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及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历程
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在中国起步始于1997年,在1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试点、框架建立、机制建设和快速发展三个时期。
1.试点阶段(1997~2000年)
199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在城市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志着社区卫生服务正式在中国起步。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等10部委(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第一个关于城市社区卫生的基础性、政策性文件。2000年,卫生部印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指导标准》3个配套文件,明确了设置、审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基本设施、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城市开始批量试点。
2.框架建立时期(2001~2005年)
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基层卫生管理者、医务工作者和学界的积极响应,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在各省市迅速普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开展了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护理和管理人员的在岗培训,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争取政府财政支持,2002年8月20日,卫生部等11部委(局)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卫生社区服务的意见》,突出了开门办社区卫生服务,欢迎大医院和各种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效果。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得到了普及,转岗人员得到了基本培训,政策和网络框架基本建立,但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人员素质问题没有解决。
3.机制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
2006年2月8日,国务院成立了由吴仪副总理任组长,卫生部等12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宏观指导。2006年2月24~25日,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五大基本原则,为社区卫生服务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两项重点工作,目前已提出10大类41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在中国飞速发展,大部分地区已开始建立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状况
随着中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改革,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近几年,国内社区卫生工作,在医改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1.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但各地发展不平衡
2007~2008年,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确定了36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区),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联系城市(区)。根据卫生年报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61个,服务站2.5万个,社区卫生人员达43.3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8万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基本实现了街道100%覆盖。同时,各类拨款和补助额度大幅增加,机构建设达标率明显提升。据统计,2009~2011年,中央累计投入41亿元,支持23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地方投入112亿元,启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4380个,服务站项目7287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85.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和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体系进一步健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的起步时间存在差异和一些主观因素,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公益性建设和人员素质地区差距较大,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深化医改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2年的30元,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通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层人才队伍培训项目以及城市大医院支援社区、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机制等,有效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社区医疗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中医药服务、康复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更广泛的开展,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家庭签约服务模式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完善,服务模式的改进,方便了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认可度不断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尽管我们已经在服务功能及服务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尚未形成制度。下一步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建立公益机制、提升人员素质、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经验,形成政策,上升为制度,这样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才有稳定可靠的基础。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从外延发展转向机制建设
当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正处在运行机制转变探索的时期。近年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普遍实施,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逐步建立,有一半的区(市、县)政府办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继续扩大;27个省(区、市)出台了一般诊疗费标准和医保报销政策。人员编制管理、人事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绝大多数的区(市、县)重新核定了机构编制数,根据机构功能定位,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绩效考核、中心主任负责制普遍实施。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4.社区卫生服务成效逐步显现
根据卫生年报数据,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达5.46亿人次,比2010年增长12.6%,持续高于医院诊疗量增长速度,诊疗人次占全国总诊疗人次的8.7%,与2008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人次增加1.1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量大幅度增加,城市地区累计建立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近3亿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规范管理数量持续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稳步提高,社区医生日均负担门诊诊疗人次由2008年的12.9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14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诊疗费用进一步得到控制,由2008年的87.2元,下降到2011年的81.5元。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总体供给能力不足问题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数量及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社区卫生服务这种服务于民的朝阳事业,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随着全科医学进一步向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增长,社区卫生的服务以及全科医生的社会职能与社会作用将更加彰显。
