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威汉代医简出土后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武威汉代医简出土情况简介
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历史悠久,建置较早,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社会活动。相传古代中国曾分为九州,今武威地属雍州。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武威以汉军军威到达河西故名。武威又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历史上文化发达,名人辈出,商业流通,贸易活跃,在这块土地上留有很多文物古迹、历史遗产。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乡下五畦村村民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了一处汉墓。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现该墓室结构系土洞单室,墓室内东西向置一柏木棺。棺内仰卧一男尸,仅存骨架,尸体头顶有一个麻质囊袋,袋内包木质简牍一束。由于尸体腐烂,致使部分竹简朽蚀残断或简文漫漶,经整理现存简牍共92枚(片)。原简册已散乱,各简上也没有编号标志,以致原册编联的先后次序几无可寻之迹。经过清理,92枚简牍中,简78枚,牍14枚。
所谓简牍,是我国古代纸张未发明以前,以及尚未推广使用时期,用来替代纸以载文的书写用品。简是狭长的竹、木片,一般书写一两行字。牍则是较宽的竹、木板,书写数行字。将简一枚枚编联起来,就成为一册书了。“册”字就是编联起来的简的象形字,今天称书籍的量词为册,即来源于此。武威出土的这一部古老而完整的医药方书,就是书写在木简和木牍上的。
考古工作者根据随葬物品推断,墓的主人是一位年逾70岁的老医生。这些医药简牍是墓主人对自己多年行医经验和较为有效方剂的记录。而关于这座武威旱滩坡汉墓的年代,由于未发现载有明确年号的出土物,其绝对年代无法判定。初步推测武威医简是属于东汉早期的墓葬。
从医简本身内容来寻求其成书年代的标志,有的研究者作了有益的探索。《中华医史杂志》1988年第2期载王辉撰文,指出医简中“”即为“癃”,而“癃”则为淋之古称,皆指小便不通。东汉殇帝(106年)名隆,为避帝之名讳,乃将“癃”改称为“淋”。武威汉代医简中称“淋”者只有一处,其余六处均称“”。由此可见,医简抄写年代下限在殇帝之前,即不会迟于106年。
总之,医简的成书年代在1世纪之前,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正因为医简出土于武威,著书于汉代,故考古学家们称之为“武威汉代医简”。
这些被清理的资料,后来经过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为《武威汉代医简》一书,1975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书中包括“武威汉代医简图版”、“武威汉代医简摹本、释文、注释”等内容。初稿完成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医史文献研究所前身)的专家学者们对简牍逐条逐句进行了考释、研究、讨论、查阅文献、寻找依据、再讨论、再查考,如此多次考释研究定稿。《武威汉代医简》正式出版后,颇得各界学者之关注。中医学界、医疗史界识其重要者,更多撰文阐其学习研究之心得,其内容包括编排次第考释、文字考释补正、药物使用炮制、临床治疗方法、膏摩针灸技术、护理调摄习俗等,使学界对武威汉简的考释研究深度广度比该书出版前得到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