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 解 剖
(一)端脑
1.外形和分叶
端脑,即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又名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又名大脑髓质,蕴藏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为基底核。
大脑半球由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5个脑叶组成。临床上有时也将大脑半球分为四个脑叶,即将岛叶归入颞叶范畴,放疗靶区危及器官勾画的颞叶即包括岛叶。
CT图像上,大脑皮质的密度高于髓质;MRI图像上,T1像上大脑皮质低信号,髓质信号高于皮质,而T2像上相反,皮质信号高于髓质(图1-3、图1-4)。
图1-3 大脑灰质、白质结构(CT)
图1-4 大脑灰质、白质结构(MRI T1像位)
在CT/MRI图像上辨认不同的脑叶,主要根据“3沟2线5叶”原则:
3沟(图1-5):
大脑半球内有3条恒定的沟,分别为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将每侧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中央沟:把额叶、顶叶分开,其前为额叶,后为顶叶。
外侧沟:把颞、额、顶、枕叶分开,其上为额叶、顶叶,下为颞叶,后为枕叶。
顶枕沟:把顶、枕叶分开,其前上为顶叶、后下为枕叶。
2线(图1-6):
图1-5 “3沟5叶”解剖示意图(外部观)
图1-6 “3沟5叶2线”解剖示意图(内部观)
由顶枕沟外侧面起,引一虚线至枕前切迹。
此线为枕叶的前界,其前上为顶叶、前下为颞叶、后下为枕叶。
由上一虚线中点,引一虚线至外侧沟后端,此线为颞叶和顶叶的分界:其后上为顶叶、前下为颞叶。
因此影像上辨认出3沟对定位、分区至关重要,以下为脑沟定位的一些原则:
(1)中央沟:
①起于大脑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由上走向前下方,止于外侧沟的稍上方;②中央沟较深,弯形走行,在其前方和后方可见与之伴行的中央前沟、中央后沟;③中央前回通常厚于中央后回。
(2)外侧沟:
位于大脑半球外侧面、斜向后上走行。
(3)顶枕沟:
在半球内侧面后部,自下而上并略转至上外侧面。
通过“3沟2线”,将大脑分为以下5叶(图1-7):
(1)额叶:在外侧沟上方、中央沟以前。
中央沟之前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前沟,两者间为中央前回。
图1-7 “3沟5叶”(MRI不同层面及像位)
(2)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
前面以中央沟与额叶分界;
后面以顶枕裂和枕前切迹的连线与枕叶分界;
下面以外侧裂与颞叶分界。
(3)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为颞叶。
颞叶深部有海马结构及边缘系统(图1-8,图1-9)。
(4)枕叶:顶枕沟以后的部分,位于顶枕沟至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其后端为枕极。
(5)岛叶:外侧沟内侧,被额叶、顶叶及颞叶相邻部位所掩盖,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岛叶外观呈三角形岛状。
岛叶周围以未封闭的三角形的岛环状沟与额、顶、颞叶分界。
岛叶的深面由浅及深依次为:最外囊、屏状核、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尾状核及背侧丘脑。
2.内部结构
包括基底核(又名基底神经节)、内囊和边缘系统等重要结构(图1-8~图1-10)。
图1-8 大脑半球深部结构(侧脑室水平)(MRI)
图1-9 边缘系统解剖示意图
(1)基底核:
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和屏状核(又名带状核)。纹状体又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两部分,尾状核前端粗、尾端细,弯曲并环绕背侧丘脑;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背侧丘脑的外侧,又分为内侧的苍白球与外侧的壳核。
(2)内囊:
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大脑皮质与下级中枢之间联系的重要神经束的必经之路,形似宽厚的白质纤维带。内囊可分三部:额部称前肢、枕部称后肢、两部的汇合区为膝部。
(3)边缘系统:
由边缘叶及与其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组成,位于大脑内侧面,环绕脑干前端和胼胝体周围,包括海马结构、海马旁回、杏仁核、乳状体及扣带回等重要结构。这些区域可以调控在各个状况下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因为边缘系统的重要性,因此有解剖学家将边缘系统称为“第六脑叶”。
图1-10 海马结构(MRI)
A.矢状面;B.冠状面
海马体,又名海马、海马回、海马区,属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左、右大脑半球颞叶深部,具体位于侧脑室下角底及内侧壁,形似海马而得名,全长约5cm。与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在海马内侧有一呈锯齿状的窄条灰质,称齿状回。海马和齿状回合称海马结构。
(二)间脑
位于中脑上方、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大部分被大脑半球遮盖。
间脑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图1-11)。
间脑中间有第三脑室,分隔间脑为左、右两部分。
间脑主要包括背侧丘脑(又名丘脑)、下丘脑、底丘脑、上丘脑和后丘脑五部分。
图1-11 间脑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MRI)
(三)脑干
脑干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从上而下由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组成。
脑干前方(腹侧面)毗邻斜坡,后方(背侧面)与小脑相邻。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下连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图1-12)。
12对脑神经除嗅神经、视神经外均从脑干发出(具体参见脑神经章节)。
中脑位于间脑下方、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
中脑是视觉以及听觉的反射中枢。
中脑的位置与外形:
腹侧面:以视束与间脑分界,有一对粗大的柱状隆起,称大脑脚,其间为深陷的脚间窝、动眼神经从脚间窝发出。
背侧面:有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合称四叠体,又称顶盖。上丘与视觉反射有关,下丘与听觉反射有关。
图1-12 间脑、脑干结构(MRI矢状面)
(四)小脑
小脑位于颅后窝,由中间的小脑蚓部及两侧的小脑半球组成(图1-13)。
图1-13 小脑结构(MRI)
(五)脑血管
1.脑的动脉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间脑后部、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
(1)颈内动脉:
主要分支有:
