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回首:我为何要感谢近视?
(一)我的工作,我的路
从事一线近视防控和矫治工作二十多年来,我见证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从鲜有发生发展到如今普遍高发且低龄化的全过程,其中有太多的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小就近视了?”
“近视能不能治好?”
“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近视不发展?”
“我孩子的近视以后可以做手术治好吗?”
面对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视力下降,家长们无不焦急万分,各种各样的困惑纷至沓来。他们通过网络搜索,向医生、验光师等专业人士咨询,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每当看到一双双稚嫩的眼睛从此要躲到冰冷的镜片之后,我都会感到无比揪心。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大部分家长并不了解近视的科普知识,完全缺乏预防意识,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找医生,希望在那里得到能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则在焦虑和内疚中重复着以往的错误。
每逢这种情况,我不得不对家长进行安抚和宣教,同时也想,要是有这么一本书,能帮助家长彻底弄懂近视,完全弄明白有效的防控方法,再无困惑,那该多好!我也曾推荐过一些科普图书,但不是理论性太强,就是太偏重治疗而轻预防,总觉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孩子的近视,真的防不胜防吗?
2008年,跟很多小朋友一样,我8岁的大儿子也发生了近视,而且度数不断加深,难以控制。这时我才意识到,防控近视更大的难点不在于医学技术,首先在于如何面对一系列成长的问题:
在学业的竞争性压力下,孩子和家长怎样才能避开题海战术的一轮轮洗礼?
“不让我玩手机,那我玩什么?”面对爸妈的劝说,孩子非但都不听,还振振有词,家长该如何应对?
另外,都知道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特效药”,但孩子更愿意做“宅男宅女”,家长又有什么招?
倍感痛苦之余,我不得不去探索眼视光技术之外的领域:教育、行为、情绪、亲子关系、沟通效能……通过研究,我很快认识到,如果亲子关系不佳,大部分的防控措施就会变成一纸空文!如果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好的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我无比感谢我的妻子和大儿子,全家人为了守护光明,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分别从眼视光学矫治、行为习惯培养和亲子关系改善等方面入手,携手走过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成长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获回报,大儿子八年间总共才加深了75度(-0.75D),更意外的惊喜是:我们开始彼此接纳,生活日渐美好(为此,我总结了一篇心得文章《为什么要感谢近视》,在本书第四章有分享)。
这段特殊经历让我确信:孩子不近视,真的可以做到!防控近视,爸妈可以做得更好!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我开始在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倡导“人文眼视光诊疗”的理念(本书第六章中有专门介绍),主张“既要关心孩子的近视,更要关心近视的孩子”,并在二十多家门诊机构推广应用,我们除了提供传统的眼视光矫治服务之外,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跟踪督导,必要时还提供沙盘游戏、心理咨询、亲子关系辅导等协助,这些综合方案很受家长孩子们的认可,与单纯使用技术手段相比,防控效果也显著提升。我发现,尽管每个孩子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但只要愿意改变,用心去做,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得更好:很多家长因此学会保护幼儿的“远视储备”,为孩子存入了更多的预防近视的“本钱”;很多小学生的家长改变了陪伴方式,让孩子做到了不近视;很多中学生在综合措施的保护下,做到了不近视或低近视!
由于我平时不拘角色和风格,所以找我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后来不得不开放双休日的预约号,下了班还经常要回复微信,有些应接不暇。甚至有家长开门见山:“今天我没带孩子来,只想咨询亲子关系问题。”我颇感为难,但也难以拒绝。我懂得他们的苦恼,也深知这些与近视不无关系。于是,常有人提议:“陈院长,你何不把这些独特的经历和经验写出来呢?或许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些鼓励给了我信心。
2018年9月,我的小儿子乐乐也正式入学了。我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努力在完成课业和保护视力之间寻找平衡。有一天“小萌娃”闹起小情绪:“老师说,只有写在书上的东西才是有用的。”护犊心切的我勇气陡增:“好,那爸爸写书给你看!”
其实早在2018年年初,我就开始谋划此事、整理素材,打算分别站在科普、家长、孩子、亲子关系、学校、医生等六个角度来构思预防近视的“导航图”,正式启动写作计划。
在我努力完成初稿时,欣逢社会上掀起了全民防近视的热潮,2018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随后,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等相继出台重磅文件,规定把学生近视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进行依法问责。其中要求学校为学生进行课业减负的强制措施非常具体,力度空前(本书第五章有详细解读)。
我深切地感受到,预防近视,迎来了最好的时机!有了政策保障和学校老师们的配合,孩子们“不近视、迟近视和低近视”的光明未来,更是指日可待!我为这一代的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