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水针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经络穴位诊断法

第一节 经络诊断法

经络诊断法是运用经络学理论,通过四诊及现代仪器的探测对经络及所属脏腑病症进行辨证诊断的方法。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反映病候,传注病邪,脏腑有病,外应体表,因此经络的病候是脏腑器官、皮肉筋骨等功能异常的表现,同时由于经脉联络一脏一腑,有的则联络数脏数腑,加之脏腑经络间的阴阳表里,生克制化等各方面的生理、病理的影响,因此经络诊法可以收集多个脏腑器官的症候群。
经络诊法在临床上确有其实用价值,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的诊法之一,且对于推动中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病候
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经络就会通过所联系的相关部位,反映出各种症状和体征,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一)十二经脉病候
诊断时既要注意本经循行部位及联系器官的病证,又要注意本脏腑的病变,同时还要注意与本经或本脏(腑)有关的脏腑疾病及其他疾病。
根据十二经病候发生的部位、联系的脏腑器官,临床重点诊察:
1.手太阴肺经
胸部、咽喉、鼻部和肺脏及其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2.手厥阴心包经
胸、心、胃、情志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3.手少阴心经
胸、心、舌、情志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4.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眼、鼻、口齿、咽喉、热性病、肠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5.手少阳三焦经
头颞、眼、耳部、咽、热性病、肠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6.手太阳小肠经
头、项、眼、耳、咽喉、热性病、情志、小肠及其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7.足太阴脾经
腹、胃、肠、小便、阴部疾患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8.足厥阴肝经
胁、肝、少腹、小便、阴部、头部疾患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9.足少阴肾经
腰腹、肾脏、生殖、小便、阴部、咽喉、神志病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10.足阳明胃经
头面、鼻部、口齿、咽喉、热性病、胃肠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11.足少阳胆经
头颞、鼻、目部、咽喉、胸胁、热性病、胆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12.足太阳膀胱经
头项、巅顶、鼻、目部、腰背、热性病、神志、膀胱及经脉体表循行部位。
(二)奇经八脉病候
奇经八脉病候实际上是所联系的十二经脉的综合症候。例如,妇科经、带、胎、产疾病在病机上多责之于冲、任、带脉功能失调。在病理上又与肝、脾、心、肾及胞宫等脏腑经脉有关,因此冲、任、带脉病变包含了这些脏腑及经脉的病症。
(三)络脉病候
络脉病候较为简略,其中十二经脉的络脉病候已在十二经脉中论及。
观察浅表络脉的色泽变化是络脉理论指导临床诊察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络脉实证时邪壅血瘀,脉气不通,所以在体表就可显现出来。相反,若气血不足,络脉空虚则干瘪不易观察。
二、经络诊察法
经络诊察法是医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现代科学仪器,诊察体表经脉循行部位阳性反应而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包括了压痛、皮下结节、隆凸、凹陷、红线、白线、线状皮炎、线状湿疹等可见的经络现象和“看不见”的隐性经络现象。
(一)循经望诊
用肉眼观察经脉循行部位的色泽、润燥和形态变化以诊断疾病。
1.望色
一般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赤色主热证,赤甚为实热,微赤为虚热;黄色主虚、湿;白色主虚、寒、血脱;黑色主肾虚、寒、痛、水饮和瘀血。
2.形态改变
某些皮肤病沿经脉循行路线分布。主要病理变化为表皮、真皮血管周围炎性浸润。
(二)循经问诊
包括问局部异常感觉(疼痛、麻木、酸胀、发热、发凉、蚁行感等)、局部活动异常(活动不灵或异常活动等)、循经异常感觉(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异常)。
(三)循经切诊
1.脉诊
以医者手指诊察患者的脉搏,以推测诊断病情的方法,是针灸临床决定针刺深浅、补泻及刺灸宜忌的重要依据。有遍诊法、三部诊法(诊人迎脉见图3-1,诊寸口脉见图3-2,诊趺阳脉见图3-3)。
图3-1 诊人迎脉
图3-2 诊寸口脉
图3-3 诊趺阳脉
2.切肌肤
切肌肤是用手沿经络循行所过部位循按,以获取肌肤的温凉、软硬、压痛等,以判别疾病的虚实寒热(图3-4)。
(四)循经按压
循经按压是医者用手直接在经脉所过部位触摸、按压,寻找阳性体征和反应,借以推断病变的方法。
图3-4 切肌肤
1.触法(图3-5),其中常用的有:
滑动法:用指腹沿经络循行路线轻轻旋转移动,以寻找经穴浅表部位的阳性反应(图3-6)。
图3-5 触法
图3-6 滑动法
按揉法:指力稍重滑动以寻找经穴或皮下较深组织中的阳性反应 (图3-7)。
移动法:拇指用力较大,力量集中其尖端,沿经络滑动按肤寻找经穴皮下组织深层条索状阳性反应(图3-8)。
图3-7 按揉法
图3-8 移动法
推动法:以拇指指腹沿经络路线推察,主要用以寻找腰骶部的阳性反应(图3-9)。
2.按法 是医者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经脉循行部位,以获得阳性反应的方法。按法有轻按(轻压疼痛难以忍受者)、中按(用中等力量按压疼痛,但可忍受者)、重按(用力重而疼痛轻微者)三种手法。
三、部位辨经
部位辨经就是根据疾病的部位判断病在何经的方法。例如,临床上出现腿痛,痛在下肢外侧中间,为足少阳经病变;痛在下肢前廉为足阳明经病变;痛在下肢后廉为足太阳经病变。
图3-9 推动法
四、特有症状辨经
经络和人体的脏腑器官密切相关,在病理状态下,经络依靠其联系而传注病邪,内在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因此,临床可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辨别相应内脏的病理变化。如手太阴肺经:“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这些是肺经辨证的依据,根据这些症状,可诊断病在手太阴肺经。
五、皮肤电阻测定
皮肤电阻测定就是通过经络测定仪客观、定量检查经络腧穴的电阻变化,以数值高低分析、判断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诊断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经络皮肤电阻仪(图3-10)、穴位皮肤电阻测定仪等(图3-11)。
图3-10 经络皮肤电阻仪
图3-11 穴位皮肤电阻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