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儿,孕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又有人告状

马主任是我们妇产科的主任,年轻的时候,是我国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没有之一)、北京协和医院林巧稚教授的学生,今年快60岁了,在我们科那绝对是德高望重,尽管平时不苟言笑,很严厉,可说实话,我们并不是很怕她,但非常敬重她,背地里都亲切地称呼她“马老太”。
因为年龄大了,一般情况下,她老人家基本上不用出手了。可是,遇到紧急、危险、严重的病人,还真离不开她。有一次,一个40多岁的孕妇,流产了三次,都没能保住胎,总算又怀上了,由于有妊娠期糖尿病又加上高血压,只能实行剖宫产,如此珍贵的胎儿,马老太决定亲自主刀。
一般的主刀医生都是要等体位、麻醉等各方面已经就绪后,才进手术室,因为在此之前,下级医生或助手会搞定一切。马老太却还保留着她们那个年代的工作作风,很早就进了手术室,一边帮助进行术前准备,一边和产妇交谈几句。
记得那天是“马麻”当值。马麻,就是位马姓的麻醉师。他应该算是我们院里资深的麻醉师了,一贯慈祥和气,胖胖的,可能是因为“聪慧过人”,50几岁的样子已经有些秃顶了。马医生看了一眼监护仪,说:“真是奇怪了,这产妇从进手术室开始心率都是130次/分,您一进来,这会儿突然就到了80多次/分,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啊。”
要不说呢,马老太,那就是“定盘星”。在医院里,老百姓看病都希望找个“老大夫”。作为医生,要是在门诊没病人挂你的号,就要好好照照镜子,看是不是需要把头发“漂白”下,整得成熟点,然后再把自己的标准照挂在门诊大厅医生介绍栏上。对于我们而言,也有这样的体会,科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马老太找我干什么呢?
“听说昨天你们接了一个肩难产,是不是侧切了?”在马老太的办公室,她一脸严肃地问道。
“是呀,当时很危险。”我有些不明就里,那个产妇我们忙活半天,不是母子平安吗,怎么啦?
“刚才,产妇的家属找上门来啦,说侧切伤口疼,产妇现在哭天抹泪呢。”马老太一边站起来,一边说道。
我真是满肚子里啥都不剩,就剩下委屈了。刚想开口解释,马主任那是见多识广,立即知道我想说什么,一摆手又说道:“你们为了婴儿的安全,侧切肯定没问题,但是要和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和病房交班做好心理护理和伤口护理工作。”
“和谐,一定要和谐。我相信你这个工会主席,一定能做好家属的工作。”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
在产房工作这么多年,我脾气好,愿意帮助人,平时科里有什么事,比如同事结婚了,张罗份子钱的绝对是我,所以,日子久了,大家都封我为“工会主席”,我也心安理得地担当起这个角色。安抚产妇和家属的情绪,当然也算是我份内的工作了。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过去3年里,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5497例,其中三级医院占50.08%,二级医院占39.42%。以此计算,每天有5起医疗纠纷立案。居于前八位的科室分别是妇产科、骨科、普外科、急诊科、神外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内科。如此看来,妇产科成为各家医院医疗纠纷的“最重灾区”。
为何妇产科会排名第一?就是因为妇产科最特殊,也最危险。产科远比一般人想像的复杂,而且责任大,在别的科室,负责的都是一个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在产科,负责的是两个人(有的时候,还不止两个人)的生命和安全。产科的特点是急诊多,晚上自然临产的人比白天多,分娩时间和急诊手术时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抢救多,危重病人多,大出血多。处理不好,产妇真的下不了台,如同鬼门关一样。
很多人对此很不了解,产房危险?你们产房里都是健康的人,现在医学技术又是那么发达,生孩子安全得很,有什么危险呢?
多数人认为,孕产妇大多不是患者而是健康人。加上,孩子在家人眼里又是那么金贵,孩子的事儿从来都没有小事,一旦在孕育生产中出现问题,都很难接受。但是,由于每个孕妇产程中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甚至有的可能会在10分钟内突然陷入生命危急、胎儿危急的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里是离“生”最近的地方,有的时候,也是离“死”最近的所在。而我们产房,每时每刻都要面临这种情况,神经需要时刻绷紧着。
说句实话,我们自己对这些也非常理解,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一过程承载着许多家庭的希望。然而,其中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危及母、婴两个人的生命。每个家庭把母婴的安全和对新生活的希望都交给了我们,产房的医护人员,都万分珍视每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母子的安全。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我们自己在心理上也都难以承受。
还是重复那句老话:理解万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