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孝贞针灸集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教学讲稿

第一节 刺灸心法

一、常用《内经》刺法分类及其临床运用

《灵枢·官针》记载刺法的内容有:五刺法—“五刺以应五脏”,九刺法—“九刺以应九变”,及十二刺—“十二刺以应十二经”,加起来共26种,主要阐述针刺的部位深浅,发针多少与针刺角度和刺血等方法的使用原则,有的属于配穴法,如偶刺、报刺、输刺法、远道刺、巨刺、经刺等。现把目前常用的方法分类:浅刺与深刺,多针刺及刺血四种,并结合临床应用加以阐述。
(一)深、浅刺类
疾病的部位有表里、深浅、在经在络之不同,针刺的深度亦应有所深浅,病浅则针刺亦浅,病深则针刺亦深。深刺或浅刺常根据以下几点决定:①病之缓急:刺急者,深内而浅发针。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②脉之虚实:脉实者,深刺之,以泻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③病位: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泻。④穴位处肌肉厚薄:肌肉厚则相对深刺,反之宜浅刺。⑤针感:针感弱者相对深刺,强者宜浅刺。⑥机体胖瘦:肥人相对深刺,瘦者相对浅刺。
1.浅刺类
常用的浅刺法有毛刺、半刺和浮刺。近代应用有皮肤针、头针、耳针、腕踝针等,实际上是古代毛刺、半刺和浮刺的发展,其机制与经络学说的皮部有关,从生理上说,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机体浅表的相应部位,必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浅刺同样能够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疗相应的内脏疾病的作用,当然还必须结合一定的手法,才能得到良效。
浅刺往往与多个穴位相结合,又称浅刺多针法,临床上对面神经及小儿麻痹后遗症常用浅刺多针法。如面瘫日久达半年以上,正虚邪恋;或陈旧性扭伤,肌肉失于营养,致肌肉萎缩。具体方法是进针深度2~3寸,在押手法下迅速进针捻转十余次,要求捻转频率快,幅度适中,局部应有得气感,再根据虚补实泻进行捻转操作1~2分钟即起针,也可留针。
(1)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用短毫针在皮肤穴位或病灶局部浅刺即起,不进入肌肉,一般不出血。现在的皮肤针即是从毛刺发展而来。临床应用:股外侧皮神经炎,中医属于皮痹范畴,由皮肤受寒引起,病位较浅,症状是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用皮肤针在麻木区上下轻轻叩刺,2~3分钟左右,隔日一次,一般5~8次能愈。
再如四肢指、趾端麻木,乃气虚所致,可用毫针在十宣穴或气端穴,轻轻点刺一下,再结合其他穴位,如上肢加大椎、手三里、外关,下肢则加足三里、解溪等,可使气达指、趾端。
面瘫日久,面部麻木,感觉异常,可用梅花针叩刺面部穴位。
(2)半刺:“浅刺疾出,以应肺。”《内经》云:“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以取皮气,肺之应也。”针刺达皮层下,0.2~0.3cm。名为半刺,说明要比毛刺略深,毛刺是达皮肤毫毛处,半刺在皮肤层,刺入即起,不留针。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小儿疾病,如小儿腹泻,可在天枢、气海、足三里、大肠俞等穴用毫针半刺,亦可在头部阳白穴,阳白上发际及入发际1寸处,左右各3针,此法在冬天甚宜,不需脱衣,操作方便。小儿因伤食、受寒或病毒性泄泻均可运用,一般1~3次,最多10次可愈。
(3)浮刺:《内经》中十二刺之一,“傍入其针而浮之,治肌肤急而寒”,又称沿皮刺,“引起皮肤乃刺入”,目前发展为腕踝针,即在腕部和踝部的六个点进行皮下针刺的一种方法,不需辨证论治,而是按疾病的部位选点。操作:先直刺入皮下,再将针横卧在皮下进针,留于肌肉层。针刺方向一般朝上,如治疗四肢末端部位病症则针尖向下。适用于穴下为重要脏器处;虚弱病人不耐针者,留针30~60分钟,不做提插捻转手法,亦不需有针感。亦可用胶布固定以久留针。
腕踝针疗法的适应病症相当广泛,且在不断拓展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应用于50余种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诸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关节痛、痛经等止痛作用明显,疗效迅速。对心律失常、面肌痉挛、面肌麻痹、急性乳腺炎、哮喘、皮肤瘙痒症、遗尿、癔症等有较好的效果。对急性结膜炎、近视眼、高血压、中风偏瘫等亦有一定疗效。
2.深刺类
