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医疗救援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水上安全

一、溺水的定义

根据2002年世界溺水会议(World Congress on Drowning 2002)共识,溺水是指一个沉浸在液体中,并因此造成身体呼吸功能受损的情况。

(一)溺水相关的数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年报及国际救生总会2007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每年约有372 000人遇溺。但以上数字可能未能反映全球实际情况,估计实际人数远比报告中的数字高出4~5倍。

全球的遇溺意外约有97%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遇溺数字庞大的原因很多,例如人民缺乏水上安全及救生知识、医疗设备落后、未能及时进行急救、没有妥善处理危险水域等。报告指出,超过一半溺水者年龄不超过25岁,5岁以下的孩子在全球均属遇溺高危者,他们遇溺的成因往往是由于照顾不当。而且,据统计,溺水是1~24岁年龄段人员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在溺水者中,男性的数目比女性多一倍,原因包括男性接触水的机会较多(如:工作、交通)、行为风险较高(如:独自游泳、饮酒、不穿救生衣等),此外平日须和水有密切接触(如:工作、交通及农业操作等)的低至中收入国家国民、缺乏游泳技巧及安全意识的人士均是遇溺的高危人士。

(二)溺水过程和生理变化

溺水主要是因水涌入呼吸道诱发窒息,最后导致细胞缺氧而死亡。

当一个人遇溺时会紧张挣扎、导致肌肉绷紧,溺水者尝试吸气时会将水分吸入肺部,令肺内空气减少,加上溺水者极度紧张,呼吸变得浅促,进一步使肺内空气减少而浮力下降,溺水者需要更多体力才能令头部抬离水面。当溺水者气力耗尽时,便会因下沉而无法呼吸,血氧浓度亦逐渐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溺水者吸入大量水分,本能反射出现猛烈咳嗽和喉部痉挛闭锁,以防水分进入肺部,但同时也因此而难以呼吸,使血氧降低。当血氧浓度降低至某一水平时,肌肉会因为没有氧气供应而失去活动能力,喉头肌肉松弛,使保护机制失效,肺部大量进水。低血氧还会引发酸中毒,使心脏电活动不稳定,最后造成心跳停止,脑细胞也会因为缺乏血液循环输送氧气而死亡。

一旦遇溺,可以造成以下结果:

1.溺水者如果及时获救,可以完全复原而且没有并发症。

2.溺水过久使溺水者大脑缺氧,造成脑细胞永久损害,甚至成为植物人。

3.溺水者获救后出现溺水后综合征,原因是肺部进水后肺气泡膜受损,导致肺水肿或肺炎,最后因这些并发症而死亡。

4.溺水失救,导致死亡。

(三)溺水时间的关键

溺水者浸于水中的时间长短是决定存活机会的最重要指标。除非水温十分低,否则溺水者在溺水3~5分钟后会出现脑部损伤或死亡,不过这时间也是因人而异,但越早救起溺水者,脑部或器官受损的机会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