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对健康危害巨大。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与胰岛素密切相关。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所分泌。糖尿病的发生正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的时间点异常)以及身体内的细胞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引起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代谢异常,同时还包括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2.我国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79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仅仅为0.67%,属于非常低患病率的国家。2008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10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糖尿病危险人群(糖尿病前期)达50.1%。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国。高达50.1%的糖尿病危险人群如果不给予有效应对也将逐渐发展成为糖尿病。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迅速发展,肥胖人群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我国糖尿病的患者人群也将会进一步增加。
3.糖尿病有几种类型
目前,最常用的糖尿病分类标准是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最高。1型糖尿病又分为免疫介导型和特发型。特殊类型糖尿病分为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以及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等,还包括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另外感染如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都属于其他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中后期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如果不予以控制将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并增加难产的发生风险。
4.什么是1型糖尿病,其临床特征是怎样的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显著的病理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乃至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甚至缺乏。目前,1型糖尿病的具有下列主要根据临床特征:①起病迅速,一般起病年龄小于30岁;②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减轻,所谓的 “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③体型消瘦;④胰岛功能差,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减低或缺少,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血糖水平;⑤易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⑥一般有自身免疫标记物,如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血清C肽和GAD抗体及其他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鉴别诊断,但不作为建立诊断的必要证据。尽管儿童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但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5.什么是2型糖尿病,其临床特征是怎样的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常于中年起病,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显著的病理特征为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同时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减少或相对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刚发病时一般血浆胰岛素绝对水平并不低,但进食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后胰岛素释放高峰减低并分泌延迟。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年龄增长、肥胖和某些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多见于中老年人和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为:①一般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缓慢起病,症状大多不明显;②一般伴有超重或肥胖;③通常没有酮症;④C肽正常或升高;⑤糖尿病相关自身免疫标记阴性;⑥发病初期以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为主要治疗方式,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⑦同时存在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可能性小。
6.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
从发病机制来看1型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遭到严重破坏,胰岛素分泌量低下或完全不能分泌胰岛素,过去将这种类型称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称之为1型糖尿病,其需要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是与多基因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分泌受损以及胰岛素作用受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从临床特征来看,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来说发病的时间小于30周岁,而起病比较急,有中度甚至是重度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患者体重轻,尿酮阳性或者酮症酸中毒,空腹或者是餐后C肽低,糖尿病相关自身免疫标记有相应的变化;而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起病,患者往往伴有肥胖,起病比较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无症状,有些是检查身体时发现,有些患者是在出现并发症后才发现,而且常有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
7.2型糖尿病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分为三个临床阶段:
(1)正常糖耐量阶段:
特点是胰岛素抵抗但血糖正常。身体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来克服组织对胰岛素的不敏感,血糖水平尚稳定在正常值内。
(2)葡萄糖耐量异常阶段:
包括葡萄糖耐量减退和空腹葡萄糖受损。由于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胰岛β细胞不能相应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血糖开始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3)糖尿病阶段:
血糖升高,到达糖尿病诊断标准。
对于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转变或药物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使病程逆转或停留在某一阶段。
8.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是遗传相关性疾病,其发生具有家族聚集倾向,也就是说,父母或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亲属有糖尿病史的,其子女比常人更易患上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双亲均是糖尿病,其子女并非一定要罹患糖尿病,但这类人群有较高的糖尿病患病率;若双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罹患糖尿病的机会就会相对降低。糖尿病除少数单基因变异以外均是多个基因变异引起。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概率为44.4%~73.8%,2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为51.2%~73.8%,一般高于60%,而1型糖尿病患者遗传概率低于60%。但是,糖尿病的发生需要有遗传因素和某些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发病。如果只有遗传因素而没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不一定会发生糖尿病。因此,假使父母患有糖尿病,如果子女注意预防,如坚持适宜的饮食与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9.为什么胖人容易得糖尿病
胖人不一定都会得糖尿病,但是一项在全国14个省市的糖尿病普查中发现,超重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是体重正常人群的3倍。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容易产生 “胰岛素抵抗”,虽然体内胰岛素分泌并不减少,但由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维持正常的胰岛素降糖功能,胰岛β细胞被迫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 “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胰岛β细胞不堪重负、功能受损,致使血糖升高,糖耐量减退,甚至发生糖尿病。另外,肥胖引起的对身体的其他影响如脂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有氧运动的减少都可以造成机体糖代谢紊乱,可能诱发糖尿病。