(1)输刺:在九刺中的解释:“刺诸经荣输、藏输,荣输者,背俞穴。”在十二刺中的说明:“稀发针而深之,直入直出,慢退针而深入,治气盛而热者,应肾。”方法:用1.5寸毫针在穴位处直入直出或直入近骨加提插及捻转手法得气留针或即起针,以治骨痹。
临床应用:如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筋骨痹证,肝主筋,肾主骨,患者肝肾亏虚,感受风寒湿邪留恋不去,日久迁延不愈。在治疗此类病时,除了深刺关节处的穴位,如曲池、膝眼、丘墟等,加温灸效果更好,还可配伍大椎、肝俞、肾俞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若有脾胃不和者加脾俞及足三里,以调养后天之本。按照上法标本兼治,则治疗效果较好,至少使病情不再进展。
深刺法治疗内脏疾病,要注意勿刺伤脏器,如肺、肝、脾、肾、心、胆、延髓等处,均不可过深。腹部穴近胃肠处,稍深无妨,但也不宜过深,一般在1.5寸左右。针关元、中极等穴近膀胱,需令患者排尿。
我在临床治疗胃肠炎腹痛吐泻的方法是:双侧天枢、下脘(或建里)、气海,组成脐周四穴,用2寸针刺入1.5寸左右,得气后用捻转泻法1~2分钟,针旁加艾条灸;有吐者加内关、足三里,泄泻者若止痢穴有压痛可斜刺1寸左右。均用泻法,留针30~45分钟,往往一次见效。
(2)合谷刺:五刺之一,同“分刺”—刺分肉间。操作方法是:先直刺,达一定深度后,将针退出,再向左右刺如鸡爪,所以又名“鸡爪刺”。名曰分刺是因为刺肌肉间的方法,如治疗小腿抽筋刺承山穴,先直刺承山穴,得气后,将针退出,向左右腓肠肌边缘捻转针刺,最后需留针者则居中。
临床应用: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发音障碍或癔症性失语,常取上廉泉或廉泉穴用合谷刺法。方法:直刺上廉泉或廉泉穴,捻转得气后,再向左右刺,深度一般在1.2寸左右,不留针,如留针则居中。尚可配合哑门、通里,癔症性失语可配合内关穴。
(二)多针刺法
1.傍针刺
正入一针,旁入一针,加强针刺的作用,治痹久而不愈的病。
临床应用:慢性坐骨神经痛或梨状肌劳损,针环跳穴时若针感不能下传,则可在旁隔0.5~1寸处再刺一针,以加强针感。
2.齐刺
十二刺之一,正刺入一针,旁入两针,治痹久而深者,或需加强刺激作用者,现代常用的“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腰三针(腰阳关、双侧大肠俞)”等是其发展应用。
临床应用:如梨状肌劳损,病位较深,可用3~4寸长针,刺环跳穴加左右各一针,深刺并温针灸,配穴为阳陵泉。如急性痛甚者,则用电针,环跳与阳陵泉配对,选择连续波20分钟左右,效果较好,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扬刺
十二刺之一,正刺入一针,旁入四针,治寒痹范围较大者,现用于良性肿块,如囊肿等。
临床应用:针对脑病患者,选择百会透四神聪法即为扬刺法。腱鞘炎皮下囊肿,大多生于腕踝关节处,起初以手按压囊肿处有波动感,日久则囊肿发硬,影响关节活动。治疗可用扬刺法,如囊肿尚小可用齐刺法或傍针刺法,针尖不宜深至骨,先用捻转泻法,再用温针灸法20分钟,出针不按针孔,而是用手指挤按囊肿,有液体则尽量挤出,一般2~5次可愈。再如脂肪瘤、子宫肌瘤,用扬刺加温针灸也效,但针刺不宜太深。
(三)刺血类
1.络刺
《内经》云“刺小络之血脉”,即针刺浅表可见的血络即浅表毛细血管放血,多用于实热之证。
临床应用:如急性腰肌扭伤可用三棱针速刺委中穴出血,出血量数滴。中暑可选委中、曲泽点刺出血,以达到退热解暑的作用。又有刺络拔罐法治疗久痹或局部新伤,方法:在一定的部位而不一定是血管上,多针浅刺后加拔火罐,促使出血。如急性乳腺炎可在背部相应的部位进行刺络拔罐,可配合少泽穴;三叉神经痛,选择太阳穴、颧髎、颊车刺络拔罐,出血5ml左右;感冒发热全身不适,取大椎、肺俞、心俞等穴;冠心病心绞痛取身柱、心俞、厥阴俞。
2.点刺
不属《内经》刺法范围,在选定的穴位用三棱针速刺出血,如不见出血,用手挤压使出血,有清热醒神的作用。如高热昏迷,在十二井穴或十宣穴点刺出血,再用毫针刺大椎、合谷、曲池等穴;中风昏迷宜点刺十二井穴,古称大接经法,再刺人中、百会,人中用雀啄灸法至病人眼泪流出为止。头痛日久不愈者,常在太阳、攒竹穴处有筋结,可在此点刺出血,再针风池、头维或悬颅、合谷穴,泻法操作20分钟,一般10次一疗程即愈;另外,还有咽喉痛选择少商点刺;麦粒肿取耳尖点刺出血。
3.赞刺
又可称散刺,用三棱针在局部病灶处,散刺十余下,或者先在外围一圈,然后再往里刺,这样可使病灶不再蔓延扩大,如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斑秃、白癜风等。
临床应用:肌肉慢性劳损属于气滞血瘀者,用赞刺法出血,若血量不多,再加拔罐,注意患者若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凝血功能差则不宜用此法。
我在临床治疗流火丹毒(下肢红肿疼痛,行走困难),用青霉素无效者,多用此法,在针后局部让血水自流,直至停止,一次后症状即可缓解,4~5次而愈。头发脱落成斑块状,称为斑秃,可用皮肤针在斑秃外围叩刺,再局部赞刺,亦可配合风池、大椎等穴,令微微出血,消毒干棉球擦净。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轻者1~2个疗程可好转或痊愈。

