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读片诊断图谱:胸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读片方法及分析诊断思路

X线、CT、MRI的成像原理各不同,其组织、病理特点在图像上的表现亦不同。胸部X线片和CT显示的是组织器官间、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的密度差异,MRI反映的是组织之间的信号差异,其共同点都是以不同的灰度构成解剖黑白图像。相同的组织或病变在不同的影像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灰度,如致密骨组织在X线平片和CT上呈白影,而在MRI上则呈黑影,这是因骨组织含钙多,含氢质子少的原因。因此,只有在熟悉了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后,才能正确解读各种图像。

一、影像诊断原则

胸部疾病影像诊断,一般应掌握20字原则,即全面观察、分析病变、力求客观、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二、影像诊断步骤

(一)了解一般资料

1.了解病史,核对受检者的一般资料

应注意核对申请单和影像图像上病人的姓名、检查号、性别、年龄、检查时间等,避免张冠李戴,导致严重后果。

2.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对检查部位错误、图像质量差,不能用于诊断的病例,应重新检查,切忌主观武断,硬性作出诊断。

3.明确检查方法、检查目的和技术条件

如是CT平扫还是增强,MRI扫描是何种序列,等等。

(二)全面仔细阅读影像图片

1.全面观察

在分析胸片时,应注意按序观察胸廓、肺、纵隔、膈肌、胸膜、心脏及大血管,其中肺要观察整个肺野和肺门。分析胸部CT图片时,应注意观察每一层图像的肺窗、纵隔窗,以及每一张图像上所有结构。

2.对比观察

位置对比(左右对比、上下对比),有利于发现病变;增强前后对比,有利于确定病灶的大小、范围、强化特点,利于定性;不同检查方法及检查体位对比;两次检查前后对比;特定患者与普通正常人对比等。

3.重点观察

发现病变后,要重点观察病变大小、数目、形态、边缘、位置、分布、密度或信号改变,邻近结构改变等。①病变的位置和分布:结核易发生在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而细菌性肺炎易出现叶段分布的特点;②病变的数目和形状:肺内多发球形病灶多为转移瘤,而单发球形病灶则应考虑为肺癌、结核球、错构瘤等;③病变边缘:一般良性肿瘤、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和病变愈合期,边缘锐利或光滑;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和病变进展阶段边缘多模糊;④病变密度:肺内密度降低可为肺气肿或肺大疱所致,密度增高为肺实变或占位病变引起;⑤邻近结构的改变:胸部大面积密度增高时,可根据胸廓扩大或是塌陷,肋间隙增宽还是变窄,膈位置下降或是上升,纵隔是推移或牵拉等改变可帮助来判断病变性质,前者为胸腔积液,而后者则多为肺不张、胸膜肥厚粘连所致。

(三)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

在全面观察影像表现后,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史和接触史、生长和居住地、家族史以及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能的诊断意见:

1.否定诊断

影像表现是正常、正常变异、或未见异常。

2.肯定诊断

影像学表现准确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出现疾病本质的特异性征象,可确诊,如气胸、液气胸。

3.可疑诊断

通过对影像信息和临床资料的全面分析,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可提出几种可能的病变诊断,并提出进一步检查或其他建议。

4.现象诊断

发现某种征象,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病变,需提出进一步检查或其他建议。

(唐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