10.糖尿病的发生与情绪有关吗
目前很多研究显示,不良情绪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国外有研究发现,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有30%左右的患者曾患抑郁症,而在非糖尿病的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仅为3.8%。大家已经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有关,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之外,还受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会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时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长期存在,进而导致高血糖,甚至诱发糖尿病。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长期处在不良情绪之中,血糖也会在短期内升高,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11.吃糖多会得糖尿病吗
多吃糖不一定会得糖尿病,因为饮食因素是构成糖尿病复杂诱因的其中一项,其他如遗传、感染等也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一般所说的 “糖”的种类有很多种,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他们所起的作用不同。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就是我们所吃的大米、白面中的主要成分,是我们中国人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糖果、白糖和红糖等主要是单糖与双糖,大量摄取后一方面可促使肥胖率发生率增高,另一方面过多的糖的摄入也会加剧胰岛β细胞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会使许多 “隐性糖尿病”转变为糖尿病患者。
12.年轻人会得糖尿病吗
年轻人也可以患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较轻,常小于30岁。2型糖尿病常在中年起病,但目前其患病年龄日益年轻化,甚至在儿童和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并不鲜见。导致2型糖尿病 “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环境下生活习惯的变化。目前年轻人职业、家庭生活压力较大,长期的不良情绪可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另外大吃大喝、久坐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肥胖也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年轻人应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使自己远离糖尿病。
13.糖尿病会传染吗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不会传染。虽然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不是传染病,它不会像流感、乙肝那样,从别人那里传染来,也不会传染给别人。接触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密切的接触也不会染上糖尿病。家族中出现多名糖尿病患者多因血缘关系而具备相同遗传基因所致,家族成员体内可能有相同的易患糖尿病的基因。另外,家庭成员有相似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不爱活动,高脂、高糖饮食等),彼此间互相影响,也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14.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 “无声的、甜蜜的”杀手,一般而言,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包括:
(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乳酸酸中毒和低血糖等,若不及时救治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2)感染性疾病,因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女性病人可见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肾盂肾炎。
(3)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预期寿命。
15.什么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包括:①有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史;②年龄≥40岁;③超重、肥胖(BMI≥24,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④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⑤某些易患糖尿病的高危种族;⑥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⑦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⑧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⑩静坐生活方式;○11 BMI≥3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13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14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存在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表现(如黑棘皮症、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母亲怀孕时患有糖尿病。
16.什么是血糖
血液中的糖分我们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特指一种名为葡萄糖的物质,其他糖类物质(果糖、半乳糖、乳糖、淀粉等)只有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之后我们称之为血糖。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代谢,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也就是血糖的浓度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满足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需要,血糖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17.血糖是怎么产生的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①食物中的糖类物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消化作用后转变为葡萄糖,再经由胃肠道吸收入血;②肝脏将其他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这个过程称为 “糖异生”)或者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入血;③肌肉中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入血。血糖有四个去路:①人体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转化为能量;②在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原;③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④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以上“三来四去”的过程在人体内同时进行,时刻维持动态平衡,具体说来,人们摄入的谷物、蔬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细胞,作为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一种称为糖原的物质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组织细胞中,细胞所能储存的糖原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分仍旧过多,多余的糖就会转变为脂肪。当血糖供应不足时,身体即可动员能量储备库——肝脏和肌肉组织细胞中的糖原来转化供能,同时肝脏等还可以利用其他原料,如乳酸、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以及脂肪分解后产生的甘油合成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糖异生作用。所以,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在不进食的饥饿状态下,使人体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状态。
18.血糖的作用是什么
糖类物质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既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又是细胞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人体细胞所需的糖都来自血液输送的葡萄糖,血糖的浓度能够反映出人体糖类代谢利用的情况及自身的健康状态,所以维持合适的血糖浓度至关重要。血糖降至3.9mmol/dl,人就会感到饥饿、倦怠、疲乏;降至3.5mmol/L时,就会饥肠辘辘;若不采取措施,血糖继续降低,将会导致晕眩、心律失常、两腿发软、意识模糊甚至危及生命,即所谓的 “低血糖症”;如果长期血糖水平过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放任高血糖状态的持续存在最终就会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9.血糖在身体里是怎么维持平衡的