二、社区护理的发展状况
(一)社区护理的发展史
社区护理起源于西方国家,由家庭护理、地段护理及公共卫生护理逐步发展、演变而成。中国的公共卫生护理起始于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护理教育课程中增设了预防医学课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护理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断了公共卫生护士的培养。1983年以来,各大中专院校相继设置了社区护理课程。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社区护理学术会议”。中国卫生部在1997年第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满足社会需求。随着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大力推进,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多的重视和发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00年卫生部科教司发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2002年卫生部制定了《关于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指明了社区护理的工作任务,社区护理的管理及人员配备,社区护士职责等七个方面的内容,为社区护理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社区护理逐步形成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要求、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
2005年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到“要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提高社区护士队伍的业务素质”。201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目标中又明确指出:“到2015年,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加快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充实基层护理力量,探索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护理的发展重点。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为社区护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证。
(二)社区护理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地区的社区护理事业开展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比发达国家,国内社区护理起步较晚,但在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推动下,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社区护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城市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服务,如家庭护理、临终关怀、健康教育等,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和增进社区居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1.社区护理的服务需求增加,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供给尚存在不足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健康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性疾病的增加也对社区护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社区护理的需求,首先要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构网络。近年来,一些城市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截至2013年10月,中国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地级市已实现100%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除此以外,有些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还建立了社区护理院、护老院、老人日托院等社区护理机构。这些网络体系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经济、便利和及时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及社区护理的发展,对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社区护士提供动态、综合的、连续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郭玲等对社区护士执行社区护理服务的现状进行普查,结果表明,社区护士执行的社区护理服务内容主要为护理技术性服务,而对于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参与较少,并且存在一定难度。李春玉等人的调查显示:中国社区护士目前主要护理活动有静脉点滴、家庭访视、测血压、肌内注射、送药、健康教育、体检等。社区护理工作主要是以个案为中心,以第二级预防为主的较局限的护理活动。这一现状反映了国内社区护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护理主要是以群体为中心,以第一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为工作重点,如发达国家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整个社区居民、学校、工厂、企业,提供直接护理、健康教育、咨询、并指导转诊,他们不仅从事治疗性的护理工作,也从事大量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因此,国内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限制了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使国内社区护理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
2.探索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
社区护理模式是对社区护理的一种指导性的、宏观把握的概念,它概括了社区护理的功能与形式,从社区护理角度陈述了社区护理内涵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社区护理模式的作用是为评价、分析社区健康问题,指导护士的计划制订和实施以及为评价社区护理实践提供概念性框架,使社区护士的工作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发达国家在社区护理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五种典型模式。即南丁格尔护理模式、纽曼系统模式、“与社区为伙伴”模式、“公共卫生护理概念”模式及“以社区为焦点的护理程序”模式。中国社区护理起步晚,学术界在理论上没有形成自身的模式,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借鉴和引入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理论模式,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家庭病床”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增加及医疗资源的紧张,家庭病床得到快速的普及,1984年卫生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家庭病床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家庭病床护理服务对象主要为: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的患者;一切适合在家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有困难的患者;需住院治疗而住院又有困难者。其服务项目有:诊病、送药、输液、注射、抽血化验、心电图、吸氧、按摩、换药、导尿、灌肠、鼻饲等,也可通过与医院相关科室及人员联系协调事宜,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家庭病床的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形式,以其廉价性、持续性、全面性、可协调性及可及性而受到很多社区居民的欢迎,但其护理服务存在服务对象局限(主要是病人而不是社区中的每一人或家庭),服务形式主要为医疗护理模式,且家庭病床服务缺乏规范化管理等问题。
(2)“学院—社区”模式:
