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古代甲状腺肿流行状况
古代大量文字记述了甲状腺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本病是甲状腺病的主要病种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流行历史,约在3500年前就已发现山区就有该疾病的流行记载,这些流行状况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通过古代大量文字记述就可大体了解地方甲状腺肿流行状况,对分析该病的病因、病状等情况以及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清代以前的不同朝代的诗文、地方志及有关医药论著的梳理分析,古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地区,主要有秦巴山区、豫西山区、中条山区、太行山区、三峡地区、鄂西北山区、岷山山区、迭山山区、六盘山区、沂蒙山区等,这些是中国古代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最严重的地区。现叙述如下:
一、秦巴山地区
秦巴山地区是中国古代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指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狭长区域,包括秦岭北部地区、秦岭南部地区、大巴山区。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横亘在中国的中部。它西起嘉陵江,东与伏牛山相接,成自西向东走向,全长约800km。巴山山脉亦称大巴山,巴山西起嘉陵江谷,东至湖北武当山。其山势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绵延约300km。秦巴山区辖今秦岭伏牛山脉以南、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域。
秦巴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在历史上堪称中国之最。《山海经·中山经》载鲁山县西苦山(即伏牛山区)上生长着一种“服之不瘿”的草,这大概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早记载。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言:大巴山土谷“有盐井,食之令人瘿疾”,宋元时期,《续元怪录》记载了金大定年间安康“巴躯”甲状腺肿,有“大如数斛之鼎,重不能行”的医案记述;王沂《草凉楼骚》委婉地叙述了大巴山区一位地方性甲状腺肿男吏的外貌特征:“少年跃马来,自云巴省使;累累橐中装,蛮毯杂珍贿;马鞍未及解,喘息汗如水;莫辨骊与黄,尘埃翳疮痏”(《伊滨集》卷2)“巴撩”、“巴躯”、“巴省使”等词语表明,大巴山区作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流行区几乎成了无人不晓的事实。直到明清时代,大巴山区依然是“无一人无瘿者”也。
二、三峡地区
三峡地区亦为历史上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区。西段包括重庆至巫山的长江沿岸地区,东段包括宜昌至巴东的长江沿岸地区,历史记载这里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十分严重。晋张华《博物志》卷1云“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由饮泉之不流者。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瘇。由践土之无卤者,今江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 “卢氏曰:不然也。在山南人有之,北人及吴楚无此病,盖南出黑水,水土然也。如是不流泉井界,尤无此病也,”唐宋文人对其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情况多有记述。唐代杜甫《负薪行》以“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之句十分隐晦地谈到奉节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情况;王龟龄《夔州》则以“夔州苦无井,俗瘿殊可怜”之诗,夔州古城,为历史名城,重庆奉节,古属夔州,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为巴渝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县城永安镇,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明确指出奉节多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且系饮长江水所致;宋代范成大更以其亲眼所见,说从重庆到秭归“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人喜生瘿,妇人尤多”。(《吴船录》卷下)。三峡地区的秭归县大丫隘一带,范成大《大丫隘》诗有“家家妇女布缠头,背负婴儿领垂瘤”之句;兴山县昭君台,范成大《昭君台》诗有“三峡女子,十人九瘿”,“人人有瘿如壶瓠”(《范石湖集》卷15~16)之句。宜昌市清初为彝陵州治所,清人茹《瘿木》诗云:‘自我来彝陵,妇女瘿垂颈。山有不流泉,衣裁常阔领’,(同治《施南府志·艺文志》)。宋代陆务观《将赴官夔府抒怀》有“但愁瘿累累,把镜羞自照”之句,郭印《夔州》有“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之句(祝穆、祝沫《方舆胜览》卷57《夔州》),范成大《夔州竹枝歌》有“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之句(《范石湖集》卷16),陆游《蹋碛》有“行人十有八九瘿,见惯何曾羞顾影”之句(《剑南诗稿》卷2),这些都是对奉节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真实写照。重庆宋代为恭州治所,范成大《恭州夜泊》云:“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瘿”,《夔门即事》云:“人入恭南多附赘,山从夔子尽侵云”,并云:“自东川入峡,路至恭州,便有瘿俗”(《范石湖集》卷19)。这些都是对重庆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客观描述。
三峡地区包括宜昌至巴东的长江沿岸地区,历史上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区,流行十分严重。宋代范成大更以其亲眼所见,说从重庆到秭归“人喜生瘿,妇人尤多”。(《吴船录》卷下)。范成大《昭君台》诗有“三峡女子,十人九瘿”,“人人有瘿如瓠壶” (范石湖集卷15~16)。鄂西北山区,两晋南北朝时期,该地为荆州辖地,史载多瘿。《博物志·五方人民》言:“山居之民多瘿疾。”元代武当山“诸宫观庵,岩居者为瘿所厄。”
三、豫西山地区