血糖的调节主要依靠体内两种最主要的影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α细胞分泌)和胰岛素(胰岛β细胞分泌)。这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拮抗(功能相反并相互制约)。胰高血糖素是体内最重要的升高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血糖较低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动员肝脏及肌肉内的储备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导致血糖上升。当血糖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转变为糖原储备或者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其他一些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也协助参加血糖的调节,上述的制约与平衡使得血糖处于正常状态。
20.身体内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有哪些
血糖稳态对正常健康状态至关重要,血糖是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体内血糖的产生和利用,主要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另外,还有一些激素也可以影响血糖的含量,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均有提高血糖的功能。
21.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增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夜间降糖药物用量不足:
特点是睡前血糖及夜间血糖也高,甚至高于空腹或和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2)黎明现象: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断升高的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的升高血糖的作用,导致黎明时血糖逐渐升高。特点是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空腹高血糖。
(3)苏木杰(Somogyi)效应:
各种原因导致的夜间低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使空腹血糖升高,就是低血糖以后的高血糖反应。一般是0:00~3:00左右血糖低,空腹血糖升高。
22.什么是苏木杰现象
20世纪30年代,苏木杰发现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导致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时,反使患者血糖下降,于是他提出 “有低血糖就有高血糖”这一学说。简单讲就是低血糖出现后身体动员各种激素以升高血糖进行自我保护。如果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性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可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临床主要表现为:①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②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③患者体质消瘦,糖类摄入又过少;④尿常规检查,尿糖和尿酮体波动幅度大;⑤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如若患者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即应该警惕苏木杰现象,应加测夜间血糖。
23.什么是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在夜间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于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黎明现象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亦可见于健康人群。应该注意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清晨高血糖相鉴别,如降糖剂或夜间胰岛素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剂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前面提到的苏木杰现象)等。诊断除了解患者有无乏力、心悸、饥饿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睡前尿糖及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法外,夜间持续监测血糖也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24.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特性和机体自身的代谢状态。食物的特性是指其物质构成、食用状态、进食食物的总量以及饮食结构的安排。比如不少患者喜欢吃泡饭、粥和烂糊面等食物,这类食物不仅能够在胃肠道内快速消化吸收,且自身含有丰富的淀粉,能够分解成大量的葡萄糖,如若同时进食过多,就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高血糖。或是有的患者只吃肉菜不吃饭,同样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升高。胰岛素为调节糖类能量储备及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延迟,在进食后10~30分钟,早期的胰岛素分泌高峰缺乏,或分泌高峰延迟到餐后3小时,与食物来源的糖分吸收时间不一致,不能及时把吸收的葡萄糖处理掉,导致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另外胰高血糖素在餐后不恰当的分泌增多、情绪波动、餐后是否运动、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及有效执行等很多因素都会对餐后血糖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25.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怎么分泌的
胰岛素分泌可以分为基础分泌和(进食后)刺激分泌两种状态。葡萄糖是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因素。正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如果以胰岛素血浓度做成图的纵坐标,时间作为横坐标时,做成的曲线呈双峰曲线,就像骆驼背上的两个驼峰。两个驼峰就代表胰岛素分泌的两个时相。血糖正常者在注射葡萄糖后,早期分泌高峰(第一时相)出现在注射后的0~10分钟,在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可出现。早时相分泌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早时相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抑制血糖的升高,它有很高的峰值,可达250~300mU/L,但只持续数分钟。接着在随后的90分钟逐渐形成第二个高峰(第二时相),由于血糖水平在第二时相有所下降,因此,第二时相高峰相对低平一些。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消失,常低于50mU/L,由于第一时相异常导致血糖升高,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分泌峰值时间向后推移。随着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第二时相可无峰值出现,最后基础分泌也逐渐减弱或消失。
26.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也就是胰岛素降低血糖作用的减弱。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使得胰岛素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除了上述遗传因素之外,许多环境因素也可造成胰岛素抵抗,可以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长期高血糖、高血脂(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27.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状态的一种,判断标准为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但是空腹血糖6.1~6.9mmol/L。空腹血糖受损可能是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后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部分人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因此,在体检中如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8.什么是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前期状态,判断标准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11.1mmol/L。空腹血糖可<6.1mmol/L,或≥6.1mmol/L但<7.0mmol/L。糖耐量异常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该定期监测血糖,进行以生活方式改进为主要方式的干预治疗,其中的部分人必要时可以考虑药物干预治疗,国外有的医生使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干预糖耐量异常的患者。
29.使用干预糖耐量异常以预防糖尿病的方法有效吗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并定期随访及定期检查血糖。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给予糖耐量异常患者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干预是最经济和有效的干预手段。干预包括推荐患者摄入低脂饮食,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使体重减轻等措施。此种生活方式干预后可使糖耐量减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下降。此外,药物干预试验显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干预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但一般推荐以生活方式改进为主的干预方式,此种方式经济、安全、有效。
30.早期诊断糖尿病有什么好处呢