高等学院有丰富的社区护理理论知识贮备和大量的人才资源(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社区医疗机构有地域优势,两者有机结合可达到较好的社区护理效果。华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是国内最早引入现代社区护理理论和全面开展社区护理教学的大学之一,1999年该护理学院与成都市中央花园社区的华西医大附一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共建社区护理实习与工作基地,较早提出了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护理核心内容。并与医院本部建立双向转诊,为该社区约10万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居民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达85%,家庭访视护理的满意度达94%。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学院式社区护理模式,吉林大学护理学院的“社区—学校志愿合作社区护理”,武汉工业学院医学院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院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护理对接”,均是社区护理“学院—社区”模式的典范。
(3)特殊人群的社区护理模式:
社区护理的对象是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及每一个人,而其重点对象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国内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院、所)及各种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就是针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护理服务。国内妇幼保健服务按区域、分地段设置妇幼保健院(所)进行管理。在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除对妇女儿童(孕产妇、婴幼儿)进行各种护理工作外,还通过随访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保健咨询等,帮助其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理环境,具有典型的社区护理特点。隶属于民政部门的各种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老人院、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目前服务的主要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照顾有困难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及为部分老年人提供生活与医疗方面的护理。生活护理包括一般饮食起居的护理,对丧失或大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部分老年痴呆症老人生活护理还包括进食、梳洗、大、小便护理,医疗护理包括入院和年度体检,遵医嘱的注射、输液、胃管、导尿管的护理等。
(4)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层医疗与护理的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在发展的过程中,各地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目前国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5种:
1)整合网络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一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转型而来,即以城区的街道办事处为依据,以医疗卫生单位(城市一级医院/地段医院)为主体,建立预防、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使社区卫生服务向规范化发展。医疗卫生单位负责配备充实医务人员和技术设备,街道办事处提供服务场所和设施。双方共同管理,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业务指导,办事处负责行政领导。
在上海、天津、南京等许多大中城市,将街道医院或一级医院、红十字会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卫生院和防保站等,依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按国家卫生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指导标准,进行了功能和结构的双重转变,分别转变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这种模式,为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导形成方式。其特点是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工作方式由单一到多面团队作战,可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2)医院派出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城市二、三级医院直接派出建立,以医院(二、三级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使社区卫生服务向社会化发展。大医院破除现有管理模式,设立社区卫生服务部或家庭预防保健部,医院突破院墙改变传统的、被动的坐等患者上门就医形式,医务人员面向社区主动上门服务把医疗服务从院内扩大到院外,把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大医院的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作用,有利于改变卫生资源配置“倒三角”的状态,进一步促进整个卫生的改革。
例如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长期以来存在着医疗机构设置重叠、条块分割的问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在城区,基层卫生服务组织薄弱。采取对全市城区原有的58个二级以下医院实行人员分流,推倒“院墙”,走向社区,走进家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有57个医疗机构派出1800多名卫生技术人员,建立了1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深圳市,均由市各级医院作为责任单位承办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院办院管的服务模式。分为院内健康服务中心(包括院内与医院周围社区)和院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两种。在无医疗机构的社区按照每6000~10 000人,在有医疗机构的社区按照每1万~2万人划分社区,每个社区设立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3)资源互补式: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卫生机构,和地方卫生资源形成资源互补模式,共同承担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这是中国特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杭州市下城区:由基层医院转型,以及企业医疗机构转型、合办或委托管理等方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企业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采取如下办法: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职工医院完全与企业剥离并从建制划归我区管理,成为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区属医院对职工医院实行代管,并对人、财、物及业务用房统一调配,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三是区属医院与企业医疗机构联合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场地由企业医疗机构提供,业务由区属医院和企业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上3种企业医疗机构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行对外开放服务,不仅向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同时也解决了该社区以及周边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等社区卫生服务问题。中心服务人口5万人,服务站按每1万人或步行10~15分钟服务半径建立。
4)集团模式:由企业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构成。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它是既定的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双向转诊,卫生资源也可实现共享互用,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目前在大庆、克拉玛依等工矿企业城市比较普遍。
5)民营和个体模式:即依靠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广东、安徽等省市对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机构设置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对新建社区,按照布局合理的原则建站。允许竞争,凡能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基本条件,符合法律法规,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均可申请举办,亦可以聘请离退休的卫生人员或个体开业医共同办站,使社区卫生服务向群众化发展。街道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他们的报酬、办公用房及设施等由政府和办事处负责解决。
