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成功地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成为医学史上一座里程碑,并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使得原本的慢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成为一种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就能彻底治愈的疾病。
在幽门螺杆菌成功培养后的十多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MALT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上述疾病。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幽门螺杆菌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全球掀起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的新高潮。2000年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临床研究关注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我国学者也发表高质量论文提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召开了首次全球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推荐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行根除治疗。此后,国际上相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针对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具体国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自1999年来共制定了4次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报告(1999年海南共识、2003年桐城共识、2008年庐山共识和2012年井冈山共识),共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指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共识的制定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推动和规范作用。据我国不同时间段幽门螺杆菌自然人群感染率报道,近30年来总体上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从最早报道的50%~80%降至目前的40%~60%。然而,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自然人群感染基数仍很大;部分临床医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认识不够;不规范地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率不断升高、根除率不断降低等。
2015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的发表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共识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都应接受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新共识的发表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我国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为了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幽门螺杆菌危害的认识度,进一步规范我国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诊治,中华医学会组织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编写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防治》教材。本教材从基础到临床全方位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知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药物治疗等方面内容,并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处理病例分析。
衷心感谢各位编委,虽然临床工作繁忙,仍抽出宝贵的时间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参与编写,使得这本教材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与广大读者见面。希望本教材的出版有助于普及并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新进展,使更多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幽门螺杆菌诊治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广大患者。
由于本书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吕农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刘文忠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