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

宋后燕 黄海艳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DNA自我复制的机制,为分子生物学树立了里程碑,使人们开始用分子生物学的语言解释人类的遗传现象。1966年Nirenberg、Crick和Ochoa等破译了人类的遗传密码,并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图2-0-1);1972年Boyer和Berg建立了DNA无性繁殖技术;1975年Sanger和Gilbert建立了DNA分子中核苷酸顺序分析法。在上述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重组DNA-基因工程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并渗透到医学领域,不仅研制了多种疫苗、药物和诊断试剂用于防病治病,而且揭示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都与特定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有关。而今,RNA干扰和表观遗传学的发现,以及对人体信号转导系统网络的认识,使现代分子生物学深刻地促进着医学的发展;2003年人类基因组解密后,尤其是测序技术和大数据运算科学的发展,为生命科学又树立了里程碑,正在为深入认识人类疾病发病机制、诊断、防治等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然而,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的灵魂。

图2-0-1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