以上各种模式都是以医院为服务顶端,以家庭为服务终端,分层向居民提供“六位一体”服务。随着人们对社区护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以延续医院护理为主的社区护理模式与社区不同人群的个性化保健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国内社区卫生人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社区护理模式,以真正发挥社区护理对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障作用。如巫云辉等根据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提出基于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但尚需要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上海市大力推行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目前已组建1190个全科服务团队,团队服务模式下的社区护理能以其特有的方便优势,切合居民需求,既能降低医疗费用,又能合理地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求。
3.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1)数量与结构:
社区护理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护理,其不断的发展需要大量全方位的社区护理人才作为保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社区护士的数量和素质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卫生年报数据,2005年中国社区护士为23 545人,其中以中专学历(67%)为主,2011年社区护士人数上升为119 834人,增加了5倍之多,学历以中专(50%)和大专(41%)为主。社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在数量和学历结构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护士仅为全部护士的5%,且缺乏高学历的护士。调查显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每名护士服务6006.5人,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名公共卫生护士服务2600人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并发挥其功能,约需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社区护士的学历水平普遍为本科、硕士及以上。由此可见,国内社区护理从人员的比例和基本素质尚处于非常低的一个水平,离国际标准还相差甚远。
(2)来源:
中国社区护理人员大多是从临床护理人员分流而来,有调查显示:79.0%的社区护士在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前是临床工作的护士,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有8.8%的社区护士是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6.5%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4%的公共卫生人员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以前从事过临床工作的护士,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力量,因其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成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最佳人选。她们承担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量工作,但由于进入社区的年限较短(平均2.8年),多数护士仍然是临床护理病人的思维,不能真正承担起全面的社区护理工作;从学校大门走出直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由于缺乏护理经验,很难进行家庭护理,影响着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由临床医学毕业生或临床医生及公共卫生人员转而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员,由于缺少护理理念及相关知识,从护理的角度开展工作更有一定困难。还有部分护士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验。有些决策者认为社区护理工作简单、轻松,把部分年轻缺乏经验、身体素质差、知识老化的护士照顾到了社区,结果难以适应多元化复杂的社区护理,不利于社区护理的发展。
(3)教育与培训:
为了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许多国家先后开办社区护理专业课程和社区护理专业。如加拿大的社区护理专业设有学士课程和硕士课程两种;英国的护理院校大多数设有社区护理学士课程,部分设有研究生课程;美国社区护士的学历有多种层次,多为学士、硕士、博士毕业生;日本的护理教育包括看护妇(医院护士)、保健妇(社区护士)、助产妇(助产护士)3个培养系统。此外,国外许多国家也非常重视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在美国、韩国等国家实施对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韩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出资,支持社区护士的继续教育和海外研修;在荷兰对社区护理的5个等级护理人员都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和转岗职业教育。
国内社区护理起步较晚,现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目前除港澳台地区外,基本没有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在国外护理教育中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全部开设社区护理课程,但在中国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为了满足社会及居民健康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国内相关学者针对构建社区护理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提出应开设社区护理方向,培养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加快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合理调整职称结构。
社区护理服务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宽、独立性强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全面的医疗、护理、保健知识及人文知识,并且在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有所不同。而国内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多数是由临床转岗而来,必须持有护士执业证书,但不要求有社区护士上岗证书,但卫生部和各省卫生厅有要求,社区护士必须通过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才能符合任职条件。2000年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试行)》,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纷纷开始进行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7年,卫生部印发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要求各省级卫生部门依据新大纲重新调整本省的社区岗位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使社区护士逐步转变服务理念,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社区护士岗位的基本要求。
200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暨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启动并持续开展“全国社区护理师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速推动社区护理教育事业的进展。2007年9月,北京市社区骨干护士培训工作全面启动。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特点和要求编写了详细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方案,主要针对经过社区护理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护理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脱产培训。西安省社区护士采取短时间、全脱产的培训方式,培训的主要内容根据社区护士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社区工作的实际需求,不仅让社区护士学习系统的社区护理知识、社区工作理念的转变作为重点授课内容,同时高度重视对社区护士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培养社区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和实践考试。两年来共全脱产培训社区护士1032人,已成为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的骨干力量。
综上所述,建立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在职培训与专科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是目前解决国内社区护理人才紧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4.构建社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专业人员对于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逐渐重视。国外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和考核的研究较早,其指标多关注最终结果,评价模式也多种多样。国内最初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开始于2002年12月,由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牵头成立了以包家明等13位专家组成的社区护理工作指导小组。包家明等通过对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及农村边缘山区(如浙江省松阳、丽水、黄岩等),以及北京及香港社区护理工作的实地考察,收集了翔实的资料,并邀请国外专家举办了“中美社区护理培训班”,以期规范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并编撰了“社区护理管理与操作指南”,得到同仁一致的引用和认可。
在此基础上,该工作小组建立了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示范基地,并在全省逐步培训和推广。其中包括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护理院、社区老人护理院机构等各种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提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框架,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规范社区健康教育和指导的行为,这些举措对于社区护理质量管理提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该工作小组侧重于调查和总结,未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整合统一;其考核形式也较为复杂,考核指标存在重复,缺乏可操作性。
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
1.评价内容与项目
(1)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社区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理活动的照料与支持和专业护理。前者包括帮助病人用餐、洗澡、上卫生间、从床上移到轮椅、穿衣服、在室内简单活动、脚部护理等。后者包括基础护理和专业护理。
(2)社区护理管理制度:
社区护理管理制度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了护理人力资源、常规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家庭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2.评价的指标
(1)社区护理服务效率指标:
①应诊病人护理服务项目及人次;②上门服务项目及人次;③急救护理人次;④心理咨询人次;⑤健康教育人次。
(2)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指标:
①社区人群护理服务满意度;②家庭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③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④护理病情记录与实际病情符合率;⑤病情评估合格率;⑥家庭护理病历建档率;⑦社区护理覆盖率;⑧空巢老人慢性病访视率;⑨健康教育有效率;⑩护理缺陷或事故发生率; ⑪人群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 ⑫社区护士培训率。
(3)社区护理管理质量指标:
①社区护理管理制度资料齐全度;②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资料齐全度;③质量分析资料记录和改进措施;④护士上岗培训计划和结果记录;⑤奖惩执行结果记录;⑥护士个人工作考核和技能考核资料;⑦护士继续教育登记资料;⑧护士护理缺陷或事故登记资料。
3.评价方法
(1)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评定标准
权重:根据影响质量的重要程度,将各检查项目赋予不同权重。
分级:对评价指标可采用五级评分法(好、较好、一般、差、很差)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2)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1)基础质量评价:
考核:如对工作人员职责、技能等进行定期考核。
检查:如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质量检查。
抽查:如对消毒的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质量抽查。
问卷调查:如对护士服务态度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服务对象是否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并发症;对病人健康状况改善的情况;病人满意度的调查等。
2)过程质量评价:发放病员卡及同事监督卡,调查并了解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护士执行过程的质量。
3)终末质量评价:对终末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修改或制订新的服务质量指标。
4)应用统计图表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进行同期质量的比较、前后质量的比较和人员间质量比较,针对原因制订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案。
摘自《社区护理管理与操作指南》
自此以后,多位研究者采用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层次聚类分析、系统理论和奥马哈系统方法等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常用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以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为要素的评价指标;如张莉等对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的研究,王远湘等对中等发达城市社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②以人才培养、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满意度为要素的评价指标;③以社区绩效、人员配备、质量考核为要素的指标体系;④以社区卫生服务利益相关者为一体的、用于社区护士工作量化的评价指标;⑤以社区护士不同的工作区域和工作内涵作为1级指标。通过研究,社区护理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和敏感指标也不断形成和发展。
通过对社区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国内社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少见多个区域的联合研究,因而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社区护理的发展,护理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构建社区护理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反映不同工作场所、不同内涵和不同服务模式的特色,并与医疗团队进行密切合作和相关促进;同时,应结合地区特点,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一致,从而促进基层卫生护理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5)开展规范化社区护理管理研究:随着社区护理的快速发展,很多学者认识到为了发挥社区护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确保社区护理服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构建规范化的社区护理管理十分重要,并纷纷进行了尝试。包家明等分析了浙江省社区护理管理现状,介绍了社区护理管理规范构建的方法与步骤,以及社区护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质量考核评价、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指导等管理规范内容,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实施方法。李学先对四川省仁寿县社区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改进。吴敏君从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和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实践,提出要继续深化护理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