大脑前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借前交通动脉相连。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供血范围广,沿外侧沟走行。
(2)椎-基底动脉:
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大脑后动脉通过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根部相连。
(3)大脑动脉环:
又称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图1-14,图1-15)。
图1-14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图1-15 大脑动脉(MRI)
2.脑的静脉
脑静脉不与动脉伴行,可分浅、深两组,两组间广泛吻合互相交通。
(1)大脑浅静脉:
由皮质和浅层髓质的小静脉组成。
(2)大脑深静脉:
主要由左、右大脑内静脉汇集而成。
(六)脑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至内分别为硬膜、蛛网膜、软膜。
1.硬脑膜
硬脑膜坚韧而有光泽,由两层合成。
硬脑膜在脑神经出颅处移行为神经外膜,附着于枕骨大孔的边缘并与硬脊膜相延续(图1-16)。
硬脑膜在某些部位内层折叠突出,形成若干硬脑膜隔,使脑更好的得到支持和保护。其中,突入大脑纵裂者,外形似镰,叫大脑镰;突入左、右小脑半球之间者叫小脑镰;突入大脑横裂者,叫小脑幕。
2.脑蛛网膜
脑蛛网膜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
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与软脑膜之间有蛛网膜下隙。
脑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
3.软脑膜
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和神经,覆盖于脑的表面并伸入沟裂内。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图1-16 硬脑膜解剖示意图
(七)脑室系统
脑室为脑内部充满脑脊液的一组腔隙结构,并延伸至脊髓形成中央管。
脑室内表面覆盖有上皮状的室管膜。
脑室系统由四个脑室组成(图1-17、图1-18):左、右侧脑室(第一和第二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侧脑室为所有脑室中最大者,左右各一位于大脑半球内,通过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连。
侧脑室分为四部分:侧脑室前角(又名额角)、体部(又名中央部)、后角(又名枕角)、侧脑室下角(又名颞角)。
图1-17 脑室解剖示意图
图1-18 脑室结构(MRI)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主要由各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其产生和循环方向为:
左右侧脑室产生的脑脊液→室间孔→会同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中脑导水管→会同第四脑室产生的脑脊液→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八)脑池系统
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腔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在一些部位扩大即形成蛛网膜下池,又称脑池,如在小脑和延髓背面之间的小脑延髓池、脑桥周围的桥池、大脑脚周围的脚间池、视交叉前方的交叉池等。
一般将脑池系统分为:
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环池、脑桥小脑角池。
不成对脑池: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延池。
以下介绍常见脑池:
1.大脑纵裂池
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内,内有大脑镰插入,故此池分为左右两部。又称胼胝体周池,前通终板池、后续大脑大静脉池。
2.大脑外侧窝池
位于大脑外侧沟内,周围是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静脉通过。
3.交叉池
视交叉周围,前界是颈内动脉、前方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池内有视交叉。
4.脚间池
又名基底池,其前界是视交叉、后界是脚间窝及大脑脚的内面,两侧界是大脑的颞极,池内有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的水平段。
5.环池
围绕大脑角两侧,连接四叠体池和脚间池,内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丛前、后动脉、基底静脉和滑车神经通过。
6.桥池
又名桥前池,位于枕骨斜坡和脑桥腹侧面之间。上通脚间池、两侧通脑桥小脑角池,池内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
以上6个脑池在影像学上统称为鞍上池(图1-19),因为位居蝶鞍上方而得名。其前方为大脑纵裂池,前外侧为大脑外侧窝池,后外侧有环池,后方为脚间池,鞍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
图1-19 鞍上池范围(粉红色区域)(MRIT2像)
7.延池
位于延髓腹侧和枕骨斜坡之间。两侧的椎动脉在此汇合成基底动脉,池内还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通过。
8.四叠体池
位于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蚓前缘之间,向上通大脑大静脉池。
9.脑桥小脑角池
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交界处,为桥池向外侧的延续。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此池入内耳门。
10.小脑延髓池
又名枕大池,是最大的脑池。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池的两侧为小脑半球的后下部。
图1-20 主要脑池结构(MRI 横断位)
A. T1像;B. T2像
临床上常将脚池、脚间池和四叠体池共同围成的脑池称为环池(图1-21)。
图1-21 环池结构(粉红色区域)(MRI 横断位)
A. T1像;B. T2像
图1-22 主要脑池结构(MRI 矢状位)
A. T1像;B. T2像
其他脑池尚有:
(1)帆间池:
又称中间帆腔、或第三脑室上池、或第三脑室脉络组织池。位于第三脑室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联合的下方,为一尖向前的三角区。帆间池较小,正常情况下不全显影,只有扩大时才显影。
(2)大脑大静脉池:
四叠体向上的延续,位于第三脑室后方、胼胝体压部后下方,四叠体池和松果体的上方。池内前有松果体、后有大脑大静脉。
(3)小脑上池:
位于小脑幕下方和小脑上面之间,向前通四叠体池。
(4)终板池:
位于终板的前方、胼胝体嘴的后方,为一纵行的狭长裂隙,向后下通交叉池。
(5)小脑溪:
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小脑蚓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