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基本原则、患者基本评估和处理

第一章 神经外科重症单元的基本配置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单元的合理设计以及配置对医疗质量、患者预后效果、患者以及医患感受等有重要影响。因此良好的神经重症监护单元(neurocritical care unit,NCCU)设计及配置至关重要,神经外科重症单元的配置目的是围绕重症患者的治疗便利及抢救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参考《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的规范标准,以及2013年发表的《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神经外科重症单元作为一个功能单位,应该具备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独立的场所以及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一、人员配置要求
从事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的相关医护人员是特殊专科的重症医护人员,要求相关的医生和护士必须接受过神经外科学和重症医学的相关培训及操作。神经外科重症单元要有副高级以上医师全面负责医疗工作。建议封闭式管理的独立团队是NCCU的理想模式,封闭式NCCU建议医师人数与床位之比为0.5∶1~1∶1,建议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1以上。还可以根据各医疗单位具体情况配备呼吸治疗师、电生理技师、康复理疗师以及其他配套设备的技师。
神经外科重症医生应该熟练掌握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病理以及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等相关专科知识,掌握颅内压监测、脑电生理学、脑血流监测技术,同时还必须接受呼吸机的使用、常见心血管的处理、中心静脉及动脉压力监测等各种技能培训,具备处理各种内科重症患者的基本能力和经验。
二、空间及环境设计要求
建议单元规模以10~20张/100张神经外科病床床位为宜,过分庞大的NCCU设计以及运行会降低临床效率。每张病床使用面积不少于9.5m 2,建议15~18m 2,床间距应在1m以上;室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相对湿度60%左右;可根据情况增加单间病房的比例以及设立单独的正、负压病房,必要时配置空气净化设备。空间环境设计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以利于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护理单元的配置对NCCU的管理也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护理单元分为:①中心护理站;②护理分站;③护理观察单位。中心护理站是所有单位的枢纽,执行着临床管理、员工互动、临床教导和接待等功能。中心护理站的位置距离护理观察单元要在合理范围内,以利于医疗配送以及保障员工进行沟通。
神经重症监护室内除重症昏迷的患者,尚有部分清醒的神经重症患者,由于偏瘫或其他原因被限制在床上,这些患者长期处于独立空间有可能诱发谵妄状态。自然光线或者模拟自然光变化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感官正确取向和昼夜节律,从而减少谵妄的可能性。同时应该尽可能减少医院内常见的噪声(电话、报警、手推车、制冰机、护士换班、员工谈话、其他患者的哭声与咳嗽声)对患者的影响。
三、设备配置要求
NCCU的设备配置根据各级医院的具体条件及必要性进行设置,设备配置方案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1.一般配置
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除颤仪、心电图机、排痰仪、气道湿化设备、胃肠营养泵、间歇充气加压泵、血气分析仪、多功能气垫床、制冰机或相应的低温治疗设备、医院相关科室支持的床旁X线摄片、床旁B超以及相应的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2.NCCU专科配置
颅内压监护仪、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纤维支气管镜、移动呼吸机和血栓防治设备。
3.可选配置
移动超声、移动CT、床旁X线机、脑组织氧含量监测仪、脑组织微透析仪和血透析机。
四、院内感染控制及医护、医患交流配置要求
NCCU病房中预防感染成为重要的关注课题。良好的病房通风,完善方便的洗手设施,均可以减少获得性院内感染的机会。单床的床单位可以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因此,现代病房的设计更多采用了单床单位。手卫生是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心护士站、治疗室以及床单位均需要配置洗手池和含酒精的喷剂,以帮助提高洗手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医护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可以提高医疗的效率,对NCCU的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完善的值班通讯设备网络,以及综合考虑并设计医生工作站与护士工作站的距离能提高病情交流和处置的有效性。医患交流也是NCCU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封闭的环境和单调的视觉画面会使患者空间和视觉的感受受到压抑,除了进行语言交流的鼓励和沟通,还可配备语音设备,在适宜的时间段播放音乐。部分患者由于各种病情的原因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医护人员可采取必要的手写设备或者手语交流。
(王任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387-388.
2.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765-1779.
3.Peter D. Le Roux,Joshua M. Levine,W. Andrew Kofke. Monitoring in Neurocritical care. Amsterdam:Elsevier,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