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报告(2014—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慢阻肺病情长期迁延,不断加重,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慢阻肺是全球第4位死因疾病,预计到2020年,其将成为全球第3位死因疾病。在我国,慢阻肺也是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显示,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居民第3位死亡原因,其中慢阻肺所占比例高达81.5%;到2014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第4位死亡原因,而慢阻肺所占比例已经超过90%。

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肺脏生长发育状况、颗粒物暴露、哮喘或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支气管炎、感染、遗传基因等是影响慢阻肺发生与发展的因素。在40岁以上、男性、低社会经济水平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流行率和疾病负担均处于较高水平。妊娠期、出生时、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暴露于一些危险因素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早期肺部感染、烟草暴露等,会影响肺脏生长发育,从而增加成年期患慢阻肺的风险。颗粒物暴露是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原因,细小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人体细支气管,引起慢性炎症反应,进而破坏肺泡壁组织,引起肺气肿和小气道纤维化,这些病理学改变造成进行性气道阻塞。烟草暴露是最重要的颗粒物暴露途径,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主动和被动吸烟均会增加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增加慢阻肺发生的风险。家庭使用生物燃料和煤燃料等污染燃料取暖和烹饪,可能造成较高水平的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从而增加慢阻肺发生的风险,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使用污染燃料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室外空气污染可能增加慢阻肺发生的风险。职业暴露是慢阻肺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有机和无机粉尘、化学物质和烟雾暴露,职业暴露所造成的慢阻肺发生风险经常被低估。另外,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会增加慢性气流受限和慢阻肺发生的风险,尽管目前证据仍不充分,但是一些队列研究发现这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或症状可能与肺功能降低有关。

诊断慢阻肺的必要条件是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因此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气流受限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在肺功能检查中,通常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小于0.7定义为持续性气道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推荐,在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中将通过合格的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小于0.7者作为慢阻肺患者的流行病学定义。在临床诊断慢阻肺的过程中,肺功能检查应在任何有危险因素暴露史或者是慢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中进行。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其中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也是导致身体失能和焦虑的重要原因,晚期慢阻肺患者由于严重的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而生活无法自理。慢性咳嗽通常是慢阻肺发展早期的症状,起初为间歇性,逐渐会发展为持续一整天。慢性咳嗽可能伴随咳痰。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通常被作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定义,但是在一些研究中,一些慢阻肺患者并不表现咳嗽、咳痰症状。除此以外,喘息也是慢阻肺中常见的症状但不具有特异性。

慢阻肺的治疗管理包括避免危险因素接触、药物治疗、流感及肺炎疫苗接种、康复治疗等,其中吸烟者戒烟非常重要,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慢阻肺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可分为稳定期管理和急性加重期管理,前者主要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暴露、规律用药、使用流感和肺炎疫苗等,减轻当前症状,降低未来发生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风险;后者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院内或院外治疗将急性加重影响降至最低。GOLD推荐实施积极的病例发现策略,即在有呼吸道症状或危险因素接触史群体中开展肺功能检查,积极发现早期慢阻肺患者,特别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对慢阻肺早期表现的识别能力和肺功能检查能力。

在我国,慢阻肺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情况非常严重,而慢阻肺疾病知晓水平、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慢阻肺患者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2002—2004年一项在全国7省市开展的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2%,其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5.5%。与之反差鲜明的是,2010年全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40岁以上居民中自报患有慢阻肺(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比例仅为2.9%,其中60岁以上人群自报患病比例仅为7.1%,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人群的慢阻肺知晓率、诊断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2012—2015年,全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在10省开展,对20岁以上社区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水平进行调查。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我国慢性病与营养状况报告,报告中基于以往在我国不同地区开展的慢阻肺患病率研究结果,估计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到9.9%,且从2000年起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我国开展的一些全国性监测调查也报告了部分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如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和《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报告了我国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率水平等。然而,我国仍然缺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慢阻肺患病水平数据,已有的研究调查数据还难以准确、动态、连续地反映我国慢阻肺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和变化趋势。鉴于此,亟需在我国人群中开展慢阻肺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实时掌握我国慢阻肺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国家制定慢阻肺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评估相关卫生政策及人群干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

2014年,《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下达2014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4]37号)将慢阻肺监测纳入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作为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中慢性病防控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落实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中疾控慢社发[2014]397号)文件要求,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领导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调支持,临床专家技术帮助,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于2014—2015年在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的125个监测点首次组织实施了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工作。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框设计,以全国疾病监测点为基础确定慢阻肺监测点,调查样本具有全国40岁及以上居民代表性。慢阻肺监测将每5年开展一次现场调查。

2014年慢阻肺监测计划抽取75 000名4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监测内容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肺功能检查三部分,肺功能检查包括基础肺功能测试、支气管舒张试验和舒张试验后肺功能测试。调查全程特别是肺功能检查过程均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目前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的慢阻肺患病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监测工作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2015年底基本完成现场调查工作,2016—2017年进行了数据的审核、清理、反馈、复核及分析,完成了报告的撰写、专家论证与修订等。本报告将利用监测中得到的各类数据从慢阻肺患病率、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疾病知晓、肺功能检查水平等几个部分,客观地展现目前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中慢阻肺及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旨在为国家开展慢阻肺人群防控工作提供客观、翔实、丰富的流行病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