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少南
胸椎结核引起截瘫
莫某,男,25岁,未婚,工人,1959年3月入院,住院号37027。患者自1956年起感到背驼,全身无力,休息后如故,日渐消瘦。到某医院就医,诊为“骨痨”,嘱用石膏固定,患者不同意而回绍,经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体力有所增加,而又参加劳动。1957年夏发,经绍兴某医院手术及石膏固定,并结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好转出院。1958年开始感觉腰背酸痛,1959年2月并觉两下肢尽痛,走路亦不能很好控制,食欲减退,胸椎第8、9椎处有压痛,不能弯腰,腰部呈带状酸疼,日益加重而入院西医治疗。入院检查:营养略差,神志清楚。右腹股沟有一淋巴结触及,呼吸运动感困难,第8胸椎外突,胸廓、背部有凹陷,腰背弯曲及旋转活动均受限制,下肢关节活动不灵活,巴宾斯基征、奥本汉姆征、查多克征、霍夫曼征及戈登征反射均阳性,自第8胸椎以下知觉感应迟钝。胸透:两肺门增大,并模糊不清。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2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12.4×109/L(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5%,嗜酸性粒细胞1%,淋巴细胞20%,分节核中性粒细胞72%,单核细胞2%),红细胞沉降率:30mm/h。胸椎X线摄片:第8、9胸椎呈缺损重叠,部分骨质增浓,但在骨融合处,似仍有骨质疏松象,两侧软组织呈条状增厚,并似有脓肿形态。诊断:胸椎结核。患者入院后不久,下肢就呈现截瘫。经抗结核药物及鱼肝油等治疗6月,未见好转,邀本科会诊。当时脊柱向前弯曲,腰背引胁掣急,两下肢呈弛缓性瘫痪,面色少华,畏寒乏力,胃纳不振,纳后腹满,大便溏薄,小便清频,舌苔薄白,脉细。诊为龟背痰并发截瘫,属脾肾阳虚,以扶脾温肾为主,佐以壮筋健骨法。患者在院内灸治3次,于1959年10月出院,改来门诊治疗。经门诊灸治3个疗程,不用抗结核药物配合,下肢完全恢复功能,能参加体力劳动,并于1962年结婚,迄今通过近5年的长期追踪观察,疗效满意。
现代医学所称的胸椎结核,与祖国医学文献中“流痰”的“龟背痰”及腰部寒性脓肿的“肾俞虚痰”颇相吻合,在《疡科心得集》《医门补要》及《外证医案汇编》等均有记述。但由龟背痰导致下肢截瘫之说,尚未见论述。从本例有肾虚症状的存在(肾主骨),所以在选用穴位方面,三个类型之主穴,均有肾之俞募穴肾俞、京门以补肾水,加取骨之会穴大杼,则效益著。百劳及膏肓俞为抗结核要穴,四花穴为崔氏治痨所采用的经验名方;对肾阴虚者,取太溪及三阴交,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脾肾阳虚者,同时宜扶脾温肾,因脾胃乃后天之本,中土旺盛能把水谷精微散布于脏腑、肢骸,得以濡养,故取脾之俞募脾俞及章门,胃之募穴及合穴中脘、足三里;取大椎,因其为周身阳气大会之所,以达温通诸阳,祛散阴霾;取命门是大补命门真火,以助其肾阳之衰;对气血不足者,取肝俞(肝藏血),脾俞(脾统血),膈俞(血会)以益血,并能统摄;血海,系疗血要穴,灸之则可相得益彰;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足则血充,故取气之会穴膻中以利气机,取关元、气海为大补肾元真气和温阳培本之所,取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督脉循行入腰贯脊,灸之可扶阳益气和通调督脉;华佗夹脊穴,凡虚痨久病偏于阳气衰微者宜;取第1胸椎至12胸椎间隙者,是视其病变所在间隙(脊椎外突和X线摄片证实,若无病变之胸椎间隙,则不取),以温行气血。故华佗夹脊和胸椎病变间隙之穴,除肾阴不足外,余均可灸。
截瘫,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结核肉芽,坏死椎间盘,死骨和脓液压迫脊髓膜外所致,故用多次手术清除病灶和植骨融合,辅以抗结核药物,其平均治愈疗程为12个月,治愈率为90%(见1960年出版黄家驷主编《外科学各论》),这样虽能较彻底地清除病灶,但在目前设备较差的农村,尚难普遍推行。笔者几年来共遇本病多例,其中一例因治疗5个月而下肢瘫痪未改善,患者自行中止治疗外,其疗程最长者为13个月,最短者5个月,疗效较满意。特别是针灸疗法只需一针一艾,就能治好如此重症,颇合多快好省的精神,值得应用和推广。
(1965年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