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柔性管理的相关概念、背景及特点
一、柔性管理的相关概念
【柔性】
“柔性”一词源于英语“Flexibility”,被定义为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在汉语中指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意为柔韧性,弹性,适应性。也指人的行为、思想,如温柔、温和、柔顺、宽容,人性、仁性;在管理学上,柔性是“指对变化的反应、处理和适应”,如:根据周围的环境、机会的变化灵活反应、迅速行动、避开威胁、改变策略。“柔性”还含有全能的意思,即具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还含有坚强、韧性,忍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柔性是组织的一组属性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体现的是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能力”。柔性是一种现象,在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环境下,它可以用于区分优秀的执行者和拙劣的执行者。柔性是摈弃刚性的、很狭窄地限制员工角色的传统等级方式。总之,柔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仁性、人性,二是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反应。
【柔性管理】
一般认为,柔性管理是从两条途径引进管理中的。一条是以柔性生产和制造为前提而提出的柔性管理,其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体现了应付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性的能力。另一条是企业文化的途径,是以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前提而提出的,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最终提高管理效率,它强调的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和员工凝聚力。柔性管理其实是上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靠民主管理,权利平等、人性尊严调动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分权式管理。
二、柔性管理产生的背景
(一)西方柔性管理的历史渊源
20世纪初,泰勒的管理学名著《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可以看成是刚性管理的标志。经过泰勒和法约尔等人的努力,促成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完成了管理学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视为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理性经济人、机器的附属物,是一种纵向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式管理。它企图把人修改得适合于工作,而不是把工作设计得适合于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泰勒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亟需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特点的、并更注重以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如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以及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行为科学应运而生,它被看做是柔性管理的基础。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各种需要,强调组织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和对人的全面关注,重视非正式组织,主张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其主要理论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及人性管理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等。20世纪后半段,特别是80代以来,西方普遍兴起“组织文化”热潮,把管理的重心定位到人的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管理的人本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对人性的理解较以前更加全面,人本管理、人性管理、人情管理、软管理、文化管理等思想应运而生。这些管理思想尽管在表述方法上略有区别,但从本质、内涵上讲,他们都要求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都属于柔性管理的范畴。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正得到大力倡导,柔性管理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青睐。
(二)东方历史文化中的柔性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而又精深的柔性管理思想。由孔孟创立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传统管理“以德为先”、“以和为贵”、“以人为本”,闪现着柔性管理的光辉。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非常强调“德治”,通过老百姓的心理作用,用道德感召力来调动和团结全体群众,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虽然其中也有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峻法严刑”等,但以人道、仁义和群体为中心,以感情为纽带,从情理渗透的“德治”方式始终占据着中华民族治国的主导地位。孔子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对德治的作用推崇备至。“和为贵”是著名的儒家思想,“和”即调和。在儒家看来,这是管理的最佳手段。“以和为贵”并非不讲原则、不讲斗争、一团和气。恰恰相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高尚的人既讲原则又讲团结,在对立统一基础上建立和谐,而无知之人则是盲目附和,是不能真正做到和谐的。总之,儒家在总体上是追求一种“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他们把管理活动当作一种协调的过程。
柔性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从它的理论、思想、方法等,都在西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找到了它的源头,为开展护理柔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南。
三、护理柔性管理的特点
护理柔性管理是在研究护士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文化,护理管理者以亲和力的形象,运用情感式沟通,采取群言堂式决策,融合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方式,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灵活应变的组织,开发护理人力资源,实现护士的自我价值,达到个人和组织双赢的目的。护理柔性管理的特点如下。
(一)护理管理的中心:以人为中心
柔性管理是“以护士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护理管理也需要人性化。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成为管理的关键。尤其在现代社会,人的心理更复杂、更躁动、更迷茫、更活跃,且越来越多的本科学历护士、硕士甚至博士充实到护理队伍,护士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对自我实现的期望值增加,更要求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传统的“以物或事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时代特点和护士的心理行为规律,而“以护士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可以满足护士的心理和的社会需求,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护理管理的人性假设前提:以“性善论”前提
