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耕耘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胡世林

一、名家简介

胡世林,男,汉族,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4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汉源县,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从事中药科研工作至今。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1985—199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1988—2008)。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等刊编委。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二、治学之路

(一)重要经历的四个阶段

胡世林研究员的治学之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4年到1966年,是适应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胡世林研究员先在实验室见习工作了1年后,被派往中医研究院农村疾病研究所工作(山西稷山巡回医疗、采药、制药)。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5年,是“生根”阶段。在这一阶段胡世林研究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科研医疗小分队度过的,他跑遍了云南的大部地区,在江西德兴的时间最长,并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进行专题性中药资源调查。通过十年多的锻炼,吸收丰富的科研“营养”,打下了识别和鉴定中药原植物和药材的根底,积累了许多第一手材料,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三阶段是1976年到1985年,是“开花”阶段。在这一阶段,胡世林研究员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了“关于虎掌与天南星考证”,证明了青蒿素只存在于青蒿一种植物,这些均为开创性的工作。第四阶段是1986年到1995年,是“结果”阶段。在这一阶段,胡世林研究员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中9个品种,直接从事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1989年主编出版了《中国道地药材》,该书在国内外都公认为是道地药材方面的第一部专著。此外,胡世林研究员还发明了“超声波新法制作腊叶标本”。1996年以来是胡世林研究员科研历程的“收获”阶段,以主持并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为代表,并出版了《原色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鉴》(1997)。

经历上述四个阶段,胡世林研究员完成了由初期以配合参与指令性、计划性课题为主,逐渐走向独立自主选择研究有中医药特色和社会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的研究。

(二)重要的成才因素

从1960年入学中药至今已度过五十五个春秋,胡世林研究员通过辛勤耕耘,获得了各种奖项16项,主编、副主编和参加编著的图书17部(详见《南星集》成果著作部分)。此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现1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新变种;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次(1990年的国际大黄学术研讨会,1989年首届和1995年第二届全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受命组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任主任委员(1988—2008),组织召开八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赴俄罗斯、美国、墨西哥、坦桑尼亚、扎伊尔、沙特阿拉伯、印度、新加坡、日本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考察交流。为了让中药学走向世界和借鉴国外经验,胡世林研究员自学苦练英语,基本达到自由交流和交谈的程度。

