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生物靶向治疗(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章 第二代、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受体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使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发生自身磷酸化,从而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血管生成、黏附和运动性等。81%~93%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其中45%~70%的患者为过度表达。因此,EGFR已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
针对EGFR结构,抑制EGFR的方法有:①TK抑制剂针对细胞内结构域而抑制下游信号传递;②反义技术来干扰mRNA,以阻止蛋白的合成;③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外结构域结合,阻止TK的激活。目前已有4种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吉非替尼(Iressa,Gefitinib)、厄洛替尼(Tarceva,Erlotinib)、埃克替尼(Icotinib)和西妥昔单抗(IMC-C225,Cetuximab)。前3种是小分子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封闭EGFR酪氨酸激酶ATP结合位点,从而达到特异性抑制EGFR的目的,西妥昔单抗为针对EGFR细胞膜外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均为可逆性ATP竞争性抑制剂,属于第一代EGFR-TKIs。但由于激酶活性区域结构的同源性,且ATP浓度较大,可逆性抑制剂需要具备很高的抑制活性和专属性,而近年来研发出的第二代及第三代EGFR-TKIs可以在较低浓度下选择性抑制EGFR,能与其靶分子TK以稳定的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在细胞内能稳定存在,抑制效应持续时间更久,现已成为EGFRTKIs的新研究方向。其中,阿法替尼(Afatinib)及达克替尼(Dacomitinib)是第二代不可逆EGFR抑制剂的代表,AZD9291、CO-1686和HM61713是第三代不可逆EGFR抑制剂的代表。
此外,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ulti-targeted TKIs)不仅可以抑制EGFR通路,而且可以抑制HER通路如HER2、HER3及HER4,有的药物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FLT1以及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EPHB4等,其中HKI-272、Canertinib、BIBW 2992、HKI-357及PF-00299804等均能够不可逆地抑制EGFR,已进入临床前期及Ⅰ/Ⅱ期临床试验,以下将简要介绍上述第二代及第三代不可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