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骨科发展历史

第一节 概 述

矫形外科(orthopaedics)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原是矫正儿童畸形的意思。法国儿科医师Nicolas Andry于174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Orthopaedia》,在书的扉页写道:本书的书名,是由两个希腊词语组成的,即orthos和pais。orthos意思是“直”,即没有畸形;pais的意思是“儿童”。两个词组合成一个新词,即orthopaedics,最早用来指儿童身体某些畸形是可以矫形治疗的。如今,orthopaedics一词已经用于对所有年龄患者的矫形外科治疗。20世纪进入外科大革命时代后,外科领域不断扩大,矫形外科最初由一般外科医生兼管,后来分支为一种独特的科学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被广泛承认为一种独立的专科。

在19世纪前期,英国利物浦的Hugh O.Thomas开始建立骨科,成为近代骨科的创始人。其特点是保守治疗,流传至今。相继的有McMurray、Watson-Jones、Braun及Bohler等专家,并写了不少骨科与创伤的专著,流传于后世。Watson-Jones还创办了国际性的骨关节疾病杂志,持续至今,为世界的骨科进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美国马赛诸塞州的Smith-Petersen是现代骨科的创始人之一,在骨科手术治疗上,髋关节成形术、脊柱手术都由他首创。其继承人,Joseph S.Barr,首先提出椎间盘突出是下背痛病变之一,其采取髓核摘除术,治愈了不少下背痛患者。George W.Van Gorder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来到我国北京,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骨科专业,成为我国骨科医、教、研工作的创始人。回美以后,成为美国哈佛大学骨科教授、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骨科主任,继续为骨科做出了很大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列强除以军事、政治、经济方式侵略外,纷纷建立教会学校和医院。中医和骨伤科受到了抑制,但仍广泛流传于民间。西方医学首先自沿海各省传入。留居广州、上海的医生Benjamin Hobson(1816~1873),取名合信,著有《西医略论》,其中对骨折治疗、截骨术等叙述都很详尽。英国医生JG Kerr于1854年3月来到广州,著有《药物手册》《外科手术学和生理学》等,并于1887年到上海创刊《中国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第一期杂志有“肩关节脱位”的论文。该杂志于1932年与中华医学杂志(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的英文部分合并,组成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成为我国近百年来西医发展的见证,也记录了中国骨科前进的历程。

20世纪以来,英、美、法、德等国陆续在我国开办了医院与医学院校,与我国骨科发展有较密切关系的有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04年)、上海震旦医学院(1908年)、同济医学院(1907年)、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1910年)、湖南湘雅医学院(1915年)、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1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1921年),上述院校相继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成立骨科。

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于1906年,在1915年由美国罗氏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资助重建。1921年新学校及医院建成,其外科成立了骨科和泌尿科专科。美国哈佛大学George Wilson Van Gorder任骨科主任及外科副教授,直到1929年才回国,他对骨折、骨结核治疗及教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1920~1940年,我国主要骨科疾患及治疗原则如下:

1.骨关节结核

四肢结核以石膏管型固定,脊柱结核则平卧石膏床上,每3个月复查,直至痊愈。成人病例,四肢关节结核,多做关节外固定;脊柱结核稳定后做Hibb或Albee固定术,前者局部去骨植骨,后者用Albee发明的电锯自胫骨取骨移植,这两种方法常结合应用于临床。1945年,天津方先之开展了病灶清除术,更新了结核治疗的方法。

2.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急性骨髓炎采用切开骨膜或开骨窗引流,这是所谓Orr氏治疗法(见Chin Med J,1934,48:1126)。关节化脓仅限于采用切开引流(见Chin Med J,1930,44:244)。

3.骨折

上肢以闭合整复石膏固定为主,股骨骨折多用牵引治疗。1939年开始用Smith-Petersen三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下肢长骨骨折采用切开整复内固定,1928年我国有初步报告(Chin Med J,1927,41:800),1940 年方先之将此方法规范化并引进钼合金的Sherman型固定板,其报告刊于Chin Med J,1941,60:343。由于缺医少药,不少大关节脱位成为陈旧性的,常需要切开整复。孟继懋及Miltner曾发表陈旧性肩关节脱位报告(Chin Med J,1936,50:1161)。