胡世林研究员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专家,勇于承担,以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己任,时刻关注和研究中药的科学前沿和热点。胡世林研究员多次出色完成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下达的任务,到全国各地进行中药调查研究,多次组织和参与国内国际中草药和民族药物研讨会或考察。例如,1970年1月4日,胡世林研究员参加卫生部“参观云南中草药展”代表团(军代表边齐带队),自首都机场起飞,经停成都到昆明。但次日凌晨3时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参观之事暂停,1月6日改为中央慰问团,分赴重灾区慰问,到达通海,房屋90%倒塌,死者无数,住抗震棚,吃大锅饭,余震不断,如坐船上。1月24日回京。1970年2月13日为中药所迁三线,胡世林研究员和老干部严荣、谢宗万教授组成考察组奉命到两湖选点,湖北咸宁是重点,也去湖南桃源县考查。1970年7月4日,奉调到昆明参加国务院调查组,调查云南合作医疗“一片红”情况,与陈迹(国务院官员)、张宁秀(卫生部军代表)、林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各带一组下去调查,去文山、红河两州,29日返回昆明,连夜写汇报提纲。1971年3月24日至4月12日,胡世林研究员与李泽琳教授同去江西德兴考察。1971年5月21日18~20时,受到周总理接见(卫生部医疗队)。1971年5月25日至6月7日,经湖北咸宁、阳新,江西九江、上饶、贵溪、乐平到德兴,任德兴医疗队队长(副队长李泽琳)。1971年11月19日,奉卫生部电令,协助上海科教电影厂拍摄电影《中草药》。11月24日到昆明,先后考察砚山、邱北、景洪、腾冲、中甸、贵州遵义等地。1972年1月20日自中甸赤脚医生青翁家返回昆明途中,吉普车(KAS69)在剑川境内玉龙雪山盘山公路下坡时,因道路有冰凌而极滑,冲向路边,幸被护路沙堆挡住,否则将坠落万丈深渊,此为近2年在云南境内第二次遇险。1977年4月,受卫生部派遣,胡世林研究员赴墨西哥参加“传统医药在现代社会演变讨论会”,会议在墨西哥城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会议厅举行。讨论会由墨西哥草药研究所所长哈维尔·罗索亚组织并主持,4月25日开幕后即参观草药展览,4月27日上午10时,胡世林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草药发掘和研究的某些进展”的报告,5月11日新华社报道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消息,5月25日详细报道了会议情况。1977年6月27日~7月30日,受卫生部气管炎办公室的派遣,前往大庆考察中草药。1982年4月12日~5月31日,协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开发计划署(UNDP)拍摄电影《绿色药物》(28分钟)。1989年10月26~29日,组织并主持召开第一届中国地道药材学术研讨会(泰安),《中国地道药材》首发式同时举行。1990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前往坦桑尼亚进行草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考察,1994年7月4~15日,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藏医药考察组,经峨眉去西藏考察,著名藏医嘎玛曲培陪同,曾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色季拉山最高峰,采集高山大黄、绿绒蒿等。2004年1月5~13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指派,担任团长,率领中国传统医药代表团一行9人,访问印度勒克瑙(LUCKNOW),就传统医药质量控制和标准化问题进行研讨。

由于家境困苦,胡世林研究员从小就不得不勤奋,回顾胡世林研究员业务历程,可以用四个万字诠释他的勤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采万件标本。读万卷书:绝大部分是专业书,也有古籍、文学、传记等;中文为主,也有外文;纸质和电子书都包括在内;为了考察中草药和民族药,胡世林研究员走遍了祖国山山水水、海陆边疆、五岳高原,以及亚非欧美一些国家的名山大川,同时也尽力在读懂大自然中的药物天书;发表专业和非专业的文章字数在百万字以上。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语无虚夸。采万件标本,包括1974年1月27日(正月初五),胡世林研究员抢在其他单位之前到达四川大学免费挑选该单位准备处理的复份标本,他日以继夜地拼命苦干,仅此一次就为本单位新增标本1万多份,其中许多是胡秀英、王启无、方文培等老一辈科学家采集的30年代标本,十分珍贵,并使中药所收藏标本的起始时间接近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三、学术思想与经验

(一)开创中药材现代道地论学术思想和学派

中药材现代道地论学术思想(以下简称道地论)的基础是胡世林研究员进行比较民族药物学研究的结果。所谓比较民族药物学是在整理、挖掘单一民族药的基础上,在多民族的国家和世界范围内,通过跨民族与跨文化使用草药的理论和应用的横向综合比较,发现各自在民族药有效性、安全性、标准化确认、开发利用途径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经验与不足,促进医药保健知识的交流,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把中医和印度、埃及、希腊、非洲、美洲印地安人的传统医药放在一起,从比较中发现各自特色,试图完整、准确地阐明中药学术体系的特色,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胡世林研究员通过比较发现,道地论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以1989年出版《中国道地药材》为起点,持续进行中药材道地性的科学研究,20多年来在海内外有关学术界(包括医药卫生以外的地学等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大推动了道地药材基地化生产的进程和道地性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实现了在本研究领域的四个第一:主编第一部中国道地药材专著;主持第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组织第一次全国性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获得第一个道地药材部局级别科技进步奖。所谓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是指,胡世林研究员在进行院级、局级课题研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的重点研究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立项和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从1998年到2002年,组织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合作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道地药材科学研究新领域和学术前沿,探索道地药材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模式,引领全国兴起道地药材科研热潮。现今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探索药材道地性内涵的科学研究现已成产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共识。21世纪道地药材产学研方面的燎原之势,说明道地论学术思想和学派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二)关注热点、前沿和重大疾病防治