二、针刺补泻法探讨

(一)虚实的含义
《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精气夺则虚”—多指久病、体虚(包括里寒、阴阳气血之偏虚)。
“邪气盛则实”—多指新病(包括热证、表证、阴阳气血之偏盛)。
(二)补泻的含义
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与邪正的虚实。
补泻的含义:①指功能作用:即原则上的补泻是与机体的功能状态相关。补: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称为补法。泻: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盛的机体恢复正常的方法叫做泻法。②指具体的操作手法。
决定补泻的因素有:患者的机体状态;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术者的操作手法;患者的感觉反应。
(三)常用补泻方法
Ⅰ.徐疾补泻
1.含义
(1)指进出针快慢:《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疾内而徐出也。”
(2)指出针按压针孔快慢:《灵枢·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3)泛指一切补泻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数迟”;《灵枢·小针解》“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灵枢·官能》“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
目前一般以第三种为多,《铜人针灸经》“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
2.操作方法
补—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徐进疾出。泻—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疾进徐出。
3.机制
徐进疾出为补:徐进—引导阳气,由浅入深;疾出—不令真气外出。疾进徐出为泻:疾进—使真气疾进;徐出—邪气由深出浅。
4.适应证
补法适用于肢体酸麻等症;泻法适用于清热、镇痛、消炎等症。
本人体会,仅以进出针快慢构成补泻是不够的,以起针后疾按针孔,与缓按针孔,只能代表开阖补泻。故认为徐疾补泻法以《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数迟”及《灵枢·小针解》“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为妥,即指针刺的时间长短。
Ⅱ.提插补泻
1.含义
以上下提插幅度快慢分。首见《难经·七十八难》:“按针为补,提针为泻”“推而内之是为补,动而伸之是为泻。”发展盛行于明代,谓“紧按慢提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医学入门》:“凡补针先浅而后深入,凡泻针先深而后浅。”又:“凡提插,急提慢按为冰凉(透天凉),慢提紧按为烧身(烧山火)。”《针灸大成·问八法流注》:“紧提慢按似冰寒,慢提紧按如火热。”
2.操作方法
补:先浅后深,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三进一退)。泻:先深后浅,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一进三退)。
3.机制
调和营卫、内外阴阳之气。《针灸大成》:“营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交气于五脏,故泻者先深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针灸大成·问针灸补泻》:“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补:以按为主,引导阳气入内。泻:以提为主,使邪气随针而出。
4.适应证
一般常用于脏腑功能失调病证,如胃下垂、便秘等,此外,亦用于炎症、痛证、痉挛等病证。
Ⅲ.捻转补泻
1.含义 以捻转角度大小分。首见《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其解释有二:
(1)指方法:《针灸大成》:“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高武《针灸聚英》:“其补者,有饿马摇铃;其泻者,有凤凰展翅。”《黄帝素问直解》指出:“泻必用方,则大指后退,食指前进,其孔似方;补必用员,则大指前进,食指后退,其孔似员。”
(2)指功用:《灵枢·官能》:“毋忘其神”,“月满无补,月损无泻。”《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南京中医药大学《素问译释》编者按:“《灵枢·官能》指法而言,《素问》乃指用言。”
