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世纪以来的新安医学研究
认识到新安医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清。明代徽籍文学家汪道昆(1525—1593)在《医方考引》中曾明确指出“今之业医者,则吾郡良”;乾隆十三年(1748)《医学心悟·汪沂序》,第一次把新安医家医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记述和推崇,有学者认为“汪沂是研究新安医学的第一人”。但序中所列,不少医家已不为人熟知,不少医著今已失佚,至今有多少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迹和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真正开展新安医学的整理研究工作,则始于20世纪。
民国十九年(1930)歙县医药界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废止中医案”,成立全国医学总会歙县支会,创办《歙县医药杂志》,由黄育庭、胡天宗主编,出刊6期,刊载流传于民间的部分新安医家之著作,如《余氏医验录》《乌聊山馆医粹》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12月,《徽州日报》第4版开辟《新安医药半月刊》,由屯溪中医程六如、毕成一主编,设地方医药状况、先贤遗著、新安名医传记、医药研究、临证笔记、民间验方、医药问答等7个固定专栏,文白相兼,体例不拘,以科普为主,深入浅出地介绍医药卫生防疫知识,为民众健康服务。作为《徽州日报》的副刊,面向海内外发行,至1937年9月止,共出刊19期,其中连续5期刊出“新安名医传记”,整理明代新安名医29位。
民国三十五年(1946),《徽州日报》开设“新安医药”专栏,由歙县黄氏妇科24代传人黄从周主编,内容由科普开始转向学术研究,每旬1期,共编40多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上著名的新安医家如汪机、程钟龄、叶天士、王仲奇,新安医著如《名医类案》《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开始进入中医研究的视野,中医类杂志有零星的报道和探讨;1963年9月初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安徽省分会成立,安徽中医学院(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崔皎如教授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新安医学派的特点简介》一文,从新安医学派的形成、渊源及其影响、成就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这是首次论述新安医学的专题学术论文。
1978年,在时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王任之倡导下,歙县卫生局成立了“新安医学史研究小组”,广为搜集散在民间的新安医学文献,编录《新安名医著作书目》,收医著218部、名医275人,开展了“新安医学成就展览”活动。1978年底洪芳度整理编成《新安医学史略》,首次梳理和介绍了新安医家医籍状况,填补了中医史上的空白。以此为开端,正式拉开了“新安医学”这一新学科领域的研究。
1979年,安徽中医学院(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成立新安医学研究室,首次招收新安医学研究方向研究生,此后皖南医学院等也相继跟进,新安医学人才的培养步入正轨。
1978—1985年,新安医学研究陆续有二三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影响较大的有:1978年全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余瀛鳌发表《明清歙县名医在医学上的贡献》一文,将其作为一个群体来观察研究,对新安医学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1979年黄忠民发表《浅谈“新安医学”对温病的贡献》一文,考察了清初以来新安医家在温病学理论上的认识与实践;1980年吴锦洪发表《新安医学流派刍议》一文,首次将新安医家分为培元、轻灵、启蒙、考古和创新诸派,至今读后仍令人耳目一新;1985年项长生发表《新安医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及其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新安医家的医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1985年6月安徽省卫生厅提出“北华佗、南新安”的全省中医事业发展战略;8月卫生部长崔月犁题词“新安医学,永放光芒”;12月新安医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屯溪召开,会议代表共101人,研探内容涉及医史和本草学、妇科、喉科、眼科、伤寒、针灸、脉学、护理学各科,46篇论文收入《安徽省新安医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1986年徽州地区挂牌成立新安医学研究所(今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1987年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考察徽州中医工作,题词“继承发扬新安医学的光荣传统”,1990年再题“弘扬新安医学”,新安医学研究由此风生水起。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徽州地区所属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屯溪市等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机构,相继组织开展了新安医学的发掘、整理工作,纷纷编辑出版《歙县中医》《休宁中医》《石山医苑》《黟山杏林》《屯溪中医》《黄山中医药》《新安医药报》等不定期内刊内报,《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安徽卫生志通讯》《徽州医学》也相继开辟专栏,一时形成了交流、学习和研究新安医学的新气象。
20世纪的后15年,新安医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其中有多项列入省科委、省教委等科研课题。李济仁1986年校按出版《杏轩医案并按》;1990年主编出版《新安名医考》,收录名医668人;1999年主编出版《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突出学术素养和诊疗方治经验。边玉麟、夏学传1987年点校出版《医理》。王乐匋1993年主编出版《续医述》;1998年编撰出版《新安医籍考》,对新安医籍版本存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收录医籍835部。王宏毅、王运长1998年整理出版《王任之医案》。洪芳度1997年编著出版《新安历代医家名录》《新安喉科荟萃》。尤其是1988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成立了《新安医籍丛刊》编委会,由余瀛鳌、王乐匋、李济仁、吴锦洪等领衔主持这部大型丛书编校,1990—1995年共出版15册,分医经、伤寒金匮、诊法、本草、方书、综合、外科、妇儿科、针灸、喉科、医案医话、医史、杂著等10余类,含54种医书,约1100万字,是新安医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一时期徽州各县还发现了大量的新安医籍未刊本,经整理以非正式出版形式印刷的医籍约15种,其中新安医学研究所(中心)收集颇富。