4.先天畸形

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斜颈多见。前者以整复、蛙式石膏固定,对较大儿童则自1940年开始采用骨牵引后切开复位。

5.关节炎

无论是骨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均很少采用外科治疗。前者偶尔有因持续疼痛而行关节融合术,后者少数做了筋膜成形术。方先之于1941年开始研究跟骨骨膜炎,这种病变当时认为近似类风湿关节炎,他的研究结果刊于Chin Med J,1948,68:58。

6.肢体骨与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的诊断困难,我国医生当年对此认识不足,待确诊时已是晚期,只能截肢。我国医学文献第一次报告尺骨骨巨细胞瘤是1931年,刊于 Chin Med J,45:653,患者是朝鲜人。

继Van Gorder之后,美国Miltner医生到协和医院骨科工作。1939年,他与孟继懋编写了中国首部骨折脱位教材。同时期,美国Iowa大学著名教授Arthur Steindler来做短期客座教授讲授骨科。后来,孟继懋到美国访问Steindler和Smith-Petersen,又到欧洲访问Putii和Watson-Jones。当时,协和医院骨科还有赵长林医生,1940年他赴山东齐鲁医学院任骨科主任,随后任该院院长。方先之、陈景云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在骨科任职。1939年,孟继懋任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外科副教授。

中国现代骨科的创建人和先导者,为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孟继懋于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公费派送美国芝加哥Rush医学院学医,1925年毕业,任职协和医院,后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及北京人民医院骨科顾问医师及副院长;1957年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牛惠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执教上海哈佛医校,后再赴美国专攻骨科。他和胡兰生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担任骨科教授。1930年,牛惠生在上海徐家汇创立了中国第一所骨科医院,并首次进行脊柱融合术。任廷贵于1936年在上海医学院任骨科教授。叶衍庆193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1935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进修骨科,1936年在TP McMurray教授指导下获得骨科硕士学位,1937年被接纳为英国骨科学会会员,回国后,在仁济医院和Marshall Jackson Polyclinic工作,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骨科教授。屠开元1930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Bohler教授指导下进修骨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立即回国参加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任骨科主任。

20世纪30年代,中华医学会上海总会成立骨科小组,由牛惠生、胡兰生、叶衍庆、孟继懋、任廷贵及朱履中6人组成,这标志着骨科已在我国成立独立的专科(图1-1-1)。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四十余人先后赴欧美进修骨科与考察,如陆裕朴、王桂生、冯传汉、杨克勤、过邦辅、陈景云、何天骐、范国声等,成为新中国骨科发展的动力。方先之也在1944年正式创立天津骨科专科医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骨科专家也起了积极作用,使救治工作直插后方基地第一线,在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的同时,也使我国骨科事业得到发展。

图1-1-1 193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组成员

前排左起:胡兰生、朱履中、牛惠生;后排左起:任廷贵、孟继懋、叶衍庆

1937年中华医学会总会骨科小组的成立,是我国骨科学会的雏形;1980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冯传汉任首届主任委员,并举行了中华医学会第一次骨科学术会议;1980~2000年是骨科的飞跃期,基础和临床研究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是中国骨科走向世界的时期,经过30余年的锤炼,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已步入大有作为的而立之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水平、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有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创办了我国骨科界的国际品牌COA学术年会,搭建一个以内地为核心、以港澳台为辅助、辐射世界的国际骨科交流平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骨科医生先后来华参加COA,使我们骨科水平和学术影响得到了极大提高。COA已经成为中华医学会所属专科分会最大的学术会议,同时也成为世界上规模仅仅在美国AAOS后的第二大的骨科学术会议。由骨科优秀科研人员主导的中国骨科基础研究学术组织CORS也伴随中国骨科临床医学发展而迅速成长,由全国走向世界。

(侯树勋 李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