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周剑平
荏苒之间,光阴似箭,春节前后,方才完成又一轮ER工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在这个位于“急救”这两个偌大字体下的空间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分分钟里,纷繁复杂的急诊室故事从不间断地自然演绎。
作为一名临床“小医生”,对于我而言,每轮ER之旅,总是体会良多。五年前,ER的工作,在我个人看来,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深入感触医疗工作的速度与激情,一气呵成下的《轮转实录》字里行间描绘着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情:急诊科工作,从实战角度出发,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轮转生活的开始。面对急诊病人和家属们,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团队,新的挑战一触即发。急诊科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临床感受,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或者说让我有些为自己感到自豪的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可以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的各个细节之中,让患者得以好转,让家属的情绪得到安抚。而这一点是我来到急诊科之前无法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临床实践的那份魅力让我意犹未尽。我想这会是我医学生涯中一个不错的开始。而这一切关于ER的记忆,毋庸置疑,便是源于急诊抢救室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急诊抢救室,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地方,如果将医院比作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争的先锋部队。踏入抢救室,无论你在上班前身心处于什么状态,一旦接班,就必须把自己的精神发条上紧,因为,上班后的工作强度和节奏不会给太多喘息的机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接班到下班,忙碌始终形影不离,身体大脑必须同步运行!在急诊抢救室里,没有时间和季节的差异,无法保证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午夜时分,当大多数人都已经入睡休息之时,急诊抢救室依然灯火通明,“24/7模式”永远开启。这里的每一天都如此相似,却又各不相同。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节假日那么多,看看就好了,这些年下来,从期盼到等待,从希望到失望,直到基本无感,就这样,365天如一日般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铁打的营盘”和“魔方的空间”
按照我们的工作习惯,通常会将抢救室分为四个区域,抢救室大厅、抢救室内、操作区域以及隔离病房。每每来到抢救室,最直观感受便是“人满为患,变幻莫测”。就在这片狭小的空间里,同一天,同一张床,不同的时间段,可以看到不同的病人。至于抢救室到底可以容纳多少病人,所有的抢救室护士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统一的答案: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抢救室内外,病患济济,人声鼎沸,呻吟声、喊叫声、不间断的电话声,广播声以及监护仪或呼吸机的警报声,声声入耳;医护人员们对于这个空间内患者病情所发生的变化,事事关心。
或许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情景给予在其中工作的医护人员所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亦或许你根本无法理解那样差的环境又为何承载如此之多的病患。引用一些重病号家属的话来讲,这个地方环境实在太差,真心不适合看病。虽然大家这么说,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病情,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首当其冲的要务了。尽管抢救室“病患承受能力”持续爆表,依然还会有包括外地、本市郊区以及本院周遭在内的各方病源接力式地通过“120”救护车直奔瑞金抢救室。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这种现象反映出瑞金巨大的辐射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般的影响力需要抢救室医务人员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更大的精力。每每接诊一名“120”病患,首先要判断患者病情是否符合进入抢救室的指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患者或是普通急诊,甚至可以直接去看门诊,只是因为行走不便,而呼叫“120”进行了转运,其实病情并非急危重,如果任凭这些患者占用了宝贵的抢救室资源,后果可想而知,那些真正需要抢救的患者将无处安身,特别是一些外地患者,在事先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来到瑞金抢救室,这其中有不小比例患者及家属甚至只是听说过瑞金这个名字就慕名而来,哪怕是在深更半夜的时候。抢救室的护士们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努力将患者接下,并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尽快安排患者的床位。也是因为这个床位安排,应运而生了抢救室所特有的床位设计特色:第一眼,“乱”,总是人满为患;第二眼,“忙而不乱”,进出有序,实乃不易;第三眼,“快慢得当,井井有条”,真心加油点赞。