2.操作方法 补—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较轻,时间短。泻—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时间长。
3.机制 调和经脉之气的往来,《针灸大成》所谓:“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捻转角度小,刺激量弱,故为补;捻转角度大,刺激量强,故为泻。
4.适应证通治经脉、气血、脏腑失调病症。用于眼、耳及穴下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的捻转补泻;或使用运气手法使针感传导时,使用本法。
Ⅳ.开阖补泻
1.含义
根据针孔按与不按分。《素问·调经论》:“泻实者,外门不闭,摇大其道;补虚者,闭塞其门,精气乃得存。”《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2.操作方法
补—出针后按揉针孔。泻—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针孔。
3.机制
补—不令真气外泄。泻—听任真气外泄。《素问·离合真邪论》:“大气皆出,故名曰泻;推合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名曰补。
4.适应证
补—用于虚证或虚实不分之疾病。泻—运用于实热证、闭证。
Ⅴ.迎随补泻
1.含义
迎随补泻的含义,诸家解释不一,晚近著作中,多把针尖顺逆定为补泻。
关于针芒朝向,《灵枢·九针十二原》“往者为逆,来者为顺……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始终》“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难经·七十二难》:“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者,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针灸甲乙经·针道第四》:“刺虚者刺其去,刺实者刺其来。”以上均含有顺经随之刺而为补,逆经迎而刺之为泻的意思。认为迎随是补泻手法的统称。
(1)张洁古云:“呼吸出纳,亦各迎随。”
(2)汪机《针灸问对》“迎随即提插也。”
(3)《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捻转补泻是迎随之法也。”
(4)马莳、张隐庵亦云:“徐疾补泻亦各迎随。”
2.操作方法
补—针灸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挨次而针。泻—针灸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或逆着经脉方向挨次而针。
3.机制
随而济之是谓补。迎而夺之是谓泻。
4.适应证
一般疾病均可运用,但临床并不切实际。例如任脉的刺天突与廉泉为例,天突大多以针尖向下刺,任脉自下而上,实非天突穴只有泻而无补;廉泉一般多针尖向上刺,实非均补有而无泻。故本人认为针芒之顺逆而言补泻,实不足取。
Ⅵ.呼吸补泻
1.含义
《素问·离合真邪论》《素问·调经论》:补法—呼尽内针;候吸引针。泻法—吸则纳针;候呼内针。
2.机制
呼气时进针,腹肌松弛,刺激量弱。呼气时出针,邪气随针而出。
3.适应证
近代认为一般适用于腹部穴针刺。
Ⅶ.平补平泻
1.含义
《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杨继洲《针灸大成·问刺有大小》曰:“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而已。”
2.适应证
一般虚实不太明显的疾病,均可应用。至于有泻无补,乃古人的一种看法,补虚不足,泻实有余。个人认为补阳虚效好,补阴虚不足。《内经》:“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Ⅷ.简易补泻法
由于临床对于补泻操作往往不是单一进行,故现将其法简单应用的方法述之于下。
1.补法
趁病人呼气时进针,缓慢按几步捻进;行针时着力在插,捻转角度小。留针时间短,或不留针,出针快而轻,起针后急按揉针孔。
2.泻法
趁病人吸气时进针,很快插到所需的深度;行针时着力在提,捻转角度大,力求把感应扩大加深。留针时间长,或间歇动留针,出针时缓慢或再捻转摇大针孔,或令出血,起针后不按揉针孔。
