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症状的精神科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焦虑障碍

一、概述

(一)定义

恶性肿瘤是一个重大的负性事件和应激事件,患者不得不面对恶性肿瘤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有部分患者在面对恶性肿瘤时会伴随有精神障碍。在面对威胁生命的疾病时,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它通常在两周内逐渐消失。若焦虑症状持续存在,则会发展为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焦虑与患者的治疗状况相关,如诊断、治疗、复查等阶段时,患者的焦虑水平也会升高。国外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远高于健康人群,Linden等调查了10 153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19%的患者存在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22.6%存在亚临床焦虑,其中妇科肿瘤、白血病及肺部肿瘤患者焦虑水平较高,皮肤肿瘤和前列腺肿瘤患者焦虑水平较低。国内一项对283例肺部肿瘤术后患者焦虑的调查研究显示,53.4%存在焦虑症状;国内另外一项对30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发生率为21.6%,其中轻度焦虑占19.3%,中度焦虑占2.0%,重度焦虑占0.3%。通过国内外的调查研究显示,焦虑障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需要医护人员的重视和识别。

(二)病因

1.心理社会因素
恶性肿瘤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受刺激的经历、不良情绪、应对方式等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癌症的诊断、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家庭和经济上的压力都能引起患者的焦虑情绪,导致心理痛苦水平增高。疼痛和食欲下降是焦虑障碍的重要促进因素,放疗和化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常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
2.与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原因
(1)疾病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肺栓塞和心肌梗死,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肾上腺功能亢进也能够引起焦虑;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可以引起焦虑,特别是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焦虑症状可以是脓毒症的早期表现;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嗜铬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也可引起焦虑。
(2)药物因素:
多种常用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例如:干扰素可以导致焦虑和惊恐发作;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可以引起情绪不稳和躁动不安;某些止吐药物(如异丙嗪和甲氧氯普胺)、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利培酮)可引起静坐不能;精神兴奋药(如哌甲酯)、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都可引起焦虑症状。周期性化疗中会出现预期性焦虑、恶心或呕吐。突然停用大剂量酒精、麻醉性镇痛剂、镇静催眠剂,也会导致焦虑。

(三)分类

焦虑症状可以是心理或者躯体上的,而最突出的症状通常是躯体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心悸、气短、大汗、腹痛和恶心,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力下降或失眠,有时还会出现过度警觉和易激惹。除了躯体症状外,焦虑的癌症患者通常会有对死亡、毁容、残疾和依赖他人等过分担心,看起来无助、无望。焦虑症状常常与抑郁症状共存,为焦虑抑郁的混合状态。
1.心理症状
焦虑患者的典型主诉为苦恼、担忧、悲伤和恐惧等负性情感。患者通常警觉性增高或过于警惕,情绪不稳定,可能突然哭泣或大发脾气。患者常有失眠、噩梦,醒后感到疲倦或精疲力竭,因此痛苦万分,觉得绝望无助,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如果焦虑发展为惊恐发作,患者会有濒死感,有末日就要来临的感觉。
2.躯体症状
表现多种多样。心血管系统方面可有心悸、心动过速、胸闷憋气或胸痛。呼吸系统方面可有咽部不适、呼吸困难、过度通气。消化系统方面可有吞咽困难、食欲减退、腹部绞痛、恶心、腹泻或便秘。还可有坐立不安、出汗、头晕、震颤、易疲劳等症状。
焦虑障碍可以按时间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
1.急性焦虑 最常见于刚刚得知癌症诊断时,是一种强烈的负性情绪状态,感到死亡的威胁,感到痛苦无助和恐惧,可伴随躯体症状。常规检查、疾病复发、疾病进展、癌症转移和应用新的治疗方法时,也可引发患者的焦虑。
2.慢性焦虑 常出现在病情平稳时,患者总担心癌症复发。这种情况下,与癌症无关的急性疾病如感染也可以引起焦虑,表现为惊恐发作的形式,出现强烈的胸闷憋气、严重的心悸、心动过速和呕吐,可有濒死感,一般持续几分钟。

(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慢性焦虑常伴随生活状态的改变,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日渐增长,恐惧癌症的情绪会影响工作。慢性焦虑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干扰治疗。国内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得分与生活质量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的得分均呈负相关。焦虑情绪越重,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也越差。国外研究也显示,焦虑会降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