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癌性内脏痛的评估
一、定义及特征
(一)定义
伤害感受性疼痛按照有害刺激作用的伤害感受器部位不同,分为躯体痛和内脏痛。癌性内脏痛(VCP)是指肿瘤导致的有害刺激作用于内脏组织的伤害感受器而产生的疼痛。
(二)特征
内脏痛主要由C类神经纤维(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传导,传导速度,定位常常较模糊,临床大多表现为痉挛样疼痛、钝痛、绞痛、胀痛、牵拉痛、游走样痛等。对阿片类药物治疗较敏感,但疗效不如躯体痛。属于临床难治性癌痛较常见的类型。
二、诊断要点与评估工具
(一)诊断要点
1.有明确内脏组织肿瘤浸润;
2.定位模糊;
3.常表现为痉挛样疼痛、钝痛、绞痛、胀痛、牵拉痛、游走样痛;
4.对阿片类药物治疗有部分反应;
5.组织损伤祛除或减轻,疼痛会缓解。
(二)评估量表的选择
目前内脏痛没有专用的评估量表,依据已有的影像学诊断证据结合以上诊断要求可以诊断。在评估上,可参考伤害感受性疼痛的评估量表。两个工具可选用:
1.麦吉尔疼痛调查表(MPQ)
研究表明,MPQ可以有效地鉴别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内脏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作为辅助诊断。MPQ是一种多因素的疼痛调查表,在主观疼痛测定中敏感性强,结果可靠,不仅能顾及疼痛体验的多个方面,而且对疼痛不同诊断类型亦十分敏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痛工具。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MPQ调查了307例癌痛患者的疼痛情况,按照患者的疼痛类型不同分为了“伤害感受性疼痛组”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组”,结果比较两者在MPQ中选择的主观感受的描述,则存在显著差异。伤害感受性疼痛患者多选择绞痛、刺痛、放散痛、钝痛、撕裂痛等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疼痛;而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多选择枪击样、刀割样、电击样等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疼痛,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2.PQRST法
这是一个非癌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问诊工具,在癌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问诊过程中,可借鉴此方法引导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表3-3)。
表3-3 PQRST法的问诊条目
三、诊断评估流程
目前,尚没有针对癌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专用标准流程,但是可以借鉴非癌症性伤害感受性疼痛的评估流程来完成(图3-3)。
图3-3 内脏性疼痛的诊断评估流程
(王楠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