就在那样大小的空间里,数十张床可以通过变化方向,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让尽可能多的病人进入抢救室观察、治疗,却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将患者进行合理、及时、有效地分流。抢救室,就这一片四方的屋檐下,每天见到最多的就是生死离别,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对于“生命至上”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也是在这片不断变化的床位分布的空间里,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尽可能多的患者服务;身处这个铁打的营盘之中,你感受不到昼夜的变化,四季的交替,时间伴随着“non-stop”的工作节奏流逝于工作之中;在这魔方的空间里,生死一线间,医患矛盾通常尖锐,而抢救室的医护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智慧,潜在的矛盾便消失于无处不在的沟通之中,而患者的理解也建立在医护人员真心实意的付出和奉献之上。其实,抢救室的环境客观存在,但无论客观环境如何改变,这个环境中核心的部分还是“最可爱的医护人员们”,也正是他们把这个铁打的营盘变成了“为病患全心全意服务”的魔方空间。
“豁达的女汉子”和“静静的暖男”
抢救室的工作人员,由护士,医生、护工、蓝帽子和清洁人员共同组成(按重要性依次排序)。显而易见,在整个抢救室中,最重要的就是护士团队。抢救室的护士们可以算得上是护理团队中一个十分特别的群体,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和病房中的护士有很大的差别,除了传统的输液之外,他们在抢救室发挥着中轴-串联的重要作用,打一个比方,抢救室的护士们就好比大脑,需要带动这个抢救室的运转,协调各个部分的人力资源,做了交流和沟通,这份工作着实不易。即便如此,抢救室的护士们依然还是保持着十分健康的心态,或许在太多的“生与死”面前,他们可以保持一颗比平常人更平常的心,这份平常心却是在抢救室工作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心态让护士们可以更客观地看待患者病情,进而选择最为合适的就诊方式以及途径,特别面对外地来院,对于瑞金情况一无所知的患者,接诊护士们第一时间的思考和决策对于这些而言至关重要。
同样,对于医院而言,有限的抢救室资源,既需要护士们充分利用,更需要他们合理安排,如此,不仅是缓解一线的医患矛盾,更是为抢救室的患者做出最适合他们的安排。初诊来院患者如何安排,诊室就诊、补液室输液,第一时间通知接诊医生,在确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后,安排抢救室留观,或是临时观察室留观,亦是稳定后离院。无亲属陪同的急救患者,无论是谁,护士们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始终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条生命的“绿色通道”不知道为我们护士们心情增添了多少黯淡的“黑色”,仅仅在最近三个月的急诊工作中,我亲身目睹的却不下三次了,让我诧异的是,每每患者家属来到抢救室之后,面对护士们,说出的第一句话往往不是“谢谢你们及时救治了我们的家人”,取而代之的却是“这里的抢救费用是不是很贵啊”,甚至于“你们为什么要救他”。
说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个××保安,胸闷不适,自己去门诊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这名保安送至了抢救室,因为没有家属,抢救室当值的L护士和Z医生立刻开始绿色通道,给予相应的检查和必要的治疗,让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就是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在事后引发了轩然大波,患者却因为抢救费用的问题对整个就诊过程全盘否定。每每遇到这些事情,我也曾经私下问过护士们的内心看法,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的回答几近相似,无论上一个患者或家属是如何误解或是质疑“绿色通道”这条生命线,我们绝不会让它影响到下一个患者。没有什么比治病救人更重要的事情了。在这里,不分高低贵贱,所有患者,我们都会一视同仁,我们的工作就是给予最及时、适合的治疗。然而,遇到这样的病人或家属,情绪上一定是沮丧的,原本是造福病人的事情却被患者认作强制性治疗,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类似的急诊室故事,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与其说护士们对此习以为常,不如说,他们更多地学会消化不良情绪,想象一下,每天接受这样高强度,高风险环境的洗礼,没有一颗强大的心是断然过不去的,这也说明抢救室护士团队具备相当良好的品质,在我的眼里,这个团队可以被简单地分为“豁达的女汉子”和“静静的暖男子”这两个人群,占据多数的“女汉子”群体发挥的作用绝对超过半边天。五年前,当我进入抢救室学习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她们总是可以淡定地忙碌,迅速地思考,不停歇地奔跑,那时候,根据年龄,习惯性地分为“师字辈”“姐字辈”以及“贫字辈”,于是乎,“苹姐”“慧姐”“兰姐”“老板”“蕉蕉”等名字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即便不是在抢救室当值期间,偶遇他们,大家都同样会相当热情地打招呼,这种和谐的医护关系总是让我感到难得可贵。引用慧姐的一句话,大家在一起合作那么久了,就算是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小事发生意见不合,谁都不会往心里去,谁说不是呢。与之“豁达的女汉子”相对的,则是为数不多的“静静的暖男”们,他们人数甚少,却同样对于急诊的工作保有着十分高的热情,他们的存在也构成了急诊抢救室内一道特别的风景。
