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8.如何开展冠心病的预防

冠心病是可以预防的。冠心病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而病死率主要取决于医疗救治水平。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冠心病事件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患者发病后多数可以存活。实践证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预防措施的成功。冠心病的预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级别:零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零级预防指在人群中为预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出现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如大气污染)和社会环境(如吸烟、过度饮酒、高脂高盐饮食、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过大等)。零级预防强调在危险因素出现之前就采取措施,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维持理想的健康状态。我国目前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指导合理膳食,积极开发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切实加强控烟工作等都是重要的零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指针对已经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个体,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心肌梗死等临床事件的发生。目前认为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这些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并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冠心病事件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对这些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够对冠心病死亡的下降起到44%~76%的作用。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包括个体生活方式的干预(如膳食调整和体育锻炼),以及降低危险因素水平的药物治疗。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过临床冠心病事件的病人,采取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复发并降低死亡率。二级预防通常包括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心脏康复。既往国外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23%~47%可以归因于对冠心病的治疗。特别是二级预防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相对危险获得较大幅度的降低。对于适当的患者,这种治疗可以产生较高的成本效益。那些曾得过心血管病的人,特别是症状还在持续的患者,对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