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寸口脉定位
咱们从最基本的寸口脉原理谈起。
寸口脉为何可以体现脏腑信息?按照现在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全息理论,在系统科学里面叫做分形理论。这些理论的中心意思是整体由局部组成,整体中的局部就不再单纯代表其自身,而能体现整体的特性和状态,这就是脉学的理论基础。我将相关脉学经典论述列于下,供参考。
《素问·五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脉经·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时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
(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以桡骨茎突为标志定关脉,关前为寸脉,关后为尺脉。
按照寸关尺分部,左侧寸口脉依次为心、肝、肾;右侧寸口脉为肺、脾、命。命是命火,肾有两个,中医认为左为肾阴,右为肾阳,左侧尺脉属水,右侧尺脉属火,称为命火。
对于寸口六部脉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总结为“上竟上,下竟下”: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刚接触脉学者不免对此产生疑问,寸口脉位置属于桡动脉的一部分,桡动脉无非就是一段动脉而已,全身血管很多,为什么刚好这里对应人体脏器呢?并且还是从腕横纹依次排列下来的,它怎么不从近心端开始呢?当年我也是怀着这样的疑问走过来的,脉学理论与实践始终有差距,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女中学生,十二三岁的样子,初夏,有几天下雨降温,这个小女孩住校,未能调适寒温,吃中午饭的时候突然胃痛,无法进餐。家长送来医院就医,很单纯的孩子,营养状况也挺好,脉象圆润、挺拔、弦长、流利,看得出从小得到很好的照顾。就在两个关脉,尤其右关的位置,胃脉凸现,呈现出一段弦细刚紧的特征,正好对应着她疼痛的部位,宛如白纸上划了一道黑线,明了而醒目,于是所谓“一段动脉而已”的概念从心中退却下来,从此臣服先贤之智慧,坚信脉学之原理。
寸口脉藏象定位暗藏了一个观念,那就是中医的脉学虽然看似按照人体结构对应六部脉,但它是遵循“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的原则,结构与功能融为一体。如右侧关脉摸到一个涩脉,中医认为是脾胃气滞,西医胃镜可能会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但是如果以右关的涩脉来诊断类似胃炎,则或可中,或不中,因为中医的脉象摸到的是气变,至于是否已经形成局部的形变,则会有一个时间问题,中医学在此只需依脉象的提示处置即可。如《名医类案》记载:一妇人,年逾五旬,病头痛,历岁浸久。有治以风者,有治以痰者,皆罔效。脉之,左沉,寸沉迟而芤。乃气血俱虚也。用当归二两,附子三钱,一饮报效,再饮,其病如失。寸脉对应的是头部,沉迟脉和芤脉,三者都是气血不足之态。像这样的病人,如果用现代医学诊断会发现多种头部或颈项部疾患,如颈椎病、脑血流分布不均衡或颈动脉斑块等。但作为中医辨证而言,脉象提示上气不足是核心病机,抓住它足矣。
问题还可以再深入下去,寸口脉变化与局部病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王旭高临证医案·积聚门》一则脉案:左关弦搏,肝木气旺,故左胁斜至脐下有梗一条,按之觉硬,乃肝气入络所结。脉象和体征相呼应,如果此时依据脉象和病机对木旺之证进行干预,疏导肝胆经络,针太冲穴泻肝以配穴治疗或用导引术调畅气机,或者干脆在“脐下有梗”处施术调气,有时会很快反馈到寸口脉,左关弦搏之状随之发生改变。类似的变化临证屡见不鲜,均为触发形气双向调节反馈机制而出现“如汤沃雪”“若风吹云”的刻下效果,不足沾沾自喜,自诩医术高明,殊不知这种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