“人情冷暖四季地”和“素养提升必经路”
相比较五年前的轮转小医生,现今的我对于“医患关系”会看得更为透彻些,一方面,自己的医学阅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对于各种“医患矛盾”的解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近几年,伤医事件发生频率高,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媒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医患问题”,其中有一些事件闻所未闻,让人唏嘘不已。在医院,就如同在很多公共场所一样,每天会发生很多不合理,却在很多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件”。
然而,不得不说,医院具有很大的特殊社会性,因为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更涉及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医院注定是一个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更何况,我们身处在地大物博、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国家,正所谓“生老病死”,每一天,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然而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让“就医难”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现况。有趣的是,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个问题慢慢地向着“服务态度”的方向不断转变。而这个关于“态度”的问题,在急诊环境中,有时会显得异常突出和尖锐,特别是遇到“病人病情急,医护心情急,家属笃悠悠”的情况,关于“态度”的争论最容易成为最直接的说辞。再次,国家整体的发展与个人或家庭的个体发展不同步,特别是,始终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病人,如果我们单纯拿“普通的道德标准”进行界定,这也是极不合理的。关于“素质”好坏的评价也难免成为我们最简单的描述,就好像走在马路上,当我们对于行人乱闯红灯的忍耐度远远大于行车乱闯红灯,各中道理,大家都一目了然。
在抢救室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不得不说,我接触到的患者和家属的整体素质是相当不错的,他们能够理解医护的辛苦,愿意认真聆听医生对于病情的分析,即便是患者的病情进行性恶化,却仍然愿意和医护进行合理的沟通。即便是“床位”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够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当然,在这样和谐的医患关系背后,依然无法掩饰面对一场疾病,对于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却都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病重的患者们似乎成了一些家庭的负担和累赘,极端的人诅咒他们快些离开这个世界。此外,家属们围绕着患者关于医疗费用的“归属权”的争吵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在另一边,真心孝顺、真诚付出的家属们却可以给我们一种感动和正能量。人生短短几十年,有些人在一起,越过越好,有些人却越活越陌生,人性使然,却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急诊抢救室,这不仅仅是个学习急救知识的地方,更是增长生活阅历的重要场所。诚然,作为医者,我们无法解决那些客观的社会问题,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认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顺其自然”好了。所以,作为医者,在这片人情冷暖四季地,我们的综合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五年前,抢救室轮转的结束标志着我轮转时代的完结,而今年,又一次抢救室工作的告一段落却让我再次深有体会,抢救室的医生们在复杂的病情面前坚毅、果敢、当机立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急救与危重症方面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我为那些年轻护士们点赞,年纪轻轻却可以耐着性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为病患提供服务,受了委屈却可以坚持在自己岗位上不断前行。我更敬佩那些年长的护士们,数十年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奉献,可是又会有多少人知道她们的名字。抢救室的医生和护士们共同用自己的双手和火热的心,让无数的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合理、必要的治疗。
抢救室每天有很多人从这里健康地走出,亦或转入专科病房,甚至重症监护室,同样也会有很多生命在这里画上句号,但这一切却丝毫不会影响抢救室里那股温情感人的主旋律,抢救室的四方空间下,却拥有着这么一群为急救奋斗和付出多年的医护工作者们,或是默默无闻,或是勤勤恳恳,我爱瑞金,必须的理由之一,便是抢救室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