由于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和死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社会为糖尿病的直接和间接花费巨大。糖尿病前期使个体糖尿病的绝对风险增加了3~10倍,某些种族的危险性更高。在糖尿病前期的部分患者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到达糖尿病阶段则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外周血管病)和微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微量白蛋白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消耗大量医疗资源,晚期治疗更是花费巨大,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和防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国家经济负担。
31.餐前明显的饥饿感或餐前低血糖是糖尿病的表现吗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导致上一餐至下一餐之间延迟分泌的胰岛素达到最高峰,但此时体内血糖处于低值,因此出现餐前低血糖,表现为饥饿、出虚汗、头昏、心慌等。如果患者频现餐前明显饥饿感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糖耐量实验,以尽早发现及诊断早期糖尿病。
32.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在一个人身上的病理状态,是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关。临床表现为:①腹部肥胖或超重(男性腹围>90cm,女性腹围>85cm;或BMI≥25);②血脂异常(甘油三酯≥1.7mmol/L和(或)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③高血压(血压≥140/90mmHg);④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⑤有些标准中还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促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增高)及促血栓状态。
33.如何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加任意时间(不论进餐与否)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无临床症状者需重复一次确认。此外,自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开始采用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我国尚未把此项列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34.糖尿病将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主要包括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直接负担是指糖尿病患者的卫生服务费、处方药物费、医疗仪器检查费和住院治疗费等;间接负担指糖尿病所致的过早死亡和残疾带来的损失;此外慢性疾病还会对患者心身健康及家庭生活带来影响。
35.什么是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所处的一种紧急状态,主要包括严重创伤、大手术、大出血、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急性中毒等,由于应激状态时所导致的血糖升高称为应激性高血糖。凡有应激疾病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两次以上者可诊断为应激性高血糖,该情况有可能不是糖尿病,一般应激因素消除后血糖可恢复正常。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病情可加剧,甚至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应激性高血糖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也有一部分应激性高血糖是既往有糖尿病没有进行诊断治疗,由于此次应激因素使得其显性化,这部分人应激因素消除后依然可能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应注意甄别和处理。
36.什么是情绪应激
应激指对一个人适应外在和内在需求挑战的能力,应激是一个生理和心理过程,包含人与环境的交流转换。应激对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促发作用,尤其是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较为肯定,不管是动物试验还是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了情绪应激可以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糖尿病不能根治,病情容易反复,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甚至要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所以患者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精神和心理状态都十分复杂,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虑甚至绝望。这时候再遭遇各种心理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时,情绪应激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单靠药物治疗是不行的,还需要心理治疗来帮助患者渡过情绪难关。
37.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有什么影响
生理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及激素本身的反馈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而紧张状态下机体需要动员体内的能量来适应这种情况,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引起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胰岛素效应,血糖升高,如果这种情况仅是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变动是正常的,是机体生存和适应环境必需的。然而,如果剧烈紧张的刺激过久或反复出现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人的心理、生理过程,这种状态长期持续有可能促发糖尿病的发生。由此说明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8.情绪不良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不能根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医生只起一部分作用,更多的治疗需要患者自己掌握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恐惧、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必然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进而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同时,不良情绪本身也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严重时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加重患者的病情。
39.糖尿病和肿瘤有关联吗
糖尿病与肿瘤的患病率都在不断攀升,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二者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增龄、肥胖、膳食因素、运动减少、吸烟和饮酒等,另一方面,糖尿病存在着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变的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某些类型的肿瘤发病风险增加,包括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膀胱癌等,但难以对每个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整体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对于具有发生肿瘤较多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注意筛查。运动、高纤维饮食、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
40.糖尿病患者去医院看病应该做哪些准备
糖尿病患者如果第一次到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述说时病史病情至少要向医生说明以下情况:①糖尿病病程,即患糖尿病多久了?②目前血糖控制得怎么样,空腹、三餐后、睡前的血糖大致控制在什么范围内。③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蛋白尿、周围血管病变等,如果从未接受过这方面检查,也应该告诉医生,以便尽快地接受专科检查。④是否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伴随的情况或疾病。⑤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家族病病史。⑥是否有吸烟、饮酒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⑦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是否严格,每天参加多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对糖尿病的基本认识是否到位,服用哪些降糖药或是注射什么类型的胰岛素、分别用多大的剂量。另外,应该带上最近检查的化验单或者在家自测的血糖结果。⑧是否发生过低血糖现象或是酮症酸中毒等。对于一个有10年、20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在漫长的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然有许多次的药物调整和检查。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好在门诊就诊的时间,如有的门诊患者将自己服用的药物和近期的血糖监测结果列个清单,医生看后就能对患者的基本病情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