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体针法的文献渊源
五体针法的理论核心为针至病所,虽然在《内经》时已有了较成熟的“针至病所”的针法,但在理论学说上是滞后的,甚至处于阙如状态。而《内经》同时期的“气至病所”的理论,它以经络学说、经气循环、经气感传为依据,通过调理经气这一治疗理念,使“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目的,它的理论精髓在于调气之法,并以守神、守机,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作为针刺调气手段,并明确提出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观点,是一种以调气为中心论的学说。因此“气至病所”这一学说被历代针灸医家所接受,同时并弱化了“针至病所”这一理论在针灸学中的指导作用。
一、“针至病所”在《内经》针法中的传承与地位
“针至病所”针法在《内经》中占有相当的篇幅与内容。针灸从石针过渡到金属针具,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春秋及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及铁器冶炼术的出现与发展,使铁器制作针刺工具成为现实,故南方地域率先制作使用九针。《内经》中九针的出现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虽然《内经》成书中九针与砭石并提,但毕竟砭石被九针所取代。《内经》中九针针法的临床应用使“针至病所”这一原始的针法得以长足发展。它不仅扩大了针灸临床治病的适应范围,且大大提高了针刺疗效,从根本上改变了砭针仅局限于排脓、放血、针刺“阿是”的原始医疗状态。在这一时期,“针至病所”针法在人体血、痰、湿、液、皮、肉、筋、节、骨结聚之类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空前的疗效。《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几乎全部针法都是以“针至病所”作为治疗理念与治疗手段的。《内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针灸医学经典著作,它收编了战国以前古代医家对“针至病所”针法全部内容并总结之,使“针至病所”治疗理念与针法进入全盛时期。
二、“针至病所”的滞后性
由于“针至病所”这一针法与治疗理念缺乏应有的理论学说支撑,它的生命力就被渐渐地被弱化。从砭石到九针,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灵枢·官针》针法的形成使“针至病所”治疗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到了顶峰时期,它的针灸大法大多在后世保留与遵循。但由于未形成“针至病所”的学术体系,没有明确地提出“针至病所”这一核心理论及相关学说问题,加上作为《内经》同时期的“气至病所”的理论的影响,致使这一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针法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但“针至病所”的理论明确提出是建立在辨证与辨病、定性与定位的基础上,它侧重于治疗临床血、痰、湿、液、皮、肉、筋、节、骨之聚结疾病。其内涵包括了“气至病所”的治疗理念,从治疗的学说上提出“针到则气到”,直达病所。以针尖直刺病所治疗临床血、痰、湿、液结聚于皮、肉、筋、节、骨之疾病,起到以针调气的目的。它不同于“气至病所”的经气感传的聚病性,它以针体直达病所为目的,应该认为“针至病所”主要作用于结聚一类的疾病,它是以调节局部血气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而“气至病所”是以调节气血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作用于经络气机与脏腑气机。
皮肉脉筋骨五体针法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形成以后,用五刺法治脏腑疾病,腧穴的主治范围更加广泛。但当调气针法形成和过于强调经气作用以后,五体针法渐被淡化。近代发展起来的多种微针疗法,如梅花针、皮内针、腕踝针、头皮针、腹针、针刀、粗针等疗法,用五体针法来印证,尚有发展余地。因此我们从研究五体针法出发,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循经选穴或辨证选穴,并选择与脏腑相对应的五体进行针刺,从而来探讨“针至病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