豫西山地区包括崤山、嵩山、伏牛山、熊耳山地区,崤山或称二崤山、三崤山,《水经注》记载“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东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崤山山脉为秦岭山脉的支脉,位于河南省西部。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山经》载偃师县东南半石山有一种鱼,食者不瘿。偃师属嵩山地区,弘农、陕县、硖石居崤山之尾。唐宋诗文中,有人咏及陕县(今三门峡市)、硖石(今三门峡市、渑池县之间)等地有瘿病患者。王禹偁《硖石县旅舍》诗云:“处险人垂瘿,登山马砠碲”(《小畜集》卷6)。金元之际杨朝英曾任偃师、陕县县令,他在散曲中描述的“瘿累垂脖颈,一钩香饵钓斜阳”(《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卷2),这是该地区瘿病患者的写照,元代王沂《一百五日行》诗曰:“一百五日春昼迟,伊滨人家烟火微。相逢十九瘿累累,见惯何曾羞掩衣”(《伊滨集》卷4)。王沂曾在嵩州(今嵩县、伊阳县境)任职,此诗应是他对熊耳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真实记载。熊耳山区以汝州为中心,北及伊洛河流域,南到襄州(辖今襄樊、襄阳、南漳、谷城、宜城、老河口、丹江口诸县市)、邓州(辖今南阳、南召、镇平、邓州、内乡、西峡、浙川诸县市)的广大地区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宋代洪迈《夷坚志》言洛阳管下寺“寺僧童仆,无一不病瘿”。据此可知,古代嵩山、崤山地区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山海经·中山经》载鲁山县西苦山上生长着一种“服之不瘿”的草,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北依洛阳、南临南阳、东接平顶山。这大概是伏牛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早记载。元明时期,伏牛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依然很高,如元王沂《过鲁山别贾尹公溥》述其所见情景是“行人十有八九瘿,女宽裁襟男阔领”(《伊滨集》卷4);明正德《汝州志》甚至将“民多瘿疾”现象视为当地风俗而记入《风俗志》中,医家江灌也说“汝州人多病颈瘿”。伏牛山东缘的郾城也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元代医家张从政《儒门事亲》载有新寨(在今郾城)妇女“有瘿三瓣”的病案。宋代以后,有关记载逐渐多了起来。梅尧臣《咏汝州》:“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张徽《寄汝海使召朝清》:“士女项如樗里子,莫传风土向图经”;王介甫《汝瘿和王仲仪》:“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疾病”,“女渐高掩襟,男大阔裁领”(正德《汝州志》卷7~8);欧阳修《汝瘿答仲仪》“思余昔曾游,所见可惊愕。喔喔闻语笑,累累满城郭。伛妇悬瓮盎,娇婴包凫壳”(《欧阳修全集》卷3)。这些诗都反映,伏牛山腹地汝州(辖今汝州、汝阳、宝丰、鲁山、平顶山、叶县、襄城诸县市)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流行的情形。熊耳山区宋代洪迈言洛阳管下寺“寺僧童仆,无一不病瘿”(《夷坚志》卷9),欧阳修《汝瘿答仲仪》亦云汝州的瘿俗“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洛”,指出以汝州为中心,北及伊洛河流域,南到襄州(辖今襄樊、襄阳、南漳、谷城、宜城、老河口、丹江口诸县市)、邓州(辖今南阳、南召、镇平、邓州、内乡、西峡、浙川诸县市)的广大地区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
四、中条山地区
中条山地区包括中条山、王屋山及太行山,位于山西南部。中条山为一大致东北到西南走向的长条形山脉,东接太行山,西隔黄河,与秦岭相望,北靠太岳山、南临黄淮平原。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数百千米。中条山在《偶贡》称“雷首山”、《山海经》称‘甘枣山”。《山海经·中山经》言甘枣山上有兽,食之已(治)瘿,可知中条山区2000多年前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至于王屋山区,沁水县直到明代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区,公元1376年徐贲奉朱元璋之命问俗山西,撰有记行诗十四首,其中《泌水县》诗云:“风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瘿”(北郭集》卷2)。太行山东麓地区历史上这里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比较严重。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记有其在河北宣化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事。《后汉书》载有真定王刘扬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想造反,因作“赤九之后,瘿扬为主”谶记事(《太平御览·疾病部三》),以及渤海王刘惺贬为瘿陶王事。真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事属昭然;瘿陶为县也很可能是因为那里多瘿病患者之故。此外,南宋范成大出使金国路过望都县时,见到的情景是“县人多瘿,妇人尤甚”,并说相邻的唐县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更高,望都县只不过染其风土罢了:“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范石湖集》卷12望都》)。东汉真定辖今河北正定、石家庄一带,瘿陶辖今河北宁晋、柏乡、隆尧一带,金朝唐县、望都即今河北唐县、望都,均在京广铁路沿线。《北史》载有李谐在顿丘罹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之事;元代张翥经过漳河边武安县徘徊店时,见到的情景是“山市人多瘿,沙沟地不毛”(《蜕集》卷2《九日抵武安县徘徊店》),杨维祯诗词中也有“元城老臣怒生瘿”之句。
五、鄂西北山区
鄂西北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鄂西山地的一部分。土地面积约三万六千多平方千米。境内山脉广布,峯峦重叠,谷深坡陡,且地处僻远,交通不便。陈延之《小品方》称:“长安及襄阳蛮人,其饮沙喜瘿”。
六、岷山山区
岷山是自中国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00km。岷山地区不仅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流行区,而且是地方性克汀病严重流行区。《太平寰宇记》卷84论述北宋初年的崛山地区的剑州和龙州“山高水峻,人多瘿、瘤、痴、聋,山水之气使然”,这资料表明,这些地方是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区,并伴有致人痴愚、聋哑的严重的克汀病。