关注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是胡世林研究员选择研究课题的另一个重要的思路和出发点。例如,在青蒿素还处在初级研究阶段时,胡世林研究员就敏锐地意识到资源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并于1975年率先对青蒿素在菊科(主要是蒿属)植物中的存在,以及青蒿的本草学、生物学、资源学、道地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结果:虽然青蒿广泛分布于北温带许多国家和民族地区,遍查世界传统医药体系和民间草药记载,只有中医有用青蒿抗疟的记载;国产蒿属植物约200种,但只有青蒿一种Artemisia annua含青蒿素,也只有青蒿一种Artemisia annua具有抗疟作用;虽然青蒿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只有中国少数地区生长的青蒿,含量高、杂质少、具有工业提取价值。由此可见,青蒿素不同于黄连素、麻黄素等药品,它们在同属植物,甚至从不同科属植物中都可以提取,也可以人工合成。没有黄连,可以有黄连素(小檗碱)的发现,但是没有青蒿,就没有青蒿素的发现,更无蒿甲醚衍生物和复方蒿甲醚制剂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青蒿素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进而对12种蒿属植物挥发油组分进行比较,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

胡世林研究员非常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用以解决中药研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填补中药材研究方法的空白。以20世纪80年代开发“万方中药信息系统”和“超声波新法制作腊叶标本”为代表,前者的特点在于“以方为纲”,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或求解中药信息(例如单味和“药对”出现频率即常用程度、来源科属分布等),后者用超声波解决某些肉质植物标本难于压干、压平和脱落分离的难题。此外,在给研究生选课题时也注意突出中药特色,例如“赤芍道地性研究”抓住同一物种芍药形成赤芍与白芍两种药性不同中药的关键;“胡椒根的生药学研究”和“酸橙花的开发研究”,分别填补胡椒“根部”和酸橙“花部”的药学研究空白,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四)研究本草选重点,考证品种选疑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胡世林研究员对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有新的补充和完善:第一,在集大成的基础上,创新内容突出,社会效益显著。例如发现并记载的新药达374种、新方8160个之多。时任江西巡抚的夏良心为《本草纲目》的第一个翻刻本(江西版)作序时称,“所增药达三百七十余种,皆近世所习用而确乎有明效者,其用心亦勤矣。”以三七为例,《本草纲目》首先记载“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这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人参和三七性状项下“味微苦、甘”和“味苦回甜”的记载相符,李时珍只有亲自尝过人参和三七的滋味,并加以联想,才有可能作出这样准确的记载。人参和三七之“苦”缘于都含人参皂苷,故可以确切无误地考订《本草纲目》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而非其他科属的土三七。在临床方面,李时珍的《濒湖集简方》奠定了三七活血、止血的应用基础,现已发展成为现代活血化瘀最具代表性、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另一方面,对历代本草中“斤斤泥古”者有所评论,也体现李时珍富于创新的科学思维。第二,李时珍及其父李言闻的临床用药经验丰富,反映在《本草纲目》中的是对中医药理论的阐发,既有发明又有正误,对现今中医药应用仍具参考价值。例如《本草纲目》在人参项下有李言闻关于生脉散运用的独特见解,不仅证明生脉散是孙思邈创用,而且组成、方解的论述也是超前启后的。第三,改进和完善了药物自然属性的分类系统,《本草纲目》将植物类中药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纲目清晰,并“各以类从”,出现了物种亲缘归类的萌芽,例如菊科蒿属、姜科姜黄属和山姜属、蔷薇科悬钩子属、大戟科大戟属、百合科百合属,以及樟科、山毛榉科、十字花科、桑科、芸香科、葫芦科、豆科、天南星科、禾本科等的多种药物排列在同一卷(类)。第四,命名和描述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和大众化,形成了植株及其茎叶花果(种子)的完整叙述程式。例如,《本草纲目》首次记载了“金银花”这个沿用至今、广为人知的中药名称,并解释道:“花初开者蕊瓣俱白色,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四月采花,阴干”。类似的例子还有沙参、芸薹、豌豆、百合等多种,这些描写不论从植物学角度,还是从药物学的角度来衡量,都是超过前人的、来源于实际的观察结果。第五,在古今计量、剂量、汤剂煎煮法等的规范化方面提出真知灼见。第六,“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医书、本草及相关文献的名目和部分内容得以流传。

