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话:肺要清,更要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您戴对口罩了吗?

每当大雾笼罩京城,就可以看到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更有甚者戴着巨大的防毒面具。一眼望去,就好像是外星人占领了未来的地球一样。我出门的时候,太太也会给我准备好口罩让我戴上。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的时候非常滑稽,你还需要先从两个眼睛和头型判断出这个人是谁,似乎人与人之间无形当中多了一层障碍。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们每天其实都在和口罩打着交道,换药的时候需要戴口罩,出门诊的时候需要戴口罩,手术的时候更需要戴口罩。然而我们戴口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无菌,口罩的作用更多的是保护医生受到患者携带病菌的伤害,从而再次传播给更多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的患者,另外也是在无菌操作当中避免医生说话或咳嗽时产生的飞沫对操作的无菌区造成污染。

但是当下大家所佩戴的口罩更多不是为了防护细菌,而是为了防霾。

戴口罩到底有没有用?

在城市PM 2.5爆表的时候,为了防止PM 2.5对人体短期内造成急性的损害,或者为了预防长期的PM 2.5造成心肺的不可逆转的伤害,我们都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注意防护。这和光照充足的时候涂抹防晒霜,干燥的时候涂抹润肤乳,刚刚装修结束注意通风没有一点区别。

即使我们没有办法证明究竟怎样级别的光照、甲醛和雾霾必然能导致疾病,但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物质是有害的时候,让老百姓注意适当的防护本身就是大夫应尽的义务,因为我们更懂得这些物质是如何造成伤害,也更懂得如何去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口罩早在1861年就被发明出来,是由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现空气中有病菌存在,可能会造成手术的伤口感染,而在19世纪末,医护人员开始意识到用纱布遮掩口鼻可以减少感染发生。而最初的口罩经过多次改良,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在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爆发的时候,口罩这才从医院中走到社会百姓当中,成为大众的防护用具。

那么口罩到底能不能防止PM 2.5的那些颗粒呢?答案是可以。无数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把正常的空气经过口罩的滤过之后用仪器进行检测,发现不同类型的口罩均可以不同程度地过滤细颗粒物,从最简单的棉布(过滤掉28%颗粒)到我们非常熟知的3M N95口罩(过滤掉超过95%以上),都能够替代取代肺的过滤作用,否则的话,肺就成了一种人工的过滤器,真的是要“为人民服雾”了。

很多人会说,那么你防得了颗粒,防得住那些看不见的病菌吗?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所谓的病毒和细菌,甚至包括一些微小的重金属离子,很多时候都无法自行漂浮进入我们体内,他们都是要附着在PM 2.5这些细颗粒物上面,像驾驶着飞机来袭的敌军一样,我们击落了敌机,就同时让这些病菌失去作战的能力。

我们之前也说过,老人和儿童是最容易受到PM 2.5伤害的群体,但是老年人大多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念,而小孩子也因为没有意识到雾霾的危害因此配合得不是很好。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佩戴口罩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助他们远离雾霾的损害。

什么时候应该戴口罩?

国际上对PM 2.5的标准定为25μg/m3,然而我国进行综合评定之后将标准定为75μg/m3,实际在这样的范围内雾霾所能导致的危害更加有限。因此理论上超过我国所制订标准的天气都应佩戴口罩

然而,读了同济大学许鹏教授的文章《终将远去的雾霾,未来的建筑用能》[1],我也深受启发。其实我们一直以来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我们每天从家到单位工作的路程往返加起来,大概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工作是8小时,在家中是剩余的15小时。因此从雾霾暴露的角度来看,在家庭当中的雾霾暴露大约占总暴露比例的一半以上,而办公室的暴露大约占三分之一,而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雾霾暴露和路上的通勤有关。

[1] 许鹏,《终将远去的雾霾,未来的建筑用能》,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6847-883712.html

因此我们费尽心机去淘了一个又一个适合自己的,防护能力一级的口罩,实际只是起到了10%的作用,其实我们更应当佩戴口罩的是家里和单位。

我们眼睛之所以看到东西,是因为物体能反射出不同的光线,如果空气是晴朗的,远处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没有任何阻碍,就能达到我们的眼睛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十米以外的物体。但如果空气有大量雾霾的话,远处的光线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散射和折射(雾霾相当于微小粒子,可以对太阳光进行反射或折射),因此要看到远处的就比较困难了。而室内一般也不会超过200米,因此光线并没有充分地被折射,所以是感觉不出来的。同样的例子大家可以想象黄河的水,从远处看是浑浊的黄色长河,而如果你走近黄河,再舀起一捧黄河水,就会发现似乎也是清亮的,只是混着些许的泥沙罢了。

因此,并不是看不见,PM 2.5就不存在,正所谓“久居兰室不闻其香”,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可能会忽略掉对我们损害最大的环境,而费尽心力去降低不足10%的雾霾暴露,那可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在家里戴口罩,那样我们的生活确实也无法正常进行了,这时候需要的是合适的空气净化器,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进一步叙述。

我们出门的时候,确实还是需要口罩的。因为在行走、奔跑的过程当中,人体的氧耗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因此此时对空气的呼和吸都是更频繁的。特别是在户外运动的时候,如果赶上了不好的天气,又没有办法避免的时候,口罩可能是保护你的最好方法。

怎样才能正确地选购口罩?

