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验腧穴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腧穴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习惯上叫做取穴。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故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明确指出临床取穴,应经脉与腧穴相关,左右与前后互参,力求审慎。腧穴定位有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确立又有其科学的理论和客观的依据。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典籍和历代针灸学专著,结合近年我国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和国际针灸班的教材和专著,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和现代研究成果,经过分析、讨论,对十四经穴及部分经外奇穴做出标准定位。
由于历史条件的关系,中医学对人体部位与方位的描述与现代解剖学不完全相同。为了正确定取腧穴,在具体介绍定位方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若干中医学中所称述的方位和部位名称。其中对于方位的描述,是以人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内,两足与肩同宽的姿势而规定的。
“内”与“外”:上肢以掌心一侧(即屈侧)称为“内侧”,是手三阴经穴分布的部位;以手背一侧(即伸侧)称为“外侧”,是手三阳经穴所分布的部位。下肢以距身体正中面近者为“内侧”,是足三阴经分布的部位;以距正中面远者为“外侧”,下肢的后部称为“后侧”,是足三阳经穴分布的部位。头面与躯干,也以近正中面者为“内”,远正中面者为“外”。
“前”与“后”:凡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距背侧面近者为“后”。如人体的经脉分布以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太阴在前,少阴在后,经穴亦然。针灸学中对于腧穴位置的描述,有时也以远端为“前”,近端为“后”,如二间在本节“前”,三间在本节“后”。
“上”与“下”:一般以高者为上,低者为下。如中脘在脐上4寸,中极在关元下1寸,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内关在大陵上2寸。
此外,针灸学上称手、足部掌面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处为“赤白肉际”,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都称为“本节”。头面与躯干部的前、后正中线分别为任脉经穴和督脉经穴的分布部位,是审定分布于其两侧的三阴经穴或三阳经穴的基础。
腧穴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特点。《备急千金要方》说“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说明腧穴一般都在肌肉、骨节的凹陷之处,或用手按压时患者感到酸胀的部位。筋肉和骨节,是体表的主要标志,可以作为某些腧穴的定位依据。距离这些标志较远的部位,则采取折量的方法,即“骨度法”。也可用手指比量定位。腧穴的定位方法可以分为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三种。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这是指以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
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头发边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如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目内眦角稍上方定睛明;两眉之间定印堂;鼻尖定素髎;脐中定神阙;两乳头连线中点定膻中;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定曲骨等。此外,两肩胛冈的连线恰通过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第4、5腰椎棘突之间的缝隙,可以依此作为计数椎骨的标志,定取腰背部的腧穴。
2.活动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如耳门、听宫、听会应张口取穴,下关则应闭口取穴;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阳溪在拇长、短伸肌腱之间;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当肩峰与肱骨粗隆之间会出现两个凹陷,前方凹陷取肩髃,后方凹陷取肩髎等。这些都是在动态情况下作为取穴定位的标志。
3.全身各部的主要体表解剖标志
(1)头部
1)前发际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
2)后发际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
3)额角(发角,指前发际额部曲角处)
4)完骨(颈骨乳突)
5)枕外隆突(枕骨外面中间最隆起的骨突)
(2)面部
1)眉间(印堂,两眉头之间的中点处)
2)瞳孔(目中,平视,瞳孔中点)
(3)胸部
1)胸骨上窝(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
2)胸剑联合中点(胸骨体与剑突的结合部)
3)乳头(乳头的中央)
(4)腹部
1)脐中(神阙,脐窝的中央)
2)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3)髂前上棘(髂骨嵴前部的上方突起处)
(5)侧胸、侧腹部
1)腋窝顶点(腋窝正中央最高点)
2)第11肋端(第11肋骨游离端)
(6)背、腰、骶部
1)第 7 颈椎棘突
2)胸椎棘突 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
3)肩胛冈根部点(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点)
4)肩峰角(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
5)髂后上棘(髂骨嵴后部的上方突起处)
(7)上肢部
1)腋前纹头(腋窝皱襞前端)
2)腋后纹头(腋窝皱襞后端)
3)肘横纹
4)肘尖(尺骨鹰嘴)