胡世林研究员对《本草纲目》中品种考证,选择疑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本草纲目》的枳实、枳壳文图均为酸橙Citrus aurantium L.,18世纪《质问本草》的枳,文图亦为酸橙。把枳误考为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L.)Raf.,导致对“橘窬淮而北为枳”的曲解,这是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明都必须正视的问题。广而言之,从19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本草物种的考证热情很高,兴趣很浓,成效显著。但由于当时生物分类学水平的局限、中医药专业知识的缺乏或不系统(例如考证本草时唯植物形态或唯图而忽视药用部位特征)、中日植物地理区系和分布的差异、中文阅读理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日本学者不可避免地误解、误考了中药基原,正如日人菅原利保为1837年刻印天保本《质问本草》作序所称:“夫吾邦赭鞭者流,大率考诸华人所录,征诸其所图,以识其为某物,隔靴搔痒,抑亦远矣。”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是完善中医药学术体系和标准化的需要。《南星集》中有关青蒿与邪蒿、虎掌、防己、木通、枳与枸橘的考证论文,体现了新的思路和系统论的方法。

(五)经验之谈

1.勇于攀登

攀登是一种精神,同时也要有具体的实践。由于专业的需要,胡世林研究员必须和中药资源亲密接触,攀登过许多名山,而且不登则已,一登必达最高处。例如,1964年7月在峨眉山进行毕业实习时,胡世林研究员是少数登上海拔3300米最高峰(万佛顶)的学生之一。1994年7月,胡世林研究员进藏考察藏药,登上海拔5300米的色季拉山高峰采集高山大黄、绿绒蒿等标本并拍摄照。2007年8月15日去西藏纳木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途经念青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的越岭地段,并在湖面的标志石旁(海拔4718米)驻足留影。2009年5月13日胡世林研究员初次登顶华山最高峰(南峰海拔2154.90米),当天细雨蒙蒙,山顶寒冷异常,风力强劲,站立不稳。这些经历形象地反映了胡世林研究员在科研工作中勇于攀登的精神。

2.敢于迎接挑战

1999年,胡世林研究员应聘到香港浸会大学任教,担任中药学和药用植物学的授课教师,并于周末带学生上山见识中药原植物。对于毕业以后从未上过讲台的胡世林研究员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学生对胡世林研究员授课网评的结果是优,更有一个年级赠予“吾爱吾师”的金牌以作纪念。这说明他所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应有的肯定。

3.为丰富中医药文化作贡献

文化内涵是中医药学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胡世林研究员以新作“青蒿的风采”(四首)为庆。

青蒿的风采

(一)

我的名字叫青蒿,马王堆里帛书皋;

低调走过长夜路,如今风流领风骚。

注: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青蒿者,荆名曰萩。

(二)

我的童年是野菜,甘淡瑞嫩有人爱;

神州大地任我长,充饥度荒知好歹。

(三)

我的壮年青又青,碧叶翩翩绿茎婷;

极苦原是青蒿素,克除恶疟国光铭。

(四)

我的种子越三千,蒿老株黄虽关联;

