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成效的反映,也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的反映,更是社会文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健康素养是预测人群健康状况的较强指标,与人均期望寿命、生命质量高度相关;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可有效减少健康不公平,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建议政府将健康素养纳入公共政策,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作为卫生和教育等政策的明确目标。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和素养提升工作。2009年,我国将面向城乡居民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宣传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施。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一项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2016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13个主要指标之一。
为及时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从2012年起,在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下,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每年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监测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监测对象为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样本量为8万~10万城乡居民。
为了系统总结中国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成果,全面反映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将2012—2015年监测结果汇总,形成《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每年的监测工作得到了各级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编者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