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颅脑
第一节 概述
(一)解剖
新生儿前囟呈菱形、后囟呈三角形,颞囟位于顶骨侧下方,乳突囟位于顶骨后下方。前囟在1~2岁时闭合,其余各囟均在出生后不久闭合。早产儿后囟未闭时,也是超声检查的声窗。
侧脑室位于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内,向额叶延伸为前角,向枕叶延伸为后角,向颞叶内延伸为下角。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第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侧脑室体部、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均有脉络丛分布。
大脑由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各支脑动脉及脑底动脉向脑实质内发出两类分支,分别是皮质浅穿支和皮质深穿支,供应脑灰质和相邻的脑白质。大脑前动脉走行于前正中裂内,皮质支供应额叶内侧面和底面;大脑中动脉以水平段向外延伸,皮质支分布脑半球外侧面;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主要分布枕叶内面和颞叶下面。大脑中动脉的水平段发出多支穿通支,垂直向上入脑实质内,供应脑深部灰质核团和内囊,又名豆纹动脉,其中最粗大的一支为中央动脉。中央动脉垂直于大脑中动脉主干,不受颅压影响,可反映基底神经节局部脑血流灌注。依据超声多普勒显示各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参数,评价脑血流灌注状态。
新生儿的椎骨的骨化中心尚未融合,部分呈低回声,成为超声检查的声窗。椎管是由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与椎骨之间的骨连结组成的骨纤维性管腔。内容物有脊髓被膜、脊髓、脊神经根、马尾等。脊髓中央管向上接第四脑室。小儿脊髓圆锥终止于第3腰椎水平,向下以终丝附于尾骨。脊髓颈段以下的脊神经根在脊髓腔内平行于脊髓排列,至腰、骶和尾段的脊神经根在椎管内垂直分布,与终丝组成马尾。
(二)重要相关知识
1.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由于超声对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脑边缘及幕下部位的少量出血不敏感,怀疑有这些病变时应作CT检查。出生1~2周左右CT检查显示阴性者,并不能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性,应做超声检查确诊,因为超声对脑室及脑室周围的出血有较高的敏感性。MRI比CT能更有效地显示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准确地反映脑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
2.脑脊液的循环
新生儿的脑脊液循环由主通道和副通道共同构成,在脑脊液的循环中发挥作用。经脉络丛分泌、蛛网膜颗粒吸收为脑脊液循环主通道,而副通道是指室管膜、蛛网膜、软脑膜、神经鞘等也都兼具有分泌和吸收脑脊液功能。成人脑脊液循环由主通道构成,每天产生约500~600ml,每天更新3~4次。脑脊液循环主通道是由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顶部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入蛛网膜下腔,经蛛网膜颗粒吸收。小儿脑脊液循环速度比成人快。
3.MRI
MRI是诊断脊髓病变的“金标准”,可以很好地显示脊柱脊髓的结构及其病变,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全面的多方位成像。但MRI对脊髓的运动评价有局限性。超声可实时显示脊髓振动,显示脊柱畸形与骶尾部肿瘤,是新生儿和婴儿脊柱病变的影像学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