此外,外省有选择地刊行了新安医籍16种,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其中包括《汪石山医学全书》(高尔鑫主编)、《孙一奎医学全书》(韩学杰主编)、《吴崐医学全书》(郭君双主编)、《汪昂医学全书》(项长生主编)、《叶天士医学全书》(黄英志主编)等,也为新安医学文献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文献研究成果和新文献的发现,为新安医学研究奠定了文献学基础。
专著以外学术论文也不断发表,据不完全统计,1986—2000年共发表新安医学研究论文300余篇,内容涉及成因分析、历史地位、医家医籍考证、世医家族、流派体系、学术思想、创新发明、伤寒温病、医案医话、治法方药、学术组织、徽商经济、徽州文化、徽州刻书、对外传播、域外影响、现代新安医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21世纪新安医学新一轮研究高潮的到来,做好了思想准备。
打捞历史的文明,拂去历史的尘埃,一个群星璀璨、学术纷呈、内涵丰盛、流派特色鲜明的新安医学,已逐渐浮现在世人的面前。
进入21世纪,新安医学研究向纵深推进、向全面发展,其中安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2001年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创办《新安医学研究》内刊,至今已出版45期。
2005年,张玉才主编《徽州文化丛书·新安医学》一书出版,对新安医学的兴起、发展与延续和新安名医名著等方面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2008年,安徽省卫生厅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等联合主办了新安医学论坛,再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新安医学研究的高潮。自此新安医学研究论文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5年共发表有900余篇。
2008年,安徽省财政投入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安医学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多次前往黄山市征集收购新安古籍1300余册,善本约200余册。
2009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召开新安医学研究和医药继承创新国际研讨会,继后《新安医学精华丛书》《新安医家名著丛书》出版,对新安医学的学术特色和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并荣获201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2011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基于新安医学特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将中医地方特色学术流派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这项研究的成果分别荣获2013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研究与实践”教学项目,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对该校自2008年开设新安医学教改试点班的充分肯定。
2011—2014年,作为首批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的省份,安徽省对新安一地作了全面调查,发现了不少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梳理了白术等新安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开展了茯苓等新安道地药材的品质提升项目。
在2004—2014年的10年里,安徽中医药大学先后成立或组建了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115”新安医药研究与开发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以新安医学为研究对象的达100多项,包括新安名方、计算机及数字化、文献、治则、药材、学术思想、流派、医案等各门类。文献上,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新安医学专著,建立了文献书库,收录新安古医籍300多部,并开展了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理论上,总结提炼出新安医学十大学说,揭示了新安医学中风病“气虚血瘀”、消渴病“阴虚燥热”、肺胀“肺失治节”、痹病“脾虚湿盛”等病机理论;临床上,针对这四个临床重点疑难病症,运用益气活血、养阴活血、温补培元、健脾化湿通络等新安治法,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复方药理实验方法,开发和研制出脑络欣通胶囊、复方丹蛭降糖胶囊、化痰降气胶囊、新风胶囊等中药新药,充分体现了新安医学研究的现代性与实用性,是新安医学生命力的现代延续。
新安医学不仅仅是过去式,而且是正在进行式,我们更希望她是将来式。形成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变革于当代,历久弥新的新安医学,将以创新和开放的姿态走向光明的未来,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中国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章 新安医学名家
新安医学不是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而是群英荟萃的“集团军”;不是一支一脉、一枝独秀,而是群星璀璨、辉耀中华。宋代以降一大批“读朱子之书”的新安学子,在“知医为孝”“良医良相”“医儒双修”思想指引下由儒入医,形成了高密度、高素质、高水平的儒医群体,至清代又有徽州鸿儒考经证史的引导,共造就出了800余位新安医家,其中400余位撰写了800多部医著。儒医辈出,世医不绝,自觉担负起悬壶济世、经国济民的重任,成为新安医学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和基本保证,也不断推进了中医学术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