柔性管理把人看做自我实现人和观念人,以“性善论”或“Y理论”为哲学基础。如按照“性善论”或“Y理论”,人的本性并不厌恶工作,而是把工作看做与游戏或休息一样的自然;人们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控制,更希望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因此,只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激励下,人们都愿意献身。这样一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是完全可以一致起来的。由于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如信奉“性恶论”,因而远未能使人们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妨碍职工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在职工方面,而在管理者方面。护理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人性观念,相信人性的可塑性,信任护士,尊重护士,通过启发、引导和支持护士,激发其自觉行为和积极态度,从而达到个人和组织双赢的目的。
(三)护理控制方式:以内部控制为主
柔性管理是以自我控制为主,“我要这样干”,自查自律是主要手段。自我控制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自律性因素,它能激发人的深层次的内在动力,它所产生的效力持久、巨大,非刚性的权力和强制性手段可以达到。以自我控制为主,护士没有被监督、被控制、被检查的束缚感和紧张感,大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护士才能心情愉快、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搞好本职工作。
(四)护理管理的重点:直接管人的思想
柔性管理是直接管人的思想,间接影响人的行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文治,即以组织文化来治理。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群体意识、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调控成员的行为,对组织运用结构和制度管理工作起到补充和强化作用,属于管理的软件范围。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只有使人们心灵上真正接收了组织的价值观,才能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并激发其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柔性管理是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用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引导人,发挥人的潜力,以员工对组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认知、理解、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发自觉的行动。
(五)护理领导者类型:育才型
柔性管理的领导者则像是导师和朋友,属育才型领导。在柔性管理下,多以引导、教育、帮助的方式实施管理,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动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
(六)护理激励方式改变:以内激为主
护理柔性管理是以内激为主,满足护士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依赖于工作本身的魅力。给有些护士一些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越是困难,越能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自我实现。一个人若不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效率是绝对不会突破的,其表现也就像一部机器,千篇一律机械式地转动。现代工作的机械化程度愈高、分工愈细,使工作本身变得单调、枯燥乏味。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使工作任务丰富化、更加有趣、更吸引人和更富有挑战性。
(七)护理管理特色:重视情感的管理
护理柔性管理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管理不仅要靠逻辑和推理,还要靠直觉和热情,是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护理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注重感情的投入,营造一种家的氛围,给予护士家庭式的情感抚慰。
(八)护理组织形式:“倒金字塔”型组织
由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向柔性的“倒金字塔”组织结构过渡,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以护士为中心”,是护士的支持者和服务者,加快了组织内部的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证明,“倒金字塔”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管理弹性,不仅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较好地消除了两者之间产生冲突与不协调的因素,极大地调动了组织内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九)护理管理手段:依靠思想的灌输,价值观的认同
护理柔性管理则依靠思想的灌输,价值观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风气的熏陶,即依靠非强制性和非物质手段的投入。这说明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通过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价值观的认同是何等的重要。
四、与柔性管理相关的几个理论
与柔性管理相关的理论有人性化管理或者说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或者说企业文化、软管理等,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本质上都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相信人,激励人,都属于行为科学范畴。其区别是人性化管理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管理满足贴近人性的需求,达到合情合理;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管理,管理核心是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组成企业文化;软管理最早是从反对硬性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的“非人性”特征的角度提出的;而柔性管理在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的非强制性管理,柔性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学术性(图1-1)。
图1-1 柔性管理及相关理论的比较
人性化管理对护理柔性管理的借鉴:管理中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满足人性自然属性中的基本需求;承认人性的社会属性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承认人类自然属性和其心灵意识中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天性。人性化管理——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这是柔性管理重要的思想内涵。
文化管理对护理柔性管理的借鉴:文化管理的精髓与护理柔性管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护理文化管理依靠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护士自觉的行为进行管理,主张以“柔”原则与“软”控制进行管理。
软管理对护理柔性管理的借鉴:软管理其实就是柔性管理,不主张外在强制,而是靠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和驱动力,把组织的规范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