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随着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得到有效防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血管性疾病的危害更加明显。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列全球死亡的前二位病因,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疾病负担。
2002年,Lanzer和Topol提出“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概念。泛血管指人体的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所构成的复杂网络。泛血管疾病概念提出为“泛血管医学”这一新型学科奠定了基础。
不同器官血管性疾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例如,缺血性卒中后的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4倍;而心肌梗死后的病人,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概率是正常的人2~3倍。同样,有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4倍。
除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外,血管性疾病还包括四肢血管、肾血管疾病等。这些不同器官的血管性疾病有许多的共性特点,发病机制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危险因素也类似,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在血管病的治疗方面,无论内科的药物治疗,如降血压、抗凝治疗;还是外科搭桥手术、介入治疗,也是具有共性的技术。
但是不同器官血管性疾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器官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迥异,致死和致残的概率相差甚远。不同器官血管性疾病各具特点,脑血管疾病中出血性疾病占了相当的比重;但是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发生血管破裂的概率很低。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非创伤性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如颅脑CTA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同一例病人发现共患心、脑血管狭窄和(或)闭塞疾病。目前治疗上述疾病分属于心内、外科或神经内、外科,不同科室如何沟通协调。尤其是在同一例病人发生两种疾患治疗相左的情况,如冠脉狭窄同时合并脑动脉瘤,介入或搭桥手术治疗动脉狭窄后,为了防止动脉栓塞需要抗凝治疗,此时与防止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原则相反,两种疾病治疗孰先孰后,是摆在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泛血管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分科,体现了转化医学特性,致力于弥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鸿沟。因此,泛血管医学的发展还需要整合不同临床学科,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合作,共同推进泛血管医学建立和发展。
本书作为我国第一部泛血管医学的专业书籍,总结了泛血管医学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泛血管医学的前景。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供从事血管病研究的人员参考借鉴,为促进这门新兴医学学科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
2018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