3.平补平泻法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Ⅸ.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强度即指针刺时刺激量,刺激量有强、中、弱之分。针刺补泻操作中寓有一定的刺激量。针刺是一种机械的物理疗法。由于古代补泻名义繁多,操作复杂,从而阻碍了发展。改补泻而用刺激量者,首创于近代红军医生朱琏同志,她在随军的过程中,因部队缺医少药,又看到地方的老针灸医生治病有良好的效果,就不耻下问,虚心学习针灸,并积极治病,还创办了针灸培训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时董必武、朱德同志有了病也被她治好,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朱琏同志著有《新针灸学》,该书特点是把补泻改为刺激量叙述,并且认为强刺激有抑制作用,弱刺激有兴奋作用。此书发行于五十年代,使当时一蹶不振的针灸学兴旺起来。因为以刺激强弱来代替补泻使学习者易于掌握,所以对普及针灸起到良好作用,至今在临床仍然为多数医生所应用。
针灸的刺激强度,一般可以从病人对感应轻重的反应来衡量。不同的穴位、组织、疾病、体质,往往会对刺激强度有不同反应,所以下表所列具体刺激量的手法,亦是要因人、因穴、因病灵活运用。这里需要说明的,刺激量还应以病人反应为主要条件,内因为主导,始终是事物的规律。
1.含义
(1)强刺激(又称重刺激)
1)操作方法:提插和捻转的幅度和角度较大,频率较快,一般是捻转角度在360°以上,提插幅度在3分以上,或作短促强刺激不留针,或强刺激再留针,留针时间长至15分钟以上到数小时。
2)患者感应:有困重难受感觉,或向四周、远端扩散,或有较持续的舒适感、困重感。
3)适应范围:体质强、耐受程度较好的患者。较多用于四肢穴位,治疗急性疼痛、痉挛、炎症或休克,感觉减退或丧失等病症。
(2)弱刺激(又称轻刺激)
1)操作方法:提插和捻转的幅度和角度较小,频率较慢,一般是捻转角度在180°以下,提插幅度在3分以下,或不留针,或静留针,留针时间5分钟左右。
2)患者感应:有舒适感或轻微酸胀感。
3)适应范围:体质虚弱、耐受程度差的患者,有晕针史或初诊患者。较多用于头面部及重要脏器处穴位,治疗慢性虚证。
(3)中等刺激
1)操作方法:介于强弱刺激之间,捻转在180°~360°之间,提插幅度在3分上下,频率中等。
2)患者感应:有一定酸胀感而可耐受,有时亦可向四肢扩散。
3)适应范围:适用于一般体质和一般虚实不太明显的普通疾病,临床比较多用。
2.强、弱刺激
在临床的应用强与弱是相对的,即便同一种刺激,可随性别、年龄、职业、疾病、体质等不同会有不同反应。即是说,同一刺激强度对一部分人来说引起的反应是轻微的,而另一种人则可能引起强烈的反应。一般说来,儿童多敏感,反应多强;久病、年老者,反应多弱。脑力劳动者,反应多强;体力劳动者,反应多弱。惧怕针灸者宜弱刺激,体弱敏感者,反应多强。故刺激强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一般畏寒怕冷、四肢厥逆,大便溏泄者,根据“寒则留之”的治则,给予强刺激。疼痛剧烈,持续不减、拒按,强刺激不留针。肢体麻痹或瘫痪,初起可轻刺激,久则呈弛缓给予强刺激,不留针。神经或内脏功能亢进者,如头痛甚,胃肠痉挛,宜强刺激。功能低下,内脏下垂者,宜强刺激不留针,或弱刺激,短时间留针。疼痛轻微,时作时止喜按揉者,宜弱刺激留针。
3.补泻与刺激量的关系
(1)含义异同:补泻包括补虚泻实的功能作用和具体操作手法两方面含义,而刺激量则单指操作时的刺激强度,病人有强烈的或轻微的感应。两者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补法多是弱刺激,泻法多是强刺激。但内脏下垂的阴挺,胃下垂,就脏腑辨证应是中气下陷的虚证,理应用补法的弱刺激,但临床常用强刺激效好。脾胃湿重,胃纳不振,辨证为实,操作宜用弱刺激或中等刺激。
(2)比较:如提插补泻的紧按慢提的补法,刺激量较重,紧提慢按的泻法,刺激量反轻。又捻转补泻,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为泻。从力量角度上讲,大指在单位所在的时间内所做的功率比食指大,所以施行补法时针刺感应多强烈;泻法则反而较弱。仅就以上两种补泻就可说明,补法不可单指弱刺激,泻法就是强刺激。但现今为了普及针灸,便于说明,往往有的针灸医生,多数以刺激量言补泻;或者以弱刺激代替补法,强刺激代替泻法。我们认为还是分开说明好。

三、针刺补泻要点及刺激量的关系

针灸治病采用补泻方法,不能单纯拘泥于手法,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1.治神
《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灵枢·小针解》曰:“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气血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者,正气也。”“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说明治神的重要性。《灵枢·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灵枢·小针解》:“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临床应用:“随意而调之”“凡刺之真,必先治神”。说明操作要随着人体的不同情况而灵活掌握。