莫呼我为黄花蒿,存真去伪敢为先。

注:青蒿古名萩,表明其枯萎期在秋后,本草记载极为常见、头状花序(果序)密多、大如麻子、味苦,能治疟疾等特征都与Artemisia annua完全吻合。我以我声再呐喊,近代日本学者把中国本草的青蒿定为Artemisia apiacea是完全错误的,必须纠正;让青蒿Artemisia annua堂堂正正写进国标。正如1837年日人菅原利保为天保本《质问本草》作序所称:“夫吾邦赭鞭者流,大率考诸华人所录,征诸其所图,以识其为某物,隔靴搔痒,抑亦远矣。”现代著名本草学家赵燏黄先生认为青蒿、黄花蒿指的是Ariemisia annua的不同生长阶段:“老则变黄,故呼黄花蒿”。

中医药文化离不开中医药学人,他们是胡世林研究员的良师益友,和他们的交往使胡世林研究员受益匪浅;中医药文化也和中医药事物密切关联,感触良深之时便留下一些词句以为纪念,也是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兹选部分作品如下。

祝寿·谢宗万(2004年2月10日)

谢老八十人未老,宗义本草心路遥;

万里青山万里情,寿域风光无限好。

注:谢宗万教授,当代著名本草学家和生药学家,中药所资深专家。2004年他八十高寿,又正值他的第一部专著《中药材品种论述》初版40周年,可谓双喜双庆,应邀献词。

涛声依旧(2011年12月24日)

王者风范独一家,孝道炮炙树奇葩;

涛声依旧年望九,寿得水制叶新发。

注:王孝涛教授,当代著名炮制学家,中药所资深专家。此为祝王孝涛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圆满成功而作的藏头诗。

药王礼赞(2010年11月26日)

金心铸就仁术根,世称药王有几人?

元始天尊非物遗,颂歌百唱悦星辰。

注:应邀参加金世元教授从事中药工作70年庆祝大会,谨以此为贺。“非物遗”:金世元教授为国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有金世元教授工作室。

敬谢吴征镒院士赠书(2008年11月29日,收到赠书的次日)

吴老赠书关怀至,急读即谢不容迟。

图谱草木正属种,文述玄壶话奇思。

随忆人生书卷气,难忘桑榆受奖时。

大家风范千秋照,小草南星寄浅识。

注:图谱:吴老赠书《滇南本草图谱》的简称;随忆:吴老赠书《百兼杂感随忆》的简称;千秋照:《百兼杂感随忆》封面照片;玄壶:《滇南本草》作者兰茂之号。

敬贺诚静容教授百岁寿辰(2012年10月18日)

高山景行树楷模,期颐之年唱凯歌;

期待茶寿再朝贺,越秀人生数一伯。

香港浸会大学谢志伟校长荣退感赋(2001年4月20日)

一生事业存浸会,两纪功名呈祥瑞;

杏林刚绿香江岸,师生皆道莫言退。

浸会大学百药园记(1999年7月30日)

浸透汗水寻芳萍,会当山海见真情;

大家风范留人间,学问无穷勤攀登;

百草楼台暂栖身,药须有名方知功;

园里盛开紫荆花,记功勿忘李先生。

注:“大家”,指所有参加采集、栽培、管理、定名的师生、同仁和朋友;李先生,香港中国医学研究所李宁汉所长;紫荆花,此句的园和花均是抽象的,尤其寄语首届同学成为新世纪香港中医界之栋梁。

遭遇重雾(2004年1月13日)

浓雾笼罩新德里,到达时迟别亦迟;

凌空腊城重往返,泰姬释梵两相知。

注:2004年1月5日出发,因雾延迟,1月12日返程又因雾未能按时起飞;1月7日从新德里到勒克瑙(Lucknow)开会,因雾不能降落,返回新德里。诸多延误皆因雾,遂于1月13日晨于新德里即兴赋此,并致王昌恩主任、常青参赞为念。泰姬陵(Taj Mahal)为印度著名的历史名胜。