在某网上搜索“防霾口罩”,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各种各样型号的口罩。那么究竟怎样的口罩才能有效地滤过PM 2.5,最大限度地让我们的肺不要受到侵害呢?

选购口罩第一步是看材质。

对于好的防护口罩的滤料,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过滤效率高;
√2.呼吸阻力小;
√3.使用者感觉舒适。防尘类口罩滤料的材质有多种,包括普通织物、动物毛、无纺布等。

纱布口罩的结构与人面部的密合性非常差,许多对我们危害极大的细小微粒都会通过口罩与面部的缝隙进入呼吸道到肺部,它的滤料一般多是一些机械织物,这种滤料要达到高的阻尘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厚度,而增加厚度的负面作用就是让使用者感到喘气费劲,非常影响佩戴的舒适度。

而经过静电处理的无纺布不仅可以阻挡大粉尘颗粒,而且附在其表面的静电荷可以通过静电引力将细小粉尘吸附住,可以很好地阻止细小的灰尘。而滤料的厚度却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并感到舒适,从而达到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好的滤料的三个必要条件。有了好的滤料,配合科学设计的面具结构,就构成了一个高效优质的口罩了。

现在又有所谓的“带炭”口罩,因为现如今炭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万能的吸引器,从大到小都能够通过炭的吸附作用而除掉所谓的“有害物质”,而对口罩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滤网的作用,活性炭只增加了对某些异味的减除作用。在防护颗粒物性能上,带不带炭是没有差别的,可以减除异味的活性炭口罩并不增加对颗粒物的防护。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口罩材质都有保障,因此您没有必要过度操心,或者被很多炒作概念的“特殊”材质吸引,而花了没有必要的冤枉钱。

口罩的类型要分清

【医用口罩】 可防不了霾

首先,您唯一不应当选择的,就是棉口罩,或者叫做医用口罩。我们说无论口罩的材质如何,密封度如何,它的本质就是过滤。过滤的先决条件是气体一定要从口罩的过滤网中通过,而不能从滤网以外的部分通过。也就是说,如果口罩和我们的脸贴合度不够好,那么再好的口罩也是形同虚设。

我们知道医用口罩其实只起到了一个遮挡的作用,很多空气一样可以从鼻子两侧,双侧脸颊进入,因此口罩的保护效果非常差。医用口罩主要是防止医生说话时的唾液污染手术和操作的区域,对于细菌也有一些阻挡作用,但是对于PM 2.5这样的细小颗粒,就毫无办法了。

【单阀和立体口罩】 最管用

市面上大多数的口罩都有可取之处,只是侧重不同,例如更好的密封作用可以带来的问题就是佩戴的舒适度下降,也许是会被弹力绳勒得难受,也许是过于密闭让人呼吸略有困难。总之,你需要找一款适合你脸型的口罩,让你既佩戴得舒适,又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例如单阀口罩和立体口罩,都是目前最畅销的款式,无论是戴头式还是挂耳式都不重要,你只需要关注是否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你不觉得难受。我个人比较喜欢戴头式,就是因为我感觉耳朵长期处于很大的压力下会略有疼痛,当然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单阀口罩顾名思义,就是有呼吸阀的,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自然呼吸,而且价格比较便宜。口罩外形很立体,上部有鼻压条。过滤百分比是90%,这款口罩确实比较好地均衡了呼吸的顺畅程度和密封度,在行走时使用是非常适宜的,在慢跑的运动强度下虽然会感觉呼吸不畅,但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快跑的时候呼吸较困难,因此不适合长时间剧烈运动的年轻人佩戴。当然,我们也知道,在雾霾较严重的时候,本身就不推荐进行剧烈的户外运动。所以说综合来说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他口罩】

另外有一款透明口罩,它和单阀口罩作用相似,密封效果和透气效果也较为一致,唯一的特色是它适用于5岁以上的儿童佩戴,让儿童的防护又改善了一大步。

当然还会有人选择防毒面具作为出行的工具,从医学的角度看这样做有些激进了,毕竟雾霾的防护重在观念,而并非5%不到的细颗粒物含量的差别。当然有些年轻人在佩戴的同时也认为是一种比较“时尚”的生活方式,那也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佩戴仍需要注意呼吸是否顺畅,如果长时间处于憋气的状态,很容易诱发其他的健康问题。

