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验三部曲·经方治验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提起《经方实验录》这本书,同道都比较熟悉。谈到作者曹颖甫,堪称经方大家。余自1979年偶读此书,至今仍不断地翻阅。虽然是书只记述了几十首经方的治验,但思路新颖,语言简明,读后如沐春风,启迪颇多,非一般论著所能及。

经方是中医方剂之祖,具有结构严谨、配伍合理、贴切临床、易学实用的特点。历代医家对经方的研究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出经方既深奥又便捷,深奥言其理,便捷言其用。只要我们能眀其理,反复实践,就能掌握其应用之技巧。清代经方大家陈修园云:“经方愈读愈有味,愈用愈神奇。凡日间临证立方,至晚间一一于经方查对,必别有神悟。”柯韵伯则云:“读是书者,必凝神定志,慧眼静观,逐条细勘,逐句细研。”这种日日钻研与临证的态度,是掌握与应用经方必备的精神境界。

经方是回味无穷的,但随着岁月流逝,经方的药香却越来越淡。目睹当前中医处方有两多,一是西医理念者多,二是大方者多,其中不少方药离经方渐去渐远。对此局面不少医家有所感触。鉴于此,若能将自我与同仁所用经方的经验汇集成册,对于学习与应用经方,足可借鉴。

以何种方式来表达余的初衷,用医案的程式显得老套;用议论的程式又比较冗繁;也想到以条文的形式来表达,但这种形式过于简略,对理解与应用经方略显不足。如果将治验、方药与注释联系起来,加上条文式的总结,这就会使经方的理念从治验中显示出来,这种形式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其内涵与外延能保持一致。试着写了几条,觉得这样不失传统,又有新颖感。余向几位年轻学子征求意见,都感到易懂且实用。就这样一条一条地写,既写个人的治验,更多的是写现代名医的经验。在撰写中,不但加深了对经方的理解,也学到不少名家的宝贵经验,增添了治疗疑难病的本领。

或问:所选方药是否与《伤寒论》相悖?对此,本书所列条文既保留了《伤寒论》原意,又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主症突出,证候明确,文字简练,方药灵活。特别是病症之名,更接近现实,所选方药虽有所加减,但其加减比较少,基本不干扰原方“君臣佐使”的配伍结构,对加减过多的经方暂不予选用,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已有五十余年,但学习与应用经方的兴趣至今未减。经方像一面旗帜,使人知道什么是组方原则,什么是方证学,什么是辨证论治。至今它仍然发挥着指导临床、引领创新的作用。

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一句名言,即“觉今是而昨非”。研究《伤寒论》大家陈亦人先生在其《〈伤寒论〉求是》一书的前言中亦说道:“‘求是’却不一定‘是’,今天认为‘是’,明天又未定‘是’”。自古到今,真正的学者都有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境界。余对经方的理解与应用,远不足矣!对此没有完全终了时,只有孜孜追求期。特别是对经方的理解与应用,只有不断地去否定自我,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使其发挥更大的防病治病作用。

本书是对经方应用的临床复习与总结。突出的特点是异病同治与一方多用。虽然书中的方剂大家比较熟悉,但“温故而知新”,方虽是旧,其命维新。

曹氏将经方比拟为奇花异卉,他说“欲尽奇花异卉,请读《伤寒》《金匮》。”愿这本书给经方的花坛添上一枝奇葩,使其芬芳的馨香给人们送去健康与快乐!

毛德西

2016年10月1日

于郑州至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