就人的类型而言,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内血液、胆汁、黏液等液体比例不同,将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结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神经学说,将人分为四种神经类型:不可抑制型(胆汁质型)、活泼型(多血质型)、安静型(黏液质型)、弱型(抑制质型)。我国古代《内经》的《灵枢·通天》中把人的气质分为五态,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偏柔为阴,偏刚为阳,阴阳较平衡为平和)。因此,补泻不能以单纯操作而言,更不能以现代所讲的强刺激就是泻,弱刺激就是补为标准。有的人敏感、体虚,稍一刺激就有强烈感应,应视为泻,有的人需用较强刺激才有感觉,仍可谓补,如胃下垂等病用强刺激,亦只能称补法。
2.针刺补泻不能与药物之补泻等同
针刺的补,不同于药物的补。历代医家认为针刺有泻无补的论点较多,如清代医家廖润鸿、杨继洲等。《灵枢》亦有若干篇中提及针刺补虚不足,而有“五虚乃近,五实乃远”“气血阴阳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说。又说:“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气,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故廖氏说:“针刺补虚不足,泻实有余。”杨氏引证《内经》曰:“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疾也。”“真乃砭石针刺,即无气又无味,破皮损肉,气皆从孔窍出,何得谓补?”
因此,个人体会某些属体液不足的脱水脱液患者,或者中医属于气血不足者,单靠针刺其力不够,应予以补充实物:输液、服药或者食补。针刺实验亦虽有红细胞、白细胞的升高,若就一时的调整是好的,因其只是一时性现象,非实物补充不足以挽救垂危,或有所不济。针对某些虚证,有人认为针刺的近期效果较好,远期不佳,往往指一些慢性虚证而言,当然亦有指治实证者,但原因复杂,如针力不足,病因未明确,取穴失当等,皆可导致针效欠佳。
3.“补泻反”的认识
古代有“该补则补,该泻则泻,效如桴鼓”以及“补泻反则病益笃”的记载。临床关于后者,虽不尽然,但仍应引起重视。补泻操作应重在患者,内在因素的耐针量、针感。《内经》载“粗守形,上守神”“凡针之法,必先本于神”。调神最为重要,并且要“随变而调之”,根据患者神色形态的改变,随时调整手法最为首要。
4.补泻与刺激量的关系
如前所述,补泻是包括功能作用和操作两方面含义,而刺激量则单指操作而言。一般说,针刺治病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显示作用。补法近似弱刺激,泻法近似强刺激,平补平泻近似中等刺激,这是相对而言,而非绝对,因为补法和泻法各有强弱刺激。如临床上治疗妇女子宫脱垂患者,在针腹部穴时,以强刺激手法较好,因该病属虚证,虚则补之,故虽属强刺激,亦属于补法。再如处理体质虚的敏感患者,医生使用了弱刺激,患者也不堪忍受,所以在这里,弱刺激就只能是泻法。
刺激量有强、中、弱之区分,但构成刺激量之大小,又与患者穴位、组织、疾病、体质之不同,往往会对感应的强弱有不同反应。另外,刺激量与术者操作手法有关,故与医生、患者等各因素有关联,但内因是决定因素,所以,患者感应强度是为主因。综上所述,针刺补泻和刺激量不能等同。

四、关于古代医家有关针刺有泻无补的见解

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附篇中言:“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病也。今人鲜用之,或知其无补而不用欤?抑元气禀赋之薄而不用欤?或斫丧之多而用针无益欤?抑不善用而不用欤?”清·廖洪润在《针灸集成》中曾说:“针刺有泻无补。”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破皮损肉,发窍于身,气皆从窍而出矣,何得谓补。”经曰:“气血阴阳俱不足者,勿取以针,和以甘药。”又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气,老者绝天,壮者不复矣。若刺谓者皆是有泻而无补也。”《灵枢·脉度》:“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以上所言,说明了古代对针刺有泻无补、针刺宜于实证而不适于虚证的看法。根据临床针刺对虚证确逊于实证的治疗,但不等于针刺毫无补益作用。近代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和灸法都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对机体大量液体的丧失、失血失液、亡阴或阴虚甚的病证,单靠针刺来补确实是力所不能及的,而需要调以甘药,或服药亦来不及而需补液输血以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