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腹主动脉瘤的检查路径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或弥漫性膨出,瘤壁包括动脉壁的全层,即所谓真性动脉瘤;肾脏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直径≥3cm为诊断动脉瘤的标准。查体发现AAA的灵敏度中等(68%),但对非肥胖患者,当动脉瘤大到足以进行介入治疗时有高度敏感性。超声对AAA有高度的敏感性。直径为3.0~3.9cm的小型AAA增长缓慢(每半年2mm),很少破裂或扩大到>5cm,但仍然可以对一些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因此,建议进行低频率的随访监测。对直径为4.0~5.4cm的AAA应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随访。
动脉瘤破裂与瘤体大小有直接关系,直径<5cm者,破裂的可能性为1%~15%;对直径<5.5cm的腹主动脉瘤的监测是安全的,而进行AAA修复后,生存率没有改善。AAA直径>5.5cm的死亡率每年增加10%,未经手术者两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50%;直径>7cm时,破裂的可能性增至72%~83%;因此对直径>5.5cm或每年扩张>5mm的AAA应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年龄<65岁的1.7%的女性和5%的男性,其腹主动脉直径>3cm。超过65岁后每增加10岁AAA的发病率增加6%。对于>65岁人群进行超声学筛查可以减低AAA的致死率。具体的检查路径见图2-1。
一、各种检查模式的作用和优缺点
(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可显示AAA尺寸和近端及远端的范围,以确定移植的种类和长度;显示肾、髂动脉疾病;显示AAA及其上方血管之间的解剖结构。
在多层螺旋CT出现之前,传统的血管造影(主动脉造影)仍被认为是评估主动脉和髂动脉连接区域的金标准,尽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其缺点还包括不能显示管壁、管腔内血栓,二维DSA不能显示AAA的三维结构和关系。
图2-1 腹主动脉瘤的检查路径图
CTA目前已经成为AAA血管内治疗前评估的金标准。与主动脉造影相比,评估主动脉瘤及其相关结构、腔内血栓和主动脉壁的情况更可靠。可以准确显示AAA的三维结构、直径、长度、AAA颈的形状和角度以及髂动脉和股动脉的直径和迂曲程度。
与单螺旋CT相比,多层螺旋CT的优势包括扫描速度更快、对比剂用量较少和纵向分辨率提高。通过多层螺旋CT获得的原始数据结合薄层扫描,可以在任何方位重建图像的同时保持空间分辨率,改善三维重建效果,减少伪影。
(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CE-MRA)
对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对碘剂过敏的患者可以采用CE-MRA检查。结合二维图像和常规MRI在显示AAA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改变与多层CTA一样准确。缺点包括:部分患者不适合(如心脏起搏器植入者)MRA检查;对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钆类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肾源性系统纤维化/肾源性纤维性皮肤病;不能显示血管管壁的钙化。受搏动伪影的影响,非增强MRA在评价AAA上受到一定限制,在显示管壁等方面不如CTA。
二、腹主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要点
临床检查的灵敏度中等,超声检测有高度的精确性。根据腹主动脉瘤大小,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定期行超声随访检查或者进行手术干预(AAA>5.5cm)。CTA或MRA可在修复手术之前评价腹主动脉瘤及相关结构解剖。
参考文献
1.韩显林,刘昌伟 .腹主动脉瘤治疗进展 .临床外科杂志,2009,17(5):340-343
2.黄文光.双源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1004-1007
3.王永梅.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与测量.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2):293-295
4.孙明华,艾松涛,余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6):458-461
5.贾庆帅,赵宝珍.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瘤形成与发展中的血管力学因素.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585-1587
6.Moll FL,Powell JT,Fraedrich G,et al.Manage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11,41(Suppl 1):S1-S58
7.Bodovec JJ,Pollema M,Grogon M.Update on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the abdominal aorta.Radiol Clin North Am.2010,48(2):28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