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老化的相关护理理论

在老年护理实践中,除了可以借鉴上述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老化理论外,还可以应用一些护理理论,帮助了解老年人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变化,指导评估、观察和处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这些护理理论与模式对于老年护理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老年护理实践中也有广泛应用。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疾病不确定理论(theory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于1988年由美国护理学者Mishel提出。该理论的建立主要源于Mishel为癌症患者提供服务的工作经历,用于解释人们如何应对有生命威胁的慢性疾病。该理论认为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对疾病相关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所感受到不确定的感觉。当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不能明确疾病相关事件的意义的时候,不确定感就会产生,这种不确定感往往源于疾病经验无法与个人经验相吻合或者患者缺乏相关信息。根据该理论,癌症生存期间的不确定感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忍耐的经历,常伴随情感沮丧和对癌症复发的恐惧。因此,在护理中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如有关治疗可能出现的症状、治疗时间及时长等,将会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症状,从而降低不确定感。
该理论假设主要针对人们在认知方面对疾病的反应,特别适用于个体。不确定感本身是中性的,但个体对信息的评价和对其赋予的意义却可以是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起初Mishel认为人们能够适应并回到疾病前的状态。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地发现,大多数人们在经历疾病后,采取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疾病成了改变的催化剂。
二、慢性病轨迹模式
慢性病轨迹模式由Corbin和Strauss在1991年提出。该模式的中心概念是疾病的过程或轨迹,描述了大多数慢性病患者所经历的一般疾病过程。此模式为专业人员如何帮助患者适应及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提供了指导。
对患者而言,慢性疾病过程代表了一种失能性疾病的累积效应,其中包括生理症状以及疾病对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影响。此模式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假设:虽然慢性病患者经历疾病的过程是不同的,但相对于健康状况的改变以及对干预的需求有共同的阶段性。该模式将患者经历的疾病全过程分为前轨迹、始发、稳定、急性、逆转、危机、不稳定、下降和临终阶段。不同阶段的患者的表现描述见表2-1。
表2-1 慢性病轨迹不同阶段患者的表现描述
续表
据国内报道,80%左右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工作,护士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慢性病轨迹模式描述慢性病患者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对护士评估患者及制定护理计划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由Kolanowski于1999年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应该将痴呆患者常常表现的与社会标准不相符的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行为以及躯体性非攻击徘徊等症状行为视为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的表现,若在护理过程中找出未满足的需求并给予回应,就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患者行为的因素包括隐蔽诱因和临近诱因。隐蔽诱因包括患者的人格特征、人生经历、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社会变量以及与痴呆相关的机体功能状况等。临近诱因包括患者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状况。
由于认知损伤,患者的反应可能不是一种常规有效的反应,比如激越行为或极端被动,但这些行为实际上却是患者对其状态和需求的反应。只要努力理解患者行为背后表达的需求,就能很好管理患者的行为。该模式为理解老年痴呆患者行为提供了另一种重要思路,对指导老年痴呆护理有重要意义。

(李惠菊)