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出凝血监测
【肝素浓度监测】
鱼精蛋白可与肝素结合生成稳定的盐, 中和肝素, 恢复凝血机制。 1mg 鱼精蛋白可中和100 单位肝素; 鱼精蛋白过量有抗凝作用, 延长血栓形成时间。
将样本加入含有ATⅢ的正常血液中, 再加入凝血酶原标准液, 形成ATⅢ-肝素-凝血酶原复合物及剩余的凝血酶原。 剩余凝血酶原的量与样本中肝素含量成反比, 当给测量室中加入纤维蛋白原样物质, 剩余凝血酶原将纤维蛋白原样物质裂解, 形成荧光样物质(AIE), 这样可以分析测量室中的荧光强度获得肝素浓度。
1.体外循环肝素化前, 了解患者体内肝素水平, 特别对特殊患者, 如术前给肝素抗凝治疗或肝素样抗凝药, 可以根据患者体内的肝素水平给予肝素, 为体外循环抗凝提供参考。
2.低温体外循环时, 了解患者体内及体外循环系统中准确的肝素水平。
3.体外循环后根据肝素浓度决定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剂量。
4.术后出血较多时排除肝素反跳。
【肝素化效果监测】
手动法, 现在很少使用; 自动ACT 监测仪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
使用与ACT 仪配套的试管,基础正常ACT 值在80~120 秒之间;
ACT 是体外循环中肝素化效果监测的 “金标准”, 硅藻土激活法未用抑肽酶需>480 秒。
(1)ACT 与单位公斤体重肝素剂量的线性关系始终保持一致。
(2)ACT 在低温和血液稀释时仍是抗凝效果监测的可靠方法。
(1)对其他凝血机制障碍的诊断无甚意义。
(2)在监测残余肝素作用方面, 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ACT 敏感。
(3)ACT 延长不能说明是否有凝血因子的缺乏或相对缺乏。
(4)ACT 不能反映血小板功能。
(5)ACT 仅能监测纤维素形成前的凝血过程。 在纤维素形成以后的凝血过程, 如血栓回缩等, 对于纤维溶解过程, ACT 无意义。
主要监测内源途径及共同通路的凝血过程, 对肝素化早期效果也有一定意义。测定时样本需要用枸橼酸盐抗凝, 正常为73~84 秒, 当凝血因子Ⅷ、 Ⅸ、 Ⅺ及Ⅻ缺乏时,PTT 延长, 白陶土及硅藻土可以加速凝血, 缩短PTT。
主要监测凝血过程外部通路的异常, 监测时需要抗凝, 正常值为11~15 秒。
手术室内主要用于体外循环后凝血异常及肝移植术中的凝血功能监测。
主要监测凝血过程中血液黏滞度的变化, 提供血栓形成信息; 还可了解血栓形成速度、 强度及远期稳定性; 可间接反映凝血因子, 血小板功能及纤维溶解等情况。
TEG 目前主要用于CPB后凝血异常的评估。
通过记录凝固的血液对振荡电极发出的低频振荡波(次声波)的机械阻尼的变化反映凝血过程, 是监测血栓形成黏滞动力学变化的一种新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