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概述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是根据某项具体目的、目标和调查方法,收集、核对、整理、归纳资料,继而客观地描述疾病、健康状况、伤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群、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征,并通过比较,初步分析在这些特征上存在分布差异的原因,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制订初步疾病防制对策。描述性研究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的基础。它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即人群特征、时间特征和地区特征,简称“三间分布”。
描述性研究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可分为:①常规性调查工作,如公共卫生监测、疾病报告、例行的病家访视等;②专题调查,如暴发调查、应急事件的调查、现况调查、筛检、生态学研究等。所谓“常规”和“专题”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例如,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有时可以利用疾病报告登记资料、环境监测资料来完成。又如,在预防保健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可以把对某种疾病的筛检纳入常规的疾病防治工作。
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描述性研究常是首当其冲采用的方法。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等),因情况紧急,为了尽快控制流行,保障健康,减少损失,往往先根据对病例或事件分布描述的特征,得出初步结论,及时提出应急控制措施,边实施边调查,而不必等待应用分析性研究方法或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的结果再采取措施。例如,1988年上海发生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调查人员根据早期病例的分布与饮食史的关系,参照1983年该市甲型肝炎暴发流行资料和对毛蚶大量上市情况的了解,初步判断生食毛蚶是导致此次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终止毛蚶销售,同时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最后证实“及时终止毛蚶销售”是完全正确的预防措施。
描述性研究采用简单的统计指标、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三间分布的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等)及切实可行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达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