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牛黄
[歌括]
牛黄性凉味苦甘 1,清热效稳安宫良 2。
豁痰息风开窍闭 3,解毒化痈消疮疡 4。
[歌解]
1.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即天然牛黄;由牛、猪、羊等动物提取的胆汁经加工而成者称人工牛黄;近年又发展体外培育而得者为人工培植牛黄,其药理、药效基本一致。本品别名西黄、犀黄、丑宝,取于胆囊者形较圆称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管黄或空心黄。传统经验入肝、心经。
2.药理研究表明,牛磺酸对发热动物有明显解热作用;并对中枢兴奋症状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用治乙脑、病毒脑、重症肝炎、暴发痢、肺炎、败血症等邪热炽盛而见高热神昏,有清热、安宫之功;用治热病出现呼吸衰竭,亦具强心升压之效,代表方剂安宫牛黄丸,即属于中医“凉开三宝”之首。据报道,李秀群用人工牛黄1g(成人1日量,儿童酌减)治疗感染性发热(呼吸道感染、菌痢、肠炎、尿路感染等)120例,总有效率90.8%(安庆医学,1990.3)。黄永升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0例,用牛磺酸胶囊0.8~1.6g,每日3次,结果治愈52例,好转23例(吉林中医药,1983.3)。苗永年等治疗病毒性肝炎102例,亦用牛磺酸0.15g口服,每日3次,有效率86.2%(吉林中医药,1987.6)。丁庆生治疗晚期肺癌痰热壅肺者26例,每次用安宫牛黄丸1/3粒化水服,结果显效23例,好转3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2)。
另有报道,文摘以牛黄为主治疗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等疾病,收到较好疗效(镇江医学院学报,1992.1)。蔡红娇等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用人工牛黄或天然牛黄胶囊鼻饲或口服,每粒60mg,2~4岁每次1/2粒;4~10岁每次1粒,11岁以上2粒,每日2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6)。有人在3年中用安宫牛黄丸抢救急性病毒性脑炎30余人次,全部成功,经追访均无后遗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张京春等以醒脑静注射液(用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静脉给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脑出血、脑梗死急性期较为切合(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4.20)。黄立新亦用醒脑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结果显著好转20例,好转11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
3.牛黄有清心、豁痰、开窍、息风等功效,故常用治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等疾患。据报道,用安宫牛黄丸改进的安宫牛黄栓由肛塞入直肠,每次1枚,每日1~2次。治疗中风12例,主要症状改善1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0.1)。于云凤等治疗中风昏迷53例,以安宫牛黄丸兑入生理盐水灌肠,显效36例,好转17例(中医药信息,1993.2)。
若为脑外伤神志不清,袁乐洪以安宫牛黄丸3g,每日2次,服药6日,神志转清,言语正常,睡眠安静(江西中医药,2002.1)。李复发等治疗癫痫9例,亦以安宫牛黄丸1粒,每日2次,连服15天,全部治愈,随访2~7年无1例复发(前卫医学杂志,1996.4)。
4.牛黄外治,对痈肿疔疮、口舌生疮、咽喉溃疡等亦有显著疗效。据报道,谌章庆等治疗疖肿,以人工牛黄或天然牛黄调茶油成糊状外敷,每次0.5g,功效卓著(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1)。林建萍治疗热疖、疔疮、无名肿毒、丹毒、痤疮等95例,以牛黄解毒丸(牛黄、甘草、金银花、草河车)加生理盐水混匀外搽,一般2~3次即愈(福建中医药,2000.4)。此法尚可治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性口腔溃疡,口角疱疹,疗效均满意(湖南中医杂志,1990.4)。
若为口疮,有人取犀青散(牛黄、青黛为主)外涂治疗此症100例,治愈85例,好转10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5)。尚有人治疗慢性咽喉溃疡5例,用牛黄1.6g,麝香1.3g,冰片3g,共研末吹喉。结果治愈4例,缓解1例(河北中医,1984.2)。
若为一氧化碳中毒,邓铁涛教授曾用安宫牛黄丸点舌法加灌肠法抢救,均获奇效(广东医学,1987.5)。若为安定类药物中毒,潘华新等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40例,疗效明显(新中医,2001.12)。若以牛黄0.3g,绿豆衣0.5g,甘草1.5g,双花3g,共研末,分成7包,每包分2次服用。共治新生儿丹毒513例,治愈503例(江苏医药,1981.1)。
若为食管癌,可用人工牛黄散(牛黄、冰片、朱砂、猪胆汁)治疗,其中服药3个月的3例,1例有效,1例稳定,1例死亡(新医实践,1975.3)。若为原发性肝癌,马凤友用犀黄丸(牛黄、麝香、炙乳香、炙没药)治疗数十例,每次口服6g,每日1次(重病例者日3次),局部疼痛重者,可用此丸12g醋调外敷肝区,苦于服药者,可用此丸加水30ml化开行保留灌肠。金沈锐等以此丸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亦取得较好疗效(中成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