5)腕掌、背侧横纹(尺、桡二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
(8)下肢部
1)髀枢(股骨大转子)
2)股骨内侧髁(内辅骨上)
3)胫骨内侧髁下缘(内辅骨下)
4)臀下横纹(臀与大腿移行部)
5)犊鼻(外膝眼。髌韧带外侧凹陷的中央)
6)腘横纹(腘窝处横纹)
7)内踝尖(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
8)外踝尖(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亦称“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中。它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且依其比例设定尺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之人,均可按着这个标准测量。正如《古今医统》所说:“盖必同其身体随在而折之,固无肥瘦长短之差讹也。”用“骨度”作为量定针灸腧穴的折量尺寸,开始于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今以中人为法,则大人、小人皆以为定。何者?取一合七尺五寸人身量之,合有七十五分(份)。则七尺六寸以上大人,亦准为七十五分;七尺四寸以下乃至婴儿,亦准七十五分。以此为定分,立经脉长短,并取空(孔)穴”。而现代使用的骨度折量法,则是以《灵枢·骨度》记述的人体各部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的临床实际,经过修改补充而来的,如肘、腕之间的长度,《灵枢·骨度》作12.5寸,因其与两臂外展时总横度应为75寸不合,故改为12寸;两乳之间的距离,《灵枢·骨度》作9.5寸,后根据《甲乙经》所载胸部腧穴分寸而改为8寸等。取用时,将设定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十个等分为一尺,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现将全身各部骨度折量分寸列表如下:
常用骨度分寸表
续表
续表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亦称手指比量法,又称“指寸法”。该法是指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置的方法,习称“同身寸”。人的手指长度和宽度与身体其他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所以用患者本人的手指来测量定穴。《千金翼方》所说的“以病患指寸量之”,指的就是这种方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分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一夫法三种。
1.中指同身寸
是将患者的拇指与中指屈曲,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腧穴的纵向比量和背、腰、髂部腧穴的横向定穴。
此法源自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备急千金要方》,以“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即以中指末节(远端)从指骨关节间横纹至指端之间的长度为一寸。《外台秘要》也宗此法。《黄帝明堂灸经》中记载以“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就是后人所称的“中指同身寸”,一直应用至今,流传颇为广泛。以后明代徐凤著《针灸大全》,对其具体使用方法有进一步的说明:“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谓之同身寸法”。
2.拇指同身寸
其法是让患者伸直拇指,以拇指指骨关节横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此法同出《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认为“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
3.一夫法
又名横指同身寸。“夫”,读作“扶”,古时长度计量单位名。《礼记·投壶》说:“室中五扶,堂上七扶。”郑玄注:“铺四指曰扶。”孔颖达疏:“扶广四寸。”用“扶(通“夫”)量定腧穴位置,《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并云“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此脚弱灸,以四指为一夫也。”临床上一般以后者为常用。也就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合并,以中指中节近心端横纹为准,其两侧间距离为一夫,折作3寸,适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定穴。不过,人体有长短、胖瘦之异,应用此法必须在骨度分寸规定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以免谬误。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使用方便,但易有误差,只能作为其他取穴方法的补充,而不能替代其他取穴方法,否则将有长短失度之弊。取穴不准,影响疗效。故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今世之医,惟取中指中节,谓之同身寸,凡取诸穴悉依之,其亦未之思耳。殊不知同身之义,随身之大小、肥瘦、长短,随处分折而取之,则自无此长彼短之弊,而庶几乎同身之义有准矣!若以中指为法,如瘦人指长而身小,则背腹之横寸岂不太阔耶?如肥人指短而身大,则背腹之横寸岂不太狭耶?古人所以特谓同身寸法寸者,盖必同其身体随在而分折之,固无肥瘦、长短之差讹也……何后世不论背腹,概以中指谓之同身,简面是行简,讹而愈讹。”说明“同身寸”的临床应用,应“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即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四)简便取穴定位法
简便取穴定位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可行的取穴定位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处取风市;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两耳尖直上取百会;垂臂屈肘合腋,于肘尖处取章门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根据临床长期实践所总结的经验取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