忆秦娥·恩施硒都(2006年9月16日)

鄂西土,满目青山天硒富。天硒富,举世关注,药篇新谱。吊脚楼前对歌处,云衣雾被轻风舞。轻风舞,寡照湿重,道地真酷。

注:湖北省恩施州是中国两个富硒带之一,素有硒都之称,所产药材和农产品等含硒量普遍高于他处。2006年9月16日州政府举办“恩施论坛”,邀请胡世林研究员作“恩施环境特点与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的报告,报告中发表此词。此前曾于2003年8月16日应恩施州政府之邀请,赴恩施调研药材生产,中共恩施州委任振鹤书记亲自陪同到富硒点(乡村)考察,并应邀题词:“秀利山川产黄连,富硒多雾独一家。”

生查子·松柏劫(2007年7月24日)

去年清明时,雨湿松更秀。杏花满枝头,文明根底厚。

今年五一前,日照松却锈。线虫满山头,绿色打折扣。

注:几乎每周都要去昌平蟒山爬山,根据两年的观察对比写成。松材线虫,已列入中国外来物种入侵名单,致使我国松树发黄,甚至枯死。

念奴骄·哭千岁红豆杉(2007年12月2日)

香格里拉,有道是桃源仙境世宇。犹有红豆满枝头,英姿三千四季。白雪素裹,松涛相伴,迎客笑不语。风水神树,莫非苍天赐予!

忽报紫杉抗癌,与狼共舞,剥皮大战起。刀砍斧劈换美元,千岁红豆惨毙。村夫告状,警官侦破,判奸商倒地。余恶未尽,红颜薄命情系。

四、学术传承

上承:凌一揆教授。凌一揆教授是当代中药学奠基人和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是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高等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凌一揆教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系统中药学的思想,主编第一部高等医药院校用《中药学》教材,胡世林研究员是最早听他用这本教材讲授中药学入门的,毕业之后凌一揆教授对胡世林研究员关爱有加,他出差到北京开会后还抽空指导其科研工作。从1995年以来,胡世林研究员和传承团队先后主持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药材道地性系统研究”、“中药道地性及其形成的环境机制”等课题。

下传:郭兰萍及其带领的道地药材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有张燕、郝庆秀、朱寿东、格小光、金艳、赵东岳。

五、学术成就

(一)主持课题

1.主持所级课题“超声波法制作腊叶标本的研究”(1983—1985)。

2.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1986—1990)。

3.主持“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之半夏和中药所承担的9个品种的组织协调。

4.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1999—2002)。

(二)获奖

排名第一的成果如下(成果名称/获奖年代/获奖类别及等级):

1.超声波法制作腊叶标本,198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半夏、水半夏和山珠半夏的比较研究,1994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199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赤芍),2003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苍术),2004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青蒿和青蒿素的植物资源研究,2004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的成果如下(成果名称/获奖年代/获奖类别及等级):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研究及应用,2011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论著

1.主编《中国道地药材》(1989)。

2.主编《中国道地药材论丛》(1997)。

3.主编《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1998)。

4.主编《南星集》(胡世林科研论文汇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副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和《本草纲目彩色药图》两部。参与《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志》等著作编撰。

(四)科研论文

1.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0余篇,举21世纪发表的数篇篇名如下。

2.中国苍术属一新亚种[J].植物分类学报,2001,39(1):84-86.

3.黄芩研究的某些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1):728-731.

4.广防己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2003,26(4):274-277.

5.道地药材与中药标准化[J].亚太传统医药,2005,(1):39-41.

6.红花与郁金香的本草考证[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3):3-6.

7.郁金香现代化之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8-11.

8.论中药学自强之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5):630-632.

9.开辟研究比较民族药物学的新领域[J].中药与临床,2010,01(3):1-3.

10.新中药材海芙蓉的基原和资源初步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32(11):1289.

(供稿人:郭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