N95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使用的口罩都标有N95字样,N95代表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判断口罩好不好终究需要一个标准。而评价口罩的核心指标就是过滤效率,意思就是,同样的细颗粒物空气,不同口罩到底过滤的效果如何?符合美国NIOSH标准的口罩是以0.3微米左右的氯化钠气溶胶以流量85升/分钟为测试介质来完成的。这个指标是大家可以公认的评价标准。

N95口罩从非典时期开始就已经被大家所接受,现如今雾霾进入百姓视野之后,它再一次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它就是在前面所说的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标准中“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以上”,并通过NIOSH审查的一类口罩。

由此我们也可以提问,那是不是N99口罩更好呢?毕竟可以过滤99%的颗粒物,岂不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洁净吗?没错,但是一般来说,过滤效率越高,防护效果就越好,但是同时呼吸阻力也越大。因此,N95是防护性和舒适性的最佳平衡,因此也成为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不然我们为了多4%的过滤效率,而没法劝说自己和家人长期的佩戴,反倒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您戴口罩的方法是对的吗?

口罩应该怎么戴才是对的呢?

很简单,就两个字,「密封」

很多人佩戴口罩更多时候是一种心理安慰,但是走在大街上,我有时候会环顾一圈,真正能把口罩标准佩戴好的实在是少数。而判断一个人口罩是否不合格,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眼镜上是不是起雾

这其实是很多戴眼镜的朋友一直以来的困扰,总觉得戴口罩最大的问题就是因眼镜起雾而看不清楚,所以戴一阵就摘掉了,不然连走路安全都是个问题,谈何防霾呢?

其实当我们拿到一个口罩的时候,首先要将其套在头上,或者挂在耳朵上,相比很多人这样戴完之后就结束了。其实你还缺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口罩完全的贴合在脸上。

第一步是记得把口罩上边缘的金属条捏紧,以贴合鼻翼附近,防止漏气。捏好鼻夹后,要注意检查口罩边缘气密性。您可以用手紧压住口罩边缘,试试呼吸阻力多大。慢慢松开手,如果呼吸阻力和手按时候的感觉差不多,那就说明口罩完全佩戴好了。另外一种方法是大力地呼气和吸气,看看是否会有气体从两边逸出/进入,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佩戴较为满意。这一步如果能做得足够好,那么口中呼出的热气一般是不会从上面溢出让眼镜起雾的。

如果当你已经把金属条尽量捏紧,但还是有漏气,那么首先,你可以把挂耳式的口罩换成头戴式尝试一下,并且调整绳带的高低位置,尝试找一个最适合自己脸型的位置。

如果平时不佩戴眼镜的朋友,如果想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口罩,您不妨借朋友低度数的眼镜简单试一下,或者睁开眼睛体会呼吸的时候眼睛有没有发热或者风吹过的感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口罩佩戴多长时间就要更换?

我们都觉得口罩戴久了之后,细菌和病毒都沾在上面,并且颗粒已经阻塞了大部分的滤网,会不会滤过的能力有下降呢?

其实不是的,研究表明,口罩佩戴两周左右,过滤的效率还能进一步增加,正是因为一些颗粒已经附着在上面,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滤网的孔直径,进而增加滤网的过滤能力。因此担心佩戴久了之后过滤效率降低是不正确的。

那么到底口罩应当佩戴多久,什么时候应当废弃更换新口罩呢?

√口罩吸附的颗粒物过高,使用者明显感觉呼吸受阻;
√部件损坏、老化、破损或失效(如头带断、变松,鼻夹断、脱落,面罩本体破损、变形等);
√口罩受污染,如液体喷溅等。

要知道,口罩最怕的是湿,在湿润的情况下,第一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床,造成更大的污染,另外湿润的口罩透气度明显变差,佩戴的舒适程度也会下降。

正常情况下,防尘口罩可使用一周时间,不带阀口罩最多一周,带阀口罩最多两周,但还要根据具体环境的污染程度,如果空气污染严重,使用时间将会缩短。使用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口罩。

当然,有些人说,我不在乎过滤的能力是不是会随着我佩戴的时间延长而从95%升高到98%,那3%我认为并不是非常关键,我更关心我佩戴的舒适程度。因为佩戴久了之后的口罩多少也有些异味,我觉得每天早晨起来可以佩戴一个新鲜的口罩出门,心态上感觉也更舒服。

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的,在雾霾之下,我们在防霾的过程当中,更需要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战斗,既然下定了打持久战的决心,我们更应当让自己在战斗的过程当中保持最昂扬的斗志,那么提高舒适度,特别是让老人和儿童都能把雾霾天戴口罩当做一件正常的却没有任何痛苦的事情。

我还见过一个朋友给自己的孩子口罩上画上了卡通动物,有的时候这个妈妈也让孩子自己来画,孩子有的时候自己会画上一个笑脸。这样让孩子在防霾的过程当中,也能愿意积极地配合,而不是单纯在家长的逼迫之下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说,您的口罩戴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