七、迭山山区
迭山山区包括迭山及六盘山两地区,迭山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迭部县北部,西南与四川若尔盖、南坪接壤,北与卓尼为邻,山体重叠连绵,高耸入云。六盘山又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固原市,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迭山地区,《山海经·西山经》言今甘肃武山、岷县境内的天帝山所产杜衡草“可以走马,食之已瘿”;今甘肃迭部、碌曲境内的皋涂山所产数斯鸟“食之已瘿”。此外,《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载位于积石山东“一手把缨”的“拘缨之国”也在这一带。据考证,“拘缨之国”实为“拘瘿之国”。以瘿名国,足见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之广、患者之多。六盘山区六盘山古称陇山,是关中平原西北部最高的山脉,历史上这里也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元代王沂《阳县》诗云:“春归蜀道海棠尽,地近陇山鹦鹉多;饮涧居民羞汝瘿,负盐游子和秦歌”(《伊滨集》卷8)。这首诗反映六盘山区的沿河流域在元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
八、沂蒙山区
沂蒙山区特指以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包括临沂市的三区九县,日照市的绝大部分,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直到解放初期,任乃强先生谈到该地区:“几于人人都长喉瘿。”春秋战国时,齐国首都临淄和鲁国首都曲阜就在山东泰山与沂蒙山麓。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子·德充符》言“瓮盎大瘿见齐桓公”而齐桓公不嫌其丑;《庄子·大宗师》载有鲁国两人“以生为附赘县(悬)疣”之比喻。这里的大瘿、附赘、悬疵,都是指甲状腺肿。人们对地方性甲状腺肿见怪不怪,并以之喻事,说明当时泰山与沂蒙山麓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比较多见。此外,《列女传》言“齐宿瘤者,东郭采桑之女,项有大瘤”,此项瘤应即是瘿,可证汉代临淄一带仍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直至唐代,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沈》还用“地多齐后溃,人带荆州瘿”来暗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山东的古老。清代医家魏之璜也说山东多“虽非致命,大不美观”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并具体提到沂蒙山西南麓的兰溪(今苍山县境)、兖州两处地名。
除上述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外,古代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有散发性甲状腺肿患者见于记载。南京是南朝首都,《南齐书·五行志》载:“京师有病瘿者,以火炙数日而差(瘥)”。《北史·郭衍传》载: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洪州(今南昌)总管与江都(今扬州)晋王谋夺太子位,恐人怀疑,便假托其妻患瘿而晋王妃有疗瘿之术,频繁往来南昌、扬州间。《明史·倪维德传》载有苏州名医倪维德治疗乡人“大与首同,痛不可忍”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医案。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呈现出“山地多于丘陵,丘陵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有外环境缺碘、交通十分闭塞、经济十分落后、居民饮食习惯等。同时流行地区的尚鬼信巫的社会风俗也是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猖獗的重要原因。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对病区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严重危害。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影响儿童大脑发育和智力成长的大敌。现代随着交通条件和粮食结构大为改善,居民食用碘盐,还可食用外地含碘较多的商品食物,大大提高了碘的摄入量,从而减轻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佚名.山海经.王学典,编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2.战国·庄周.庄子. 韩维志,编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南宋·洪迈.夷坚志.何卓,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清·杨守敬.水经注疏.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6.元·吴镇,明·徐贲.历代书家诗文集梅花道人遗墨北郭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
7.明·承天贵.[正德]汝州志.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
8.宋·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
9.宋·范成大撰.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清·尹寿衡.同治增修施南府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1.林继中.杜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2.毕宝魁.王维传.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
13.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 徐鹏,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贾雯鹤.夔州诗全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15.南宋·范成大.范成大诗选.周汝昌,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6.胡光舟,周满江.古诗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