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顺利启用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
1.战胜险阻顺利启用
中国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在海外援建的第一座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也是中塞友谊进一步发展的有力见证。为保证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够成功运转,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在国内就组织制定了援塞固定实验室运行方案并不断进行细化,包括埃博拉相关标本采集、转运、接收和检测等各技术环节的工作指南,以及实验活动意外应急预案、相关人员防护标准操作程序、N95口罩和面屏个人防护标准操作程序、埃博拉实验室监督员的职责,埃博拉实验室人员配置方案等11项技术方案。
2015年2月7日和14日,中国疾控中心相继派出固定实验室检测队共14名队员,这些队员全部来自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均为实验室检测领域的专家或业务骨干。检测队到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首个任务,就是协助中国援建的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如期竣工。检测队在抵达塞拉利昂仅三天的时间内,加班加点,使得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评审会顺利召开,完成了对实验室项目的验收工作,会后,检测队马上进行了实验室竣工典礼会场设施安置以及其他相关准备工作,完成会场布置。2月11日,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如期举行竣工揭幕仪式。
实验室在竣工后何时能投入埃博拉疫情的防控,必须和时间赛跑。新年的正月初一,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首批检测队的14名队员们却无暇过节,这天,国内10余吨、53项首批实验室物资运抵。这些国内的病毒学专家在新年第一天在暴晒、流汗、修车、搬运中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大家在忙碌中甚至没有更多时间向远在地球这边的亲人拜年!
2015年2月17日,队员们在建成的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张贴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为迅速启用该实验室,检测队在抵达塞拉利昂后,面对国际组织、塞拉利昂政要、当地民众的期盼,以及国内大后方的“遥望”,都需要尽早晒出“成绩单”和“能力表”,尽早将实验室投入使用。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从实验室的功能分区、文件体系的制定、仪器设备与物资的分类存放等方面,争分夺秒地进行实验室运转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对实验室的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对实验室内部进行装饰,张贴实验室各房间标牌和各种标识;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成了实验室文件体系的准备,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控文件)以及各种表格与记录;三是完成了国内运来的10余吨实验室仪器、物资的清关、运输、装卸、存放等工作,对所有物资进行分类登记入库;四是对实验区所有设施设备逐一检验和排除故障;五是进行多轮次的检测流程全负荷演练。
2015年2月23日,工作人员在调试仪器
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启动前,中心固定实验室检测队就参与了在塞移动实验室埃博拉实际检测工作,与移动检测队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层面和各种物资的交流交接,为实现埃博拉病毒检测工作平稳无缝地从移动实验室转移到固定实验室奠定了基础。
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队员们卸载国内运来的10吨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物资
2015年3月20日,对国内运来第二批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物资拆箱整理
2015年3月10日,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大厅
2.病毒检测准确及时
当地时间3月11日,是我国援助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中又一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政府援助的塞拉利昂第一个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正式启用,开始进行埃博拉病毒标本检测工作。这一天共接收检测标本24份,这也是最近两周中国检测团队接收样本量最多的一天。晚上7点半左右,队员们正式全副武装进入已经熟悉了近1个月的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核心区。核对样本、分装、灭活、核酸提取、信息传输、PCR反应等,每一步骤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检出埃博拉阳性标本1份,疟疾阳性标本1份。看到PCR显示屏上的阳性样本的反应曲线逐渐升高,这些曾经完成过几百次,甚至上千次PCR反应的专家们显现出孩子般的兴奋。当董小平队长在检测报告上签字,表明我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首战告捷。
在这些队员中我们不能忘记还有2名女队员,王芹副教授和雷雯雯博士。王芹的女儿才2岁多,雷雯雯去年刚刚博士后出站,新婚燕尔。她们克服比男同事更多的生理、心理和家庭的困难,巾帼不让须眉,始终绽放在埃博拉病毒检测的第一线,成功完成了固定实验室埃博拉病毒样本检测。年龄只有27岁的蔡琨,赴塞伊始,由于高强度的工作突发咽炎,体温一度高达39.8℃,排除是埃博拉感染后带病承担着实验室的各种保障。就是他们日复一日的付出,汗水伴着知识,辛勤伴着严谨,完成了每日样本检测量排名第二,及时上报率排名第一的工作战绩。
2015年3月11日,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启用第一天PCR准备
2015年3月11日,在核心工作区内进行样本的分装
按照塞拉利昂卫生部要求,实验室同时开展埃博拉出血热和疟疾检测,并纳入正式上报范围。检测队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工作和生活的困难,队员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严格遵守各种SOP,仔细地对待每一份样本,认真地完成每天的检测工作。截至6月30日,固定实验室共接检标本2815份,其中血液标本592份,咽拭子标本2223份,检出埃博拉阳性标本75份,疟疾阳性标本122份。实验室正式运转后,在所有在塞的各国实验室中,检测标本量名列第二位,结果反馈及时率名列第一位。固定实验室已成为塞拉利昂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15年3月11日,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启用第一天埃博拉病毒样本接收
2015年3月11日,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启用第一天队员们穿上防护服准备进入核心区做实验
为了证明固定实验室各种防护措施防止埃博拉病毒核酸污染的有效性,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检测队分别采集了22份实验室环境拭子标本,进行埃博拉病毒核酸的检测。环境标本的采集地点涵盖样品接收窗口的台面、样品暂存处的冰箱表面、核心区生物安全柜台面(实验前后)、核心区核酸提取工作台台面(实验前后)、核心区高压锅的内外表面、核心区离心机的内外表面、传递窗表面、PCR准备间台面(实验前后)、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台面(实验前后)、荧光定量PCR仪内外表面等。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拭子标本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表明目前实验室的防护设备能够充分地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整个实验室检测环节没有发生污染的可能性。
作为塞拉利昂建立的第一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目前在塞所有实验室中设施和设备条件最好的一个永久性生物安全实验室,埃博拉病毒标本的每日检测量设计为200份。完善的设施条件和强大的检测工作能力,将使塞中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成为塞拉利昂今后最为重要的埃博拉实验室检测基地,并将逐渐承担起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控任务和责任。
3.培训实习提高能力
经与塞方多次沟通,塞卫生部选派了卡马拉(Idrissa Kamara)先生作为实验室的塞方主任来实验室工作,并向实验室提交了8人的塞方实验室候选工作人员名单。经过对8人提交的简历进行评估,筛选了4人作为候选人进行面试。中塞双方共同组成了面试小组,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了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考察,最后选取两名塞方人员(Sheku M Koroma、Alie Brima Tia)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赛方人员的背景和目前的实际需求,检测队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从教案的编写到课件的制作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他们在不折不扣地完成实验室检测任务之余,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对授课内容进行精心准备。
2015年4月7~16日,中心检测队正式开展了对中塞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的塞方工作人员为期10天的强化培训工作。本着“边学边干”原则,上午进行理论培训,下午进行见习和实习。培训过程中,检测队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发传染病的特征和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及关键控制点、个人防护PPE、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全流程SOP、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和应用、病毒病的诊断原则、实验室布局和仪器设备使用、固定实验室保障体系等内容,并在课堂上采用边讲课、边讨论、边实践的方式与参加培训人员形成了良性互动。
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塞方实验室工作人员已基本掌握了实验室相关检测内容,也初步具备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可基本独立地开展样本接收、结果录入等工作。接下来,他们将在中方检测队队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际操作,提高检测水平,中塞实验室团队初步形成。同时以此为依托,实验室即将为塞拉利昂开展更多医学病毒学的实验室培训和实习工作,使其逐步具备自主检测能力,提高塞拉利昂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为塞拉利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传染病综合防控力量,同时也成为西非地区重要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基地。
2015年4月7日,董小平队长培训塞方实验室工作人员新发传染病应对相关知识
2015年4月9日,队员指导塞方实验室工作人员练习穿脱防护服
2015年4月25日,舒跃龙队长与信息员认真核对实验结果
中国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目前西非地区唯一的固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建设者们和检测队队员精心建设和合理使用实验室,在非洲大陆上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赢得了国际社会和塞拉利昂政府的高度赞誉。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阶段,固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让国际同行羡慕不已,塞拉利昂上下更是寄予厚望。检测队的工作不仅为塞拉利昂埃博拉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撑,在与欧美等西方大国同台竞技中也取得了骄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