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体针法诠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腧穴概念的思考

刺灸法和腧穴学是针灸医学所特具的两个基础部分。有人把腧穴部位、刺灸法、主治作用称为“腧穴三要素”,说明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从临床辨证施治的程序来说腧穴与针刺法的关系,腧穴是第一位的。近代科学采取深究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要素论的立场。我们把腧穴作为第一要素,其基本概念,经脉与腧穴的关系,与针法相应的关系等,若加深究什么是穴位,或者说何谓腧穴,便是一个十分突显的问题。

一、从经脉谈腧穴

自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等帛书中因“仅言灸而未言针”,故医史学家研究后认为脉的发现、脉的病理学与诊断学的创立是在灸法领域中发生的。并认为:①经脉比穴位先认识,即先有经脉后有穴位;②灸法早于针法:灸法源于咒术疗法,针法从砭石演变而来;③从艾的咒术疗法向灸法转变的决定性一步是脉的发现:大量穴位的发现与确定是在针灸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而这种独特的医学得以确立是针刺疗法的出现。

《内经》的成书晚于《足臂十一脉灸经》,书中已确立了以九针为工具的针刺法地位。《灸经》中尚只有经络循行路线的部位名称,腧穴名一个也没有出现。《灵枢·经脉》记载经络循行路线时既有腧穴名称,也有人体部位名称。显然用腧穴名称来定位要精确得多。下面列举两则关于足阳明脉和胃经的原文,进行比较对照以认知经与穴先后发展中的情况:

《足臂十一脉灸经·足阳明脉》:“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少腹上出乳内廉,出嗌,夹口,以上之鼻。”

《灵枢·经脉·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灵枢》比《足臂十一脉灸经》有很大的发展,《灵枢》不但详载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例如它的出、入、络、属与干线支脉描述,还记载承浆、大迎、颊车、客主人、人迎、气街、髀关、伏兔等8个腧穴。于是说明了腧穴有其经脉属性,揭示了经络辨证和循行取穴之所以沿用两千多年,至今仍然不衰的缘故。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脉”的认识,脉的发现从相脉(看、诊察)、诊脉到刺灸脉的某一部位逐渐深化为穴,如神门、太渊、经渠等脉口处的穴,近代学者名曰经脉穴。其中最明显的如十五络脉与十五络穴,脉口与十二原穴都可看出穴与脉的关系;然而脉有一定长度,腧穴是一个确定的点,故虽然有不少腧穴由同名的脉演变而来,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灵枢·本输》所载五输穴都是从四肢向心循行,《灵枢·经脉》则出现了一半向心循行,一半远心循行,成为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有学者认为,五输穴皆起于井穴的向心走向的经脉是“原气之道”,十二经脉循行的是“营气之道”。自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等书在经脉起止、顺逆、经穴排列方向作了大的变革以后,五输穴被从属于《灵枢·经脉》十二经循环体系之内,发生了“存穴换经”变化。由于经络实质,至今尚未阐明,对经脉循行的两种不同学说,因针法施于腧穴有迎随顺逆之分,以何者为据?目前只能区别应用,即用五输穴时按五输穴原气的循行,顺序与十二经的经脉循行不同。

二、腧穴的体用观

在刺脉疗法阶段,刺络脉取血是主要刺法,络和脉以及皮肉筋骨都是针灸部位。当发展到以取气针法为主,气穴、气府等腧穴概念的确立,穴的范围很广泛。《素问·气穴论》:“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这里将“孙络”、“溪谷”皆谓之“穴会”,脉之现者,肉之陷者,乃至于骨孔皆可为穴。《素问·针解》说:“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说明皮肉脉筋骨都是刺灸的部位,不同层次的病变所用的刺法,亦当有别。在《内经》中“皮部”、“血络”、“经脉”、“经筋”、“骨空”等均有专论,这些都可视为从刺五体为主的针法向腧穴定位发展中的一些基础,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皮肉脉筋骨五体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形成以后,用五刺法治脏腑疾病,腧穴主治范围更广泛。但当调气针法形成和过于强调经气作用以后,五体针法渐被淡化。

2.近代发展起来的多种微针疗法如梅花针、皮内针、腕踝针、头皮针、腹针、针刀、粗针等疗法,用五体针法来印证,其发生、发展及应用尚有发展余地。

3.腧穴作为点的形态,古人以天人相应观用山川溪谷等定穴名,其中以水系学说来形容经脉经穴,但是往往忽略腧穴从体表定位到腧穴空间的实体(五体)。用体用的思考方法,主体为产生作用之物与其作用,亦即产生作用的东西为体,通过用来知道体的确实存在,腧穴的实体在宏观认知阶段,五体是腧穴之体。但长期以来在腧穴学领域里,对于腧穴功能的解释轻“体”而重“用”,导致用很多的推理来形容所谓“穴性”,使腧穴的原本作用反而被掩盖,这是否受脏象学说“象”的影响?从这一观点分析,在经络实质至今未能探明的情况下,舍腧穴之实体而大言其用,诸如用药性来解释穴性等不免有些牵强。

三、从针法谈腧穴

经脉与腧穴的发现是通过灸法和针法,而针刺可在腧穴的不同层次进行刺激,《内经》的九针“各不同形而各有所用”,是“辨证用针”,是九针用法的主流。其中通过毫针等比较纤细的针具,针刺进入到腧穴的一定深度,并通过不同手法和层次上的先后强弱等变化,不但扩大发展了针刺手法的概念,也加深了对腧穴的认识。由于针下有气感而才有气穴、气府等的腧穴概念,于是才有从刺络出血向无出血的刺穴发展。当然,血脉与经脉现在尚无法作确切的区别,但不同腧穴应用不同的刺法是必然的。

1.针刺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学术,作为技术乃是制作东西或操作性的行为,因而不能脱离实际经验,去表现技术重要的特点;制作的对象越复杂,经验占有的比重就越大。针刺是在疾病的人体上进行操作,针刺手法已演绎至不下百余种,如此复杂,只能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加以传承。针刺施于腧穴,如何准确取穴,除了体表定位还有立体层次。如合谷直刺针感放散到食指治面部疾病,深刺则能安眠;阳陵泉深刺才能止胁痛;刺风池、翳风因方向不同针感不一,因此,通过不同的针刺方法才能体现腧穴的不同作用。

2.属于皮部刺法一类的腕踝针、头皮针都使用毫针,但刺入穴内,针感要求与传统的取气针法不同,甚至不必寻求胀感,同样取得疗效。刺皮部如此,刺其他组织又有不同要求,应当逐步掌握不同穴位以及不同层次的针感规律,才是真正把握了“穴性”。

3.在腧穴施行针刺特别是需要多次治疗时,其得气状况前后并不一致,这与机体反应性有关。这种反应性包括了对外界刺激的反馈性,除了性别、年龄、工作性质、体质类型和部位不同等个体差异外,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的,随着人体的神经功能状态、内分泌状态以及机体防御功能状态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因此,患者在老年与青壮年时期对针刺的感受是不同的,在同一穴位上针刺,初次与多次针刺的感应,也是不同的,往往是先敏感后迟钝,因此在多次针刺疗程的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用穴和调整刺激量是十分必要的。

4.腧穴通过针的不同术式的刺激产生不同的效应,故有异穴补泻和同穴补泻。但补泻法是有较多争议的一个内容,作为腧穴,作为腧穴处方,上补下泻还是上泻下补,穴与病证的对应规律,配穴中的对应规律,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