿厌食症:

小儿食欲不振,腹胀纳少,面黄肌瘦等。常规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6.治疗腮腺炎:

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胀疼痛,单侧或双侧,身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常规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7.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明显,伴口苦。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风寒表证者不宜使用。

2.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服。

3.不宜同服用滋补性中药。

柴胡口服液典 OTC

药物组成

柴胡。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口服液: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3~7岁儿童服成人量1/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1/2。

家庭医疗

柴胡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之功,常用于感冒发热。

1.治疗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头痛鼻塞,咳嗽。常规服用。

2.治疗疟疾:

寒热阵作。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本品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1.治疗其他各种炎症引起的高热:

有退热作用,可作为退热辅助药物应用。常规服用。

2.治疗肺部感染:

见有发热,咳嗽咽痛。常规服用。

3.治疗肝炎发热:

见有发热,黄疸,厌油。常规服用。

4.治疗手足口病:

与西药利巴韦林分散片合用,可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口服,6岁以下,每次10毫升,6~12岁,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5.治疗复发性口疮:

本品有抗炎、抗病原体、调节免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常规服用。

6.治疗抑郁症:

低剂量口服,每次1支,每天3次。

注意事项与禁忌

1.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2.本品在放置期间有少量细微沉淀,振摇即散,不影响使用。

三、时疫感冒用药

复方大青叶合剂(颗粒)OTC

药物组成

大青叶、金银花、羌活、拳参、大黄。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利胆。用于外感风热或温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喉红肿,耳下肿痛,胁痛黄疸;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口服液: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每次30毫升,每日3次;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1~2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红肿,口干或渴,咳嗽痰黄,耳下肿痛,胁痛黄疸等。

1.治疗时疫感冒(流行性感冒):

症见发热较重,稍有恶寒,有汗不多,头痛,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咽喉肿痛,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大头瘟:

发病急,始起憎寒发热,头面红肿,或伴咽喉疼痛,继则恶寒渐罢而热势益增,口渴引饮,烦躁不安,头面焮肿,咽喉疼痛加剧;舌赤苔黄,脉数实。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治疗病毒性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急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细菌所致的传染病、炎症、无名热等:本品具有解热、抗菌、抗炎作用。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本品适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痛,口干或渴,咳嗽痰黄。

2.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3.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4.孕妇慎用。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片)

药物组成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石膏、炒苦杏仁、大黄、鱼腥草、板蓝根、绵马贯众、广藿香、薄荷脑、红景天、甘草。

功能主治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胶囊剂:每粒0.35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颗粒剂:每袋6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片剂:每片0.35克,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发热微恶寒,咳嗽,头痛咽痛,身热,咳喘汗出口渴;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1.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规服用。

2.治疗外感发热:

症见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常规服用。

3.治疗肺胀:

证属痰热郁肺。症见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黏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黯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常规服用。

4.治疗时疫感冒:

又称流行性感冒,本品可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常见病毒,见发热咽痛。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症见高热,烦渴,咳嗽,咽后壁红肿,有疱疹,或手足、臀周红疹;舌红,苔黄厚腻,脉数。颗粒剂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可局部配合使用康复新液。

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本品退热、消炎,可强力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等呼吸系统炎症。常规服用。

3.治疗急性咽炎:

咽痛,咽干,灼热,吞咽痛,或见恶风或发热,口渴欲饮,咳嗽,食欲不振,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或有脓点散布于咽后壁,腭垂、软腭红肿;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或滑数。

4.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症见眼红、眼痛、角膜溃疡、眼睑皮肤疱疹、流泪、畏光、水肿、灰白混浊、视力下降,多单眼发病,有既往眼病发作史。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运动员慎用。

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滴丸、口服液、片、分散片、泡腾片OTC

药物组成

金银花、黄芩苷、栀子、板蓝根、水牛角、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5克(含黄芩苷20毫克,无糖型),3克(含黄芩苷20毫克,橙香型),10克(含黄芩苷20毫克),口服,每次1~2袋,每日2~3次;胶囊剂:每粒0.25克(含黄芩苷10毫克),口服,每次2~4粒,每日2~3次;每粒0.4克(含黄芩苷20毫克),口服,每次1~2粒,每日2~3次;软胶囊剂:每粒0.2克(含黄芩苷10毫克),每次2~4粒,每日3次,每粒0.4克(含黄芩苷20毫克),口服,每次1~2粒,每日3次;滴丸剂: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20丸,每日2~3次;口服液:每支10毫升,口服,每次20~30毫升,每日2次;片剂:每片0.5克(含黄芩苷20毫克),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分散片:每片0.4克,直接口服,或放入适量温开水中,待分散均匀后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泡腾片:每片1克(含黄芩苷10毫克),热水中泡腾溶解后服用,每次2~4片,每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高热、烦渴、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1.治疗流行性感冒(时疫感冒):

发热恶寒,头晕头痛,咽干咽痛,烦渴喜饮;舌红绛,脉洪数。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咽炎:

症见咽干咽痛,灼热,咽部红肿,甚至有脓点,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常规服用。

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充血,肿大,甚至化脓,发热恶寒,口渴喜饮;舌红,苔黄或腻,脉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成人麻疹:

本品解热、镇静、抗惊厥,调节免疫功能,对病毒、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有明显疗效,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麻疹有透发和缓解作用。常规服用。

2.治疗带状疱疹:

本品分散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

3.治疗禽流感:

用本品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抗禽流感病毒,效果显著。常规服用。

4.治疗慢性咽炎:

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灼热感或微痛感以及干咳、反复声音嘶哑等。可联合冬凌草片,常规服用。

5.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症见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限。联合青黛,常规服用。

6.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有流行病特征;发热;皮疹以手足掌部为特征,部分病例发生在臀部;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涎、食欲不振、呕吐等表现。颗粒剂口服,小儿6~12个月,每次1~1.5克,1~3岁,每次1.5~2克,4~6岁,每次2~3克,均每日2次,连服5~7天。

7.预防甲型H1N1流感:

症见发热、咳嗽、咳痰、恶心、呕吐或腹泻及全身中毒症状(头痛、全身乏力、关节痛和全身酸痛等)。口服液,每次30毫升,每日2次。

8.治疗慢性胃炎:

症见胃脘痛,嗳气,嘈杂,反酸,腹胀,纳呆少食,检查见胃黏膜充血肿胀、点片状出血糜烂等,系阳热旺毒盛特征。口服液,每次1~2支,每日2次。

9.治疗偏头痛:

本品口服液对风火瘀血性偏头痛,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同时可明显改善伴随症状。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1.不同服滋补性中药。

2.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3.平素脾胃虚寒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5.患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四、暑湿感冒用药

暑湿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

广藿香、佩兰、香薷、紫苏叶、防风、白芷、苦杏仁、生夏、茯苓、陈皮、大腹皮。

功能主治

清暑祛湿,芳香化浊。用于暑湿感冒,症见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汗出不畅。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8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小儿酌减。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暑湿感冒,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汗出不畅。

1.治疗暑湿感冒:

症见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汗出不畅。常规服用。

2.治疗外感风寒感冒:

症见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不畅。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夏季厌食症:

证属脾虚湿困。症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濡。常规服用。

2.治疗急性胃肠炎:

证属湿滞脾胃。症见胃脘疼痛,恶心欲吐,纳呆食少;舌红,苔白腻。常规服用。

3.治疗痞满:

胃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舌苔白厚腻,脉沉滑。常规服用。

4.治疗呕吐:

外邪犯胃,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缓弱。常规服用。

5.治疗腹泻:

寒湿内盛,泻下清稀,甚至如水,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若兼外寒,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常规服用。

6.治疗痢疾:

暑天感受寒湿而痢,症见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无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常规服用。

7.治疗中暑:

夏季感受暑热,头晕头重,恶心呕吐,甚或昏迷。急以2袋,温开水化开服。

注意事项与禁忌

1.忌服滋补性中药。

2.饮食宜清淡,以免助热生湿。

3.孕妇慎用。

暑热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

香薷、佩兰、菊花、荷叶、丝瓜络、知母、竹叶、竹茹、连翘、北沙参、生石膏。

功能主治

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暑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退,心烦口渴,小便黄赤。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颗粒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3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病发于夏天,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多而热不退,口大渴;脉洪数。

1.治疗暑湿感冒:

夏季感受暑邪引起,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小便赤;舌苔黄,脉数。常规服用。

2.治疗暑温:

夏暑之季感受暑热病邪而见壮热,汗出多,心烦,面赤气粗,口渴,或背微恶寒;舌苔黄燥,脉洪数。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香薷有健胃、解暑、利尿、抑制病毒生长作用。佩兰挥发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知母浸膏有解热作用,知母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菊花有抗菌、解热作用。

1.治疗流行性感冒:

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心烦,口渴。常规服用。

2.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初起,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可作为辅助药物,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

四正丸典 OTC

药物组成

广藿香、香薷、紫苏叶、白芷、法半夏、茯苓、枳壳(麸炒)、陈皮、厚朴(姜炙)、大腹皮、槟榔、檀香、桔梗、白扁豆(去皮)、木瓜、山楂(炒)、六神曲(麸炒)、麦芽(炒)、白术(麸炒)、甘草。

功能主治

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剂型规格与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6克,口服,姜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2丸,每日2次。

家庭医疗

应用本品的基本指征:四时感冒,恶寒发热,头晕身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苔白或腻,脉浮或濡。

1.治疗四时感冒:

恶寒发热,身热不扬,骨节酸楚,胸闷恶心,胸脘胀满,食少纳呆,或胀痛泄泻,或恶心呕吐;舌苔白,脉浮或濡。常规服用。

2.治疗普通感冒:

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晕身倦,恶心呕吐等。常规服用。

3.治疗暑湿偏寒型感冒兼有食积者:

常规服用。

4.治疗呕吐:

突然呕吐,病势较急,恶寒发热,胸脘痞闷,肢痛身重,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浮滑。常规服用。

5.治疗痞满:

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胸闷纳呆,恶心欲吐,身重倦怠;舌苔厚腻,脉滑。常规服用。

6.治疗泄泻:

腹胀泄泻,泄物清稀,或杂有不消化的食物,胸闷食少,或嗳腐反酸,头重身倦;舌苔白腻,脉濡缓。常规服用。

药物新用
1.治疗慢性胃炎:

腹胀腹泻,嗳气吞酸,或有腹痛,恶心呕吐等。常规服用。

2.治疗消化不良:

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常规服用。

3.治疗胃神经官能症:

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等。常规服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适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舌苔薄黄,脉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