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概 论
一、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腧穴知识来源于医疗、生活实践。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动中经常受到意外的损伤,常常自发地用手按揉、捶击,或偶然地进行火燎、烧伤,或被乱石、荆棘刺伤,但却可以消除身体某些病痛。这种偶然现象,反复多次,久而久之,便逐渐意识到人体某些特殊部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正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人体上有不少反映病痛和治疗病痛的特殊部位,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认识,于是形成“腧穴”的概念。“腧穴”概念的形成,一般推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哪里有病痛就在哪里治疗,即以痛处作为“砭灸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称此为“以痛为输(腧)”;二是通过一些无意的、偶然的发现,在距病痛较远的某个部位被误伤而治好病痛。如误伤大指末端内侧出血,却使原来的喉痛大减,经过反复实践,于是认识到这个部位刺血可以治疗咽喉疼痛;三是在进行检查时,发现按压某个部位,患者感到特别疼痛,这种压痛点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识到体表的某些部位与某些疾病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于是当患这些疾病时,就在这些部位检查压痛点并进行治疗;四是在检查某些部位时,患者不是感到疼痛,而是感到特别舒快,针灸这些部位,病症也获得缓解。《内经》所说的“按之快然乃刺之”和“应在中而痛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时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打制一些石器。用石刀、石箭头来点刺脓疡。后来“山顶洞人”又打制骨针,用来点刺、破痈、放血,这种尖锐石器,后世叫做“砭石”,由于“砭石”的出现,加速了腧穴的发现进程。
腧穴初期并无固定的部位,也没有一定的名称,只是把病痛的局部作为刺灸的部位,这就是“以痛为输(腧)”阶段。后来随着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才把一些“按之快然”的部位,称作“砭灸处”。这些“砭灸处”只有部位,而无名称。随着医家的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将某些腧穴的部位固定下来,还明确了主治,逐渐形成了经络与腧穴的密切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便将腧穴的部位、名称、归经、主治等内容固定下来,这是腧穴发展的第三阶段。
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古人陆续地发现了不少奇穴,补充了腧穴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发